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26)
2019-01-03昝廷全
昝廷全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系统经济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24)
(401)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约束及其对应学科
根据系统经济学观点,社会系统是镶嵌在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者说是从自然界异化出来的一个系统,当然要受到大自然的约束和影响,我们把大自然对社会系统(人类)的约束和影响统称为生态环境约束。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空前提高,甚至达到了“地质力量”的量级,人类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巨大的“地质力量”,进而对大自然和环境约束产生巨大影响,正在危及人类在地球上的长期可居住条件。环境经济学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第一门描述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约束之间关系的第一门学科,其核心内容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约束之间的关系。根据社会系统的星园模型(昝廷全,2017),在当前的历史情况下,可以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科学、技术、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五个子系统。因此,描述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约束之间关系的学科不仅有环境经济学,还应当有环境科学、环境技术学、环境政治学、环境文化学(生态文明、环境伦理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而且,这五门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其根源在于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因果关系网络。
(402)系统化的力量
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一种观点: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系统时代。根据社会系统的星园模型,可以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和文化五个子系统。人类社会进入系统时代的基本含义就是,这五个子系统之间由于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已经变成了一个整体,具有了整体意义上的共同命运,每一个子系统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这个整体的约束和影响并且反过来对这个整体产生影响。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主要表现在这五个子系统相互耦合,即其相互联系表现为一个子系统的输出恰好是另一个子系统所需要的输入,这时社会系统正好处于非平衡定态,对应于诺贝尔奖得主普利高津所说的耗散结构。从历史上看,科学、技术与经济(市场)的第一次相互耦合促进了英国产业革命的发生。从此以后,这五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情况越来越好,并且不断从一个层次的耗散结构向更高层级的耗散结构演化。
随着社会系统的系统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功能也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对社会系统镶嵌其中的大自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人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这种巨大影响称之为一种新型的地质力量。由于社会系统所产生的这种新型地质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约束的不断突破和破环,引起了许多“全球变化”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全球层次上的问题,只能在系统经济学和人类社会系统观点的指导下在全球层次上解决,处理好全球层次上的科学、技术、经济、政治与文化这五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耦合。
(403)自成系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当今世界万国互联互通,不论是系统广化还是系统深化,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四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中,实现了国家的最大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科技体系、经济体系、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体系,整个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大系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自成系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在自成系统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历史、继承、改革与发展。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只有自成系统才能与世界互成系统。因为是大国,才能产生所谓的“巨国效应”,才能做到自成系统,在前苏联对中国进行封锁的时候,毛泽东非常有底气地说,让他封锁吧,封锁个三年五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小国家正是因为没能做到自成系统,完全依靠对外开放,最终都陷入了“依赖经济陷阱”。即使发展最好的亚洲四小龙,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都属于美国的依赖经济。日本和韩国在经历了二十年(日本)和三十年(韩国)的高增长之后纷纷陷入了停滞的原因,正是由于战后一直被美军占领,没有建立独立的国防和科技体系,顶不住美国经济自由化的压力。历史上建立独立的科学、经济、政治、文化体系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苏联。历史上的文明大国例如土耳其、伊朗、印度、埃及、墨西哥、巴西等都因为没有充分注意自成系统的建设而要全盘西化,其后果已众所周知。
人类已经进入系统时代,万国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应当成为一种长期的国家战略。为了更好的对外开放,我们必须建立起独立的科学体系、技术体系、经济体系、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体系,并建立起这五个体系之间的良好互动和耦合关系,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系统,这是我们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404)系统化也是一种生产力
2016年有一则报道,安徽皖北一个村庄的年轻人在网上开了一个家具定制的网店,可以让他年迈的父亲在家通过上网收集和整理订单信息,由此参与到了经济活动当中。这个年迈的父亲本已不具备在市场上求职的能力,却可以通过父子关系的系统化获取了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系统化也是一种生产力的本质就是通过系统化可以把原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人力和资源整合到经济活动中去,特别为弱势人群提供了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多个人的共同生活,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生活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这里所说的共同生活方式的本质就是系统化,“人的共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等于是说,系统化就是生产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详细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正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释放生产要素,促进生产力发展,进而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表现为把各种生产要素从原有经济组织中释放出来,在市场中重新组合,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是两项根本性的制度转型。这两项改革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城乡社区解体,社会生活失去组织依托,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人逐渐沉入社会底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之后,生产关系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重建社会组织和社会系统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系统化可以帮助市场竞争力较弱的人群获得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进而分享社会经济成果。比方现阶段我国一些地方实现的社区互助,把城市社区中心的老人、困难户组织起来,参与维护社区公共安全、垃圾分类、照顾儿童、丰富社区生活文化,甚至参与调解邻里矛盾,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通过系统化可以调动原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人力和资源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可以更好的发展经济。与此同时,还减轻了基层政府负担,有利于社区环境整治和精准扶贫。
系统化与生产力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进入系统时代之后涌现出来的一个新问题,也许由于历史阶段的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只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没能对系统化之间和生产力的关系进行论述。这正是系统经济学的奋斗目标!
(405)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根据系统经济学观点,人类是自然界进化链条中最为复杂的一环。因此,包括经济系统在内的人类社会自然包括运动形态较为低级的物理化学系统。根据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任何物理化学系统都有自发退化的内在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自然包括自发退化的趋势。
对于物理化学系统来讲,只有从外部输入负熵流才能抵御内部自发的熵产生,即自发退化趋势。因此,对外开放是保证系统不退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途径。对于人类社会来讲,除了对外开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创新。人类社会自然包括人。人与其他物理化学元素不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想象自然界本来并不存在的事物,这是认知革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进行创新。创新是保证人类社会不退化、促进社会进步更为重要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产生的各种生产和生活垃圾,是人类社会内部所产生的自发退化现象。对于这类自发退化现象存在两种解决方案:1、通过对外开放,把垃圾“运出去”。2、通过技术创新,进行垃圾处理,变废为宝,实现社会经济过程与生态过程的高度耦合,发展循环经济。显然,发展循环经济要比把垃圾运出去更为重要,也是应对人类社会自发退化趋势更为本质的解决方案。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讲,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一体化,人类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巨大的“地质力量”,对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地表生态环境正在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影响,进而危及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环境。这可以看作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大自然的自发退化机制,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展开在全球层面上的合作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