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2019-01-03宋晓丹
侯 丽 宋晓丹
肝癌属于消化系统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高发病年龄段在40~50岁,且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其具体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接触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等密切相关[2-4]。原发性肝癌约有>50%的患者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为表现,其原因主要源于癌细胞生长迅速,增大肝包膜张力[5-6]。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水平多降低,而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大量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疗法可显著提高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水平,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且临床效果明确[7-10]。为此,本研究旨在探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和免疫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2.3±2.4)岁;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0例,HBsAg阴性30例;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80例,癌细胞直径2.1~5.0 cm。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2.4±2.4)岁;其中HBsAg阳性35例,HBsAg阴性15例;癌细胞直径2.1~5.0 cm。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2.3±2.3)岁; HBsAg阳性35例,HBsAg阴性15例;癌细胞直径2.1~5.0 cm。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合并HBsAg阳性、肝硬化程度以及癌细胞直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科学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11];②经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活检或甲胎蛋白、影像学检查确诊。
(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心和肾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病或不合作者;③处于哺乳期或孕产期的女性。
1.3 仪器与试剂
采用迈德S-1500型肿瘤射频治疗仪(上海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Cantoll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Platinum ELISA型人酶联免疫实验试剂盒(美国eBioscience公司);Accute TBA-4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Somatom欢悦双增强型全身CT螺旋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1.4 治疗方法
(1)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术,先予以腹部CT扫描,确认进针深度、穿刺方向及肿瘤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局部麻醉予以2%利多卡因,在预设射频靶点予以22 G的Chiba针为导引针,穿刺时注意避开胆管及主要血管的较大分支部位,再次进行CT确认靶点部位的导引针位置,局部切开穿刺点部位0.3 cm,射频电极针顺导引针穿刺途径刺入靶点位置,CT扫描确定射频电极针尖在靶点部位后,将电极子针推出,癌细胞周围0.5~1.0 cm的正常肝组织均为电极子针覆盖部位,射频消融治疗仪设置瓦控模式,输出功率100 W,当阻抗超限热凝时自动停止,对于多个或较大病灶,予以多次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心电监护及吸氧、禁食水8 h、预防性采用抗生素(1 d)、止血及保肝疗法。
(2)对照组。进行肝动脉化学栓塞法治疗,治疗后收集外周静脉血4 ml分别置入干燥管,用ELISA法检测IL-6、IL-10、TNF-α及TGF-β血清浓度。采集2 ml外周血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剂,分别采集100μl抗凝血,分别加入20μl二色标记的单克隆抗体CD3-FITC/CD16+CD56-PE 20μl和三色标记的单克隆抗体CD4-FITC/CD8-PE/CD3-PC5,混匀充分,避光室温染色30 min,由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Percp)充分处理后予以检测。
1.5 观察与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指标,以及两组细胞因子血清IL-1β、TNF-α、IL-6及和IL-10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核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1)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8,t=5.916,t=5.996,t=3.21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1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水平比较(x-±s)
表2 两组治疗后1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s)
表3 观察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1个月后对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的评估比较(x-±s)
表4 观察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1个月后对细胞因子水平的评估比较(x-±s)
(2)观察组治疗后CD8+细胞水平、血清IL-1β、IL-6、IL-10和TNF-α的检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5,t=8.422,t=7.373,t=10.432,t=8.884;P<0.05),见表2。
2.2 观察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前后对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1)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治疗前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男性患者CD4+、CD4+/CD8+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8,t=3.684;P<0.05);男性患者的CD8+、CD3+和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t=3.512,t=2.285;P<0.05),见表3。
(2)观察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1个月后对细胞因子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8,t=0.434,t=0.546,t=0.701;P>0.05),见表4。
2.3 观察组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前后对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1)观察组中年龄≤55岁和年龄>55岁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患者年龄≤55岁的CD4+、CD8+、NK细胞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年龄>55岁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8,t=4.123,t=4.146;P<0.05),见表5。
(2)观察组年龄≤55的患者细胞因子IL-1β、IL-6、IL-10以及TNF-α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年龄>55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1,t=2.121,t=2.607,t=2.592;P<0.05),见表6。
3 讨论
癌细胞可经由各种途径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而肝癌细胞可通过肝癌组织周围的微环境改变及修饰自身表面抗原逃脱机体的免疫攻击及识别,进而出现癌细胞免疫逃逸[12-13]。机体的抗肿瘤效应主要通过介导机体T细胞免疫来发挥作用,特别是CD4+T细胞驾到的免疫杀伤作用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功能[14-15]。大部分肝癌患者存在免疫抑制,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外周血常发生NK细胞数量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机体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的降低是肝癌复发、转移及进展的主要原因[16-17]。
表5 观察组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后1个月对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s)
表6 观察组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后1个月对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s)
本研究探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对其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及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CD8+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IL-1β、TNF-α、IL-6及IL-10的检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邓俊等[18]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
射频消融术的基本原理:①经由针型电极输出高频射频波,促使组织内离子出现快速振动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可达90~120 ℃,靶区癌细胞出现热凝固性坏死及变性,癌细胞周围血管闭塞凝固,进而避免出现转移,杀死癌细胞的目的;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显著提高,主要源于射频消融术可直接杀死恶性肿瘤,消除或减轻肿瘤负荷,促使肿瘤缓解免疫抑制,有助于机体恢复免疫功能;经灭活的肿瘤留在机体内,形成肿瘤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③射频消融术为热凝固治疗,产生热效应,暴露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簇,或改变肿瘤抗原,促使肿瘤的抗原性增强;④肿瘤的热疗原位灭活产生热休克蛋白,尤其是HSP70,参与向T细胞呈递肿瘤抗原,激发T淋巴细胞介导的机体细胞免疫。射频消融术本身产生热量可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增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CD4+、CD3+及CD4+/CD8+水平均有升高,而CD8+水平降低,表明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显著改善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抗肿瘤免疫功能显著提高;而经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表明机体抑炎作用显著提高[19-20]。在单独对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进行观察时发现,男性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变化更明显,而NK细胞水平明显上升,提示男性在射频消融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女性。在不同年龄的研究中发现,年龄≤55岁的患者CD4+、CD8+及NK细胞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年龄>55岁的患者;年龄≤55岁的患者IL-10、IL-6、TNF-α以及IL-1β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年龄>55岁的患者。进一步提示年龄≤55岁的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免疫系统改善情况更好,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更明显,治疗效果更好。
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可显著提高其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水平,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且射频消融术对年龄55岁及55岁以下、男性患者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程度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