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夺造化而移精神

2019-01-03

中国画画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养功力用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有云:“画事以奇取胜易,以平取胜难。”盖“以奇取胜者,往往天资强于功力,以其着意于奇,每忽于规矩法则,故易。以平取胜者,往往天资并齐于功力,不着意于奇(而着意于规矩法则),故难”。“然以奇取胜,须先有奇异之秉赋,奇异之怀抱,奇异之学养,奇异之环境,然后能启发其奇异而或其奇异。如张璪、王墨、牧溪僧、青藤道士、八大山人是也,世岂易得哉!”

海鲜系列之七 41cm×45cm 张真恺

一部中国画史,大体上,唐宋的画家画属于着意于规矩法则而“以平取胜”的路数,而明清的文人画则属于忽于规矩法则而“以奇取胜”的路数。虽然,“以平取胜难”,但在这一路数上,只要刻苦用功,绝大多数的画家都可以“积劫而成菩萨”,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铭心绝品。虽然,“以奇取胜易”,但在这一路数上,只有极少数具备了“奇异之秉赋,奇异之怀抱,奇异之学养,奇异之环境”的独立特行之士才能标程百代,而绝不是简单地“刻苦用功”所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但由于人的本性弱点是好逸恶劳,所以,民国年间的画坛,几乎为明清文人写意的风气全面席卷,毫无“胸中逸气”的“逸笔草草”风漫天下,致使中国画沦于“荒谬绝伦”(傅抱石语)。潘天寿先生的提醒,显然不是无的放矢。这与同时期张大千先生反复告诫他的学生“千万不要学文人画,一定要从画家画入手,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正是同一用心这一道理,我们这一代一直要到50岁才有所体会;而真恺这一代,却在30岁前后便已清醒的认识到了。

秋艳 185cm×43cm 张真恺

真恺君从少年时便好画入骨髓。当时的画坛,逸笔奇肆之风正劲,而他之所以能不为时风所惑,得益于他的几位老师吴绶镐、谢振瓯等。吴、谢二兄,在“只知明清,不识唐宋”的我们这一代中,是极少数奉唐宋画家画为“正宗大路”(张大千语)的传薪者。从这“第一口奶”(陆俨少语)之后,真恺又转益多师,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并从林剑丹兄学习书法。在“规矩法则”的基础上用功益勤,进境益深。30多年过来,终于有了今天的成就。

真恺以花鸟为主攻,力追宋人,但却不是仅止于摹宋人之迹,而是师宋人之心,致力于写生。所谓“求于造化之先,发于生意,合于自然”。他所经常描绘的题材,都是从山间水滨的生机活泼中所剪裁而来,前人画过的梅花、荷花如此,前人没有画过的闲花、野树、海鲜更是如此。读他的画,与宋人的形迹似乎迥不相侔;但却与宋人的心源,如赵昌的每晨起手调彩色对花写生,易元吉深入万守山写生獐猿等等息息相通。

他的写生功力,特别表现在他的线描创作中。在大幅面上以疏的、密的、长的、短的、流利的、顿挫的线条分布出花卉掩映穿插的丛生形象,需要精湛的用笔和造型功力,既潇洒率意,又一丝不苟;既形似逼真,又神态概括。这一功力,在真恺同代的画家中实在是很少有人能具备的。

火焰花 134cm×67cm 张真恺

春意闹 90.5cm×45cm 张真恺

在线描的基础上,布以五彩,他尤其注重用色的“活”缊相成,发为余润使色彩有水淋淋的感觉,似乎能沁出水汁来。所谓“活色生香”,于是画中的花卉,似乎被赋予了香气;翎毛,似乎被赋予了啁啾;海鲜,似乎被赋予了鲜美。大场面的景象,每以同一个色调统领纷披的枝叶花蕊,以强调整体性;每一片叶,每一瓣花,又渲染出阴阳明暗的变化,以强调丰富性;有时更铺染出背景,朦胧恍惚,强调了“香雾空濛”的环境氛围。这样的“活”色效果,从技术上显然已创新了传统,而糅入了现代的审美意识。

故园秋色 130cm×130cm 张真恺

《宣和画谱》花鸟序论有云:“五行之精,粹于天地之间,阴阳一嘘而敷荣,一吸而揫敛”,则葩华秀茂,见于百卉众木者,不可胜计。其自形自色,虽造物未尝庸心,而粉饰大化,文明天下,亦所以观众目,协和气焉。……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这一境界,我于宋人画中见之,今又于真恺画中见之。故欣然为之序。

2013年7月于海上长风堂

生辉 210cm×90cm 张真恺

猜你喜欢

学养功力用功
用功有别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诗的“别材”与学养
用功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细微之处见功力 CEDIA 2017 北美地区获奖案例掠影
老辣
三字经(节选)
倒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