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
2019-01-03袁玉林
袁玉林
(重庆市开州区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5400)
伴随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精神病患者的人数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相关资料显示[1],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会发生糖脂代谢异常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类患者糖脂代谢的检测。为了探究抗精神药物对精神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本文选取在笔者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19~76岁,平均(51.2±2.5)岁。患者病程4~54年,平均(31.2±2.7)年。患者住院时间0.6~41年,平均(11.2±2.1)年。纳入本次研究的标准:患者患病时间大于五年;住院时间在半年以上;年龄大于18周岁,符合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将心脏病、高血压、内分泌失调、糖尿病患者排除。
1.2 方法
清晨空腹检查所有患者血糖、血脂情况。并在抽血后让患者口服150 mL 50%的葡糖糖和150 mL的水。检查患者两小时后的血糖情况。其中糖脂代谢异常指标参考标准如下:(1)患者经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患者;(2)患者空腹血糖至少为6.1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至少为7.8 mmol/L,可以确诊为糖尿病。(3)研究患者已进行对应性的治疗。(4)三酰甘油(TG)大于1.7 mmol/L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现有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数据比较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 果
80例患者服用的抗精神药物分别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比较所有患者治疗42天前后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体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伴随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患有精神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相关文献报道显示,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性药物可能影响机体糖脂代谢,精神疾病患者患有糖代谢异常和脂代谢异常的几率会比正常人群高出许多。因此临床上需要提高对精神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关注度。据相关资料显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体重要比正常患者指标高出许多,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机体中的5-HT2C、H1、M1受体受到药物的影响,促使患者食欲增加或者胰岛B细胞受拮抗5-HT1A影响,导致血糖反应能力降低有关。在此情况下患者会出现高血糖症,此外当胰岛素的耐受能力和糖利用度降低的情况下,也会影响胰岛素的脂类代谢作用,从而出现脂类代谢异常的情况[2]。
本次研究中选取在笔者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长期服药下的糖脂代谢情况,发现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治疗42天前后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体重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与高翔、何寿国等学者的研究具有相似性[3]。由此说明,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促使患者出现肥胖、糖脂代谢异常以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糖脂检测,指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进行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的情况需要积极干预,避免出现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