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教师的学术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实证研究

2019-01-03

关键词:意向学术大学

(1.浙江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2.浙江传媒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国大学的教师创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创业内容,包括咨询、转让专利、提供技术服务、合作研究开发、建设大学科技园、代表学校经营校办企业以及创办新企业等。从内涵来界定,这是狭义的学术创业。“学术创业”的广义理解“包括对学术生涯的创业型管理,如创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机构,同时可能伴随着商业化战略”[1]。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术创业的支持程度,随着经济领域改革的加深而逐步加大。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尽管如此,大学教师的学术创业之路依然挑战重重,学术创业仍面临着众多无法回避的障碍性问题。研究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现状、困境,并依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内涵、动因和自我认知分析

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过程是一个改变事业发展依赖性的过程,不仅受到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网络、大学氛围、宏观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通过文献调查法研究发现,当前学界关于学术创业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为了更加深入实际地了解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现状,笔者向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温州大学等高校教师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为86.3%)。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正在或曾从事创业活动的大学教师,以及拥有研究成果但还未从事创业活动的教师。总体样本中,从年龄分布来看,35岁以下的教师占总样本的51.4%,35至45岁之间的教师占总样本的27.9%,46至55岁之间的教师为16.4%;55岁以上的占4.3%;从受教育水平分布来看,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总样本数的20.9%,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总样本数的57.8%,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总样本数的21.3%;从职称水平来看,具备正高职称的教师占总样本数的11.7%,副高职称的教师占总样本数的20.7%,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样本数的42.2%,中级以下占总样本数的25.4%。样本采集过程中综合考虑到了年龄、学历、职称和所属学科等因素,确保了问卷结果的有效性。

(一)“学术创业”的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于学术创业的定义尚存争议。侧重学术的学术创业概念认为,学术创业是大学内部任何机构创造企业的活动[2];侧重创业的学术创业概念认为,学术创业是大学正常的研究和教学职能外的所有商业化的活动[3];集成学术和创业的学术创业概念认为,学术创业是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创造、创新和战略的更新[4];侧重于教师主体的学术创业概念认为,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属于机会型创业,其特质表明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已经从创业者个人特质的供给向创业环境的需求转变[5]。笔者由此在大学教师中展开调查,高校教师对“学术创业”的理解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二是以技术、资金等参股(控股)创办新企业,有70%左右的大学教师认可这两种创业方式。而认为学术创业是在企业兼任职务,代表学校创办或经营企业或开网店、实体店铺的教师相对较少。这说明,大部分大学教师对学术创业的认知强调创业(entrepreneurship)、商业化的结果等,更关注大学的外部[1]。

本研究根据研究主题和调查对象本身对“学术创业”的理解,将教师开展的学术创业定义为:由大学教师创办或参股商业企业,以及与校外单位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意即使自身研究成果商业化的过程,包括产学研合作、基于大学的风险投资基金、以大学为基础的孵化器企业、由学者组建的新创企业、在企业和学术部门具有双重身份的研究者等。在此范围中,在所有样本里正在创业或着手创业的教师为116人,仅占总样本数的22.6%;而对创业感兴趣的教师则为409人,占到总样本数的79.9%。这表明,开展学术创业对大学教师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要真正付诸创业活动,则受到一些因素约束而未能有效开展。

(二)学术创业的动因分析

动机是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内生驱动力。夏清华等学者将学术创业的动机分为个人动机、科研动机、外在动机。其中个人动机包括独立动机、财富动机、成就动机等;科研动机包括获得科研经费、进一步研究、运用技术于实践等;外在动机包括对现状的不满、商业机会等[6]。调查发现,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动因的重要性次序为:为赚取更多的财物(57.2%),增加成就感(57.0%),已研究出可产业化的科研成果,不想闲置(50.8%),获取更多的社会经验(49.4%),多一种职业选择(27.7%)。其中,“增加成就感”和“获取更多社会经验”是个人动机;“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是科研动机;“获取更多财物”“多一种职业选择”是外在动机。从频率分布来看,大学教师的创业行为受多种动机共同驱动,但个人动机要明显强于科研动机和外部动机。不同动机的教师开展学术创业将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个人动机为主的教师将会以个人利益、经济利益为首要考虑,如不慎将会影响自身的学术生涯;而以科研动机为首的教师将会慎重选择创业的领域、项目、合作伙伴,充分考虑创业风险并将承担相应后果。

