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9-01-03彭利利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实训院校

彭利利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新余 338015)

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通过专业群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院校相关专业的集群优势,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源,使得院校师资队伍力量、办学实力实现大幅度的提升。当前阶段,专业群建设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加快推动这项事业,才能逐步形成办学特色,从而更好的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

1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高职教育中,专业群即是指将多个重点建设专业构成一个集合,这些专业普遍具有相同的工程对象、相近的技术领域和学科基础、相同的行业基础和技能基础、相同的核心课程或是实训课程,在上述多项内容都相同的情况下,将这些专业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补充。相应的,在理论技术、技能技术、实训课程等均相同的情况下,其师资队伍也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合[1]。此外,专业群建设的本质是专业资源的整合,这样有利于院校人才配置水平的提升。而且资源的整合能够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充足的支持,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出现。综上所述,建设专业群能够极大的促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群建设的有效措施2.1 构建与机械设计制造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集群中包含的专业学科有机械制造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制造等,这些专业所涉及到了的技术领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且专业学科基础大量重叠,基于此,在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建设一个共享的公共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打造与各专业相适应的独立模块[2]。

其中公共技术平台的建立应包含专业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技能,与所有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相适应,具体包括公共课程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程两个部分,前者可以应用于所有专业,目的是培养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后者则是各专业共同必须的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相关知识,其内容与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对于高职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上述课程模式下,学生在完成平台课程的学习之后,基本上就掌握了专业群中的基本职业理论和技能,能够良好的满足专业群内各类岗位的要求。而专业模块则是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拓展,开发专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或是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专业模块的作用实际上是对人才进行分流,进行针对性培养。

还需注意的是,专业模块的设置最好和高职院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广大企业的岗位需求,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模块中所包含内容的设置必须以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为依据,能够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订单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采取合理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对接。

2.2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对相关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院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最终形成“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双师型”即是指教师既拥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相关专业岗位工作实践经验,能够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经验支持[3]。想要达到以上目标,应着重关注以下几项重点。

首先,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就目前来看,很多高职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其职业能力已经渐渐无法满足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对此,必须通过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认知水平,使其认识到时代的发展性,从而主动去适应社会、企业以及学生的需求,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此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其次,积极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加强对各项生产环节的了解,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开展深入研究,提高技术水平,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和企业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现阶段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在于教师实践能力和经验的培养。最好的方法是当地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企业中构建教师培训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中参与实践活动。

最后,在深化内部教师培养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外部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如聘请相关企业的人才以及经验丰富的工人到院校中担任兼职教师,补足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2.3 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群的建设除了各个专业所共有的基础学科课程外,还涉及了大量各专业独有的资源,为了方便教学资源的配置和调用,应建立完善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撑。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以核心专业为中心,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力量,对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示范性教学案例等资源进行采集或是研制,并按照院系以及专业进行清晰分类,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4]。

需注意的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且永远没有终点的工程,高职院校应不吝资金和技术投入,为建设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4 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技能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受到重点关注,因为这关系着学生能否在毕业后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则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积极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对各专业方向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企业共同完成专业教学内容的编制,并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后迅速成为企业的可用之才。

其次,构建专业方向模块。基于企业就业岗位要求制定专业教学内容以及实践课程。积极推动企业合建实训实习基地,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顶岗实习机会。同时合理利用实训基地的资源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开展额科研实践提供支持,促进院校软硬件实力的提升。

此外,在课程体系中添加相关专业领域或是岗位群所必须的核心职业能力资格证书的有关内容,通过实训教学充分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保障其能够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再次,工学一体。基于“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在院校内部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提高实训课程教学水准,促进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的共同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建立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群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配置,实现高效利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道充分锻炼,还可以实现院校产研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实训院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机械设计中减震降噪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