(三)大学教师对学术创业的自我认知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即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也是教师认同的社会标签。当大学教师同时承担“教师”和“创业者”的角色时,由于两种角色存在明显差异甚至相互对立的角色期待、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便会产生角色冲突[7]。调查发现,在看待“教师本职工作”与创业关系的问题上,仅有24.4%的教师认为关系密切,64.5%的教师认为有一定的关系,而11.1%的教师认为毫无关系。在“如何看待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问题上,仅有33.4%的教师赞成,58.8%的教师觉得这是个人选择问题,要因人而异地看待,有7.8%的教师持明确反对态度。在个案访谈中,大学教师们表达了一些不认同学术创业的观点。比如“对于不选择离岗创业的教师,希望还是将授课和教学工作摆在首位”“要么当老师搞研究,要么脱离学校创业”;甚至有教师直言不讳:“不赞成教师创业,教师首先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最好还是让老师专心教学”“教师应专注本职工作,创业会影响本职工作”,等等。角色的自我认知是影响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个体自身对创业本身不认同,创业能力自然无从进一步提升[8]。只有当大学教师认可“学术创业者”这一身份,才有可能牵引出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促发机制,反之则不然。

二、大学教师学术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有学者认为,学者的个性特点、专业、教育背景和对自身声誉的重视度、经费的压力、组织的历史、大学的文化和同行的影响力等等,都将影响一个教师的创业决策。根据调查分析,目前高校教师对开展学术创业存在着兴趣高而意愿低的特点。因此,我们以大学教师的创业意向作为研究主体,从内外部原因入手,进一步分析哪些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了大学教师的创业意向。

(一)大学教师个人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分析

1.教育水平显著影响了大学教师的创业意向。大学教师的创业与一般创业存在着显著差别。学术创业一般而言不是生存型创业,而是机会型创业。因此,教育水平对高校教师创业有重要影响。调查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不同学历的大学教师的创业状态存在显著差异(P=0.013,列联系数为0.129)。就学历与创业意向的相关性而言,呈现出“两头重中间轻”的现象,即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大学教师创业意向最高(31.8%),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大学教师次之(26.6%),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大学教师创业意向最为薄弱(18.6%)。通过进一步与教师进行访谈,本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虽然人数比例较低,但大多拥有特定方向的专业技能,创业的门槛较低;博士学历的教师相较之下大多拥有科研成果,创业的效能感较高;硕士学历的教师相对而言群体数量最大,处于中间层面,优势不明显,因而有创业意向的教师比例相对较低。

2.职称水平显著影响大学教师的创业意向。在中国高校的学术体系中,高职称的教师拥有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本。调查发现,拥有不同职称的大学教师的创业状态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0,列联系数为0.212)。拥有正高职称的大学教师在成果积累、社会网络、财富资本等方面相对优越于低职称的教师,更有条件和基础从事创业活动(46.7%)。相对较低职称的教师尽管在年龄、职业选择、精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受到大学内部日渐严格的职称晋升与考核机制约束,他们的岗位压力与职业焦虑更为明显,因此在是否进行创业的意向选择上表现得更为谨慎(仅有14.2%的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和22.2%的中级职称教师有创业意向)。为了进一步了解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创业意向不高的原因,通过采访发现,这一群体的教师大多希望通过努力达到正高职称的条件,从而积累进一步发展的成果、关系资源等,因而创业意向比例最低。

3.学术创业对教师主体条件的要求显著影响创业意向。笔者从三个维度来测量大学教师开展创业所需具备的条件:一是硬性资源,包括资金、产品和技术等;二是软性资源,包括社会网络等;三是个人特质,包括时间精力、创业信息以及市场熟悉程度和运作能力等。调查发现,无论目前创业状态如何,大学教师对创业者应具备的条件把握不足,缺失感很强(每个条件设1—5的选项,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均值在3以上)。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没有创业意向的大学教师在“缺少核心产品、技术”(p=-3.623***)、“担忧创业失败”(p=-5.034***)、“担心家庭牵绊”(p=-2.213*)以及“担心社会支持不足”(p=-3.627***)四个方面的缺失感显著强于有创业意向的大学教师。

(二)外部环境对大学教师创业意向的影响分析

1.政府创业环境支持与教师创业意向显著相关。政府层面对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支持力度是至关重要的。从创业激励政策、创业环境、创业保障体系三个层面来看,大学教师对政府所提供的政策、环境和保障都不太满意(每个条件设1—5的选项,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均值在3.5以上)。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没有创业意向的教师在“缺少平台”(p=0.519**)这一方面的认同感显著强于已经有创业意向的教师。通过访谈得知其中的原因是,没有创业意向的教师并未了解平台问题,所以产生了直观认同;而有创业意向的教师则有实际联系过相关平台,所以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制约创业的因素。

2.学校创业环境与教师创业意向显著相关。大学教师要开展学术创业,直接面临的创业环境即为学校。从创业激励政策、创业环境、评价体系三个层面来看,大学教师对学校所提供的政策、环境和评价都不满意(每个条件设1—5的选项,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均值在3.75以上)。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没有创业意向的教师与有创业意向的教师,在“缺少相应政策、制度”(p=-1.374**)、“成果分享难”(p=-.827***)、“考核评价不明确”(p=-.960***)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没有创业意向的教师对学校政策了解得更少,因而导致对学校方面提供的创业环境不了解也不认同。

综上分析,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教师不认可“学术创业者”的身份,虽然对学术创业有兴趣,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实施创业的想法。相对而言,具有正高职称、博士学位以上的大学教师对开展学术创业意向更加强烈,一部分教师已经开展了学术创业活动。大学教师普遍对开展学术创业的校内外环境存有担忧、不满,对自身开展学术创业不自信,大部分人也不敢尝试。这部分教师群体中,一方面承认自身创业条件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对学校和政府的创业环境不满意,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政策与氛围支持。尤其是现在还没有创业意向的教师,对于“缺少核心产品技术”“担忧创业失败”“担心家庭的牵绊”以及“担心社会支持不足”“缺少平台”“缺少相应政策、制度”“成果分享难”“考核评价不明确”等方面更为担忧和不满。就高校创业教育未来转型发展的基本特征来看,应该是以创业为导向,将与创业相关的所有资源进行整合,以建立大学与区域范围内各要素间相互关联的、共生演进的生态系统[9]。解决以上教师在学术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竞相迸发,让高校、教师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由教师个人、学校和政府协同建立起逐一破题的有效机制。

三、促进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协同机制

学术创业对经济发展转型,完善大学使命,推动人才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0]。同时,学术创业对大学教师的主体条件、学校创业环境和政府创业环境的要求更高。要破解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现实困境,必须从大学教师、政府、学校等层面逐一破解,建立系统协同的促进机制。

(一)构建社会协同机制,完善风险投资体系,配套创业保障政策

1.构建多方协同的服务机制。大学教师在创业初期往往需要得到大学、政府的多方协同支持。首先,政府要牵头构建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和促进高校、产业、政府三螺旋间的协同合作。其次,充分发挥大学创新源头和产业孵化器作用,为教师创业活动提供科研支持与实验平台的保障。最后,要借助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体系,利用专门机构、平台的专业优势和网络资源,为学术创业成长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机会,进而为教师规避各种学术创业风险。

2.完善创业保障政策体系。首先,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加大监督力度,推动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实施到位,各地方政府要在落实国家关于鼓励人才进行创新创业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政策办法且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其次,加强政策配套,引导和推动高校教师学术创业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使教师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及时取得国内外专利保护,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最后,将大学教师的学术创业的“绩”与“效”列为高校考核体系的一个观测指标,尤其在对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考评中列为重要指标,推动大学对教师学术创业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3.建立和完善风险资本市场的配套体系。风险投资对推动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过程具有关键的影响。国外针对这一点制定了相对宽松的政策,如日本政府建立了振兴大学技术企业的特别信息贷款制度;美国为鼓励大学技术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减免25%的投资税;加拿大联邦商业银行为大学新技术企业风险大的发展项目专门提供“平衡资助”等。帮扶大学教师有效开展学术创业,政府要通过风险投资等各种方式,在学术创业整个过程中有力地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和学术型创业者的成长。

(二)完善大学治理,尊重学术创业主体,优化学术创业生态

1.健全大学组织机构设置。大学组织体系的机构设置、职能布局和权力配置,对于教师开展学术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高校应从有利于促进教师学术创业的角度出发,深入系统地梳理教学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科学关系,健全体制机制,提高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和教师个体积极性。其次,要发挥高校创业学院等新型学术管理组织的积极作用,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将教师学术创业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以创业推动创新,用创新引领创业活动。最后,设立专门管理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提供创业的法律、商务、市场等全方位服务,帮助教师规避风险,保障创业教师实现其创业预期。同时,推动校内组织机构与社会、企业开展共建,推动教师有目的性地开展学术创业,实现有序的流动。

2.落实大学教师主体地位。进一步尊重学术权力,建立学术制度,通过选聘、激励和监督等政策导向,突显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主体性,激励他们提高学术生产力和创新创业活力。在具体的管理服务举措上,要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和创业发展的机会,包括对与创业相关的各类研讨会、培训、会议等给予资助,通过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帮助,提升教师对创业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鼓励教师发展多种创业技能以及支持与创业相关的各种探索。同时,要加强学校教学科研辅助队伍的能力建设,转变传统单一职能,更多地从管理转向服务职能,为教师开展学术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服务,促进教师提升各种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建构科学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针对教师分类管理、学科分类评价和科研成果评价制度不完善,大学教师较难平衡教学、科研活动与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动力不强,转化效果有限等问题,高校要在贯彻落实政府部门各项政策上打通“最后一公里”,科学建构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对从事学术创业的教师进行单独分类,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机制和方法,支持教师开展学术创业;另一方面,进一步细化教师学术创业活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教师创业后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为教师开展学术创业提供“补偿性支持”,为教师提供身份保持和基本待遇保障,部分免除其创业的后顾之忧。

(三)强化教师角色认同,提升创新能力,获取社会支持

1.强化大学教师对“学术创业者”的角色认同。大学教师历来的社会标签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播、道德的教导,将“清贫”“奉献”与教师身份对应。在这种传统的教师角色认同体系下,大学教师对开展学术创业的认同度并不高。角色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角色认同的认同感越强烈,其行为就越容易受认同的影响[11]。学者仅仅认同其学术角色,将会导致学术组织无法有效推动其产生新的科研成果,也不能使科研成果与市场对接,难以更加有效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可以通过创业文化的营造、同行学术创业者的示范和引领等方式,来增强教师以及其社会关系对学术创业者身份的认同,从而增强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信心。

2.提升大学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无论是狭义的学术创业还是广义的学术创业,都需要教师具备创新的精神和创业的能力,将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成功转化,或者实现对自身学术生涯创新管理,甚至创立新的领域和机构的目标。因此,教师除了钻研自身的学术之外,还要学习创业知识,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是通过各种理论学习资料,自主学习各类创业知识,深入认识和掌握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二是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继续修习与创业相关的专门课程,增强对创新能力和创业知识的理解;三是参与到成功的学术创业项目中进行实践学习,获取直接的创业经验。

3.获取社会对大学教师创业活动的认可与支持。与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不同,大学教师拥有学者、研究者和创业者的三重身份,因此,进行学术创业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将比学生更多,这里面包括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社会舆论的评价和打破稳定职业平衡生活状态的压力等。而学术创业本身即是模糊了大学与社会、市场边界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构建自身的社会网络,将创业实践与正常的大学学术活动有机融合,科学处理创业与教书育人以及教师职业道德之间的微妙关系,用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回应关切,主动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积极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创造、学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重要力量,已经从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的前台。虽然大学教师从事学术创业活动还存在着各类问题和挑战,但他们的行动实践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最终学术创业的意义也必将为社会各界更加广泛地接受与认可。在这个过程中,学术创业既需要大学教师个人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大学积极完善内部治理,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和社会的多元包容,从而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猜你喜欢

意向学术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大学》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学术动态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