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9-01-03李秀文
李秀文
( 海城市中医院外科 , 辽宁 海城 114200 )
现阶段,较为常见且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病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是老年人群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化,使得患者产生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及下肢运动障碍等[1]。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在医疗技术水平及技术显著提高的同时,微创手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虽然该方法治疗效果理想,但是依旧无法取得患者满意效果,由于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术后康复护理及锻炼等,所以,需要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以此获取理想的护理效果[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接收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患者采取延续性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探究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接收的采取康复锻炼的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6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以患者先后入院时间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对照组(n=30)中,有14例男患,16例女患;年龄45-77岁,均龄值数(56.85±5.87)岁;患病时间5-23个月,平均患病时间(10.32±1.29)个月;发病位置:13例腰椎L4-L5,17例L5-S1;观察组(n=30)中,有15例男患,15例女患;年龄46-75岁,均龄值数(57.03±5.92)岁;患病时间6-22个月,平均患病时间(10.28±1.31)个月;发病位置:12例腰椎L4-L5,18例L5-S1;组间患病时间及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标准:(1)经CT及X线等影像学检查后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2)均由患者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标准:(1)伴有诸多腰椎间盘病变者;(2)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3)伴有意识、认知及言语沟通障碍者;(4)伴有肝、肾及心脏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5)因个人因素选择退出者;(6)拒绝参与本次试验者。
2 方法:观察组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1)1级康复:其通常开展时间为术后1-7天,在此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训练强度以低强度为主,被动和主动训练腿部,首先由护理人员演示然后对通过指导方式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和踝关节屈伸练习,帮助患者被动练习腿部直抬练习,10-30次/d,目的是防止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3天,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练习腰背部柔韧性,俯卧抬头:20次/d,避免神经根粘连;叩击肺部,并为患者演示正确咯痰方式,避免肺部感染。(2)2级康复:该阶段指的是术后8-30天,秉持循序渐进原则,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康复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包括护理健康教育宣传、体位转变、坐姿、步态及心理干预等,从多个方面提升患者腿部力量及腰背部力量,增加俯卧抬头次数,50次/d,改变被动直抬腿方式,让患者主动练习,增加做、蹲等训练,告知每天进行10分钟的缓慢行走,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状况调整行走时间;(3)延续康复:该阶段指的是术后1-3个月,在患者出院回至家庭后,每周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1次家庭随访,强化2级康复护理模式,并对患者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指导和纠正,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并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合理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康复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融入到正常生活中。对照组采取常规1级康复与2级康复护理方式,护理方式与观察组相同,在患者出院后,根据自己对康复训练的理解自行进行练习,专业护理人员随机进行电话随访或者家庭随访。
3 观察指标: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与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护理满意度。(1)ODI评分判定[3]:分值总计45分,分值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轻;(2)JOA评分判定[4]:判定指标有膀胱功能、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感觉障碍、直腿抬高试验及肌力下降等。分值总计29分,分值越高表示脊柱神经功能障碍越轻。满意度判定[5]:分值总计100分:(1)总分值80-90分表示非常满意;(2)总分值60-79分表示较为满意;(3)总分值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较为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术前、术后ODI评分对比:对照组术前与术后ODI评分分别是(36.98±5.87)分和(2.03±1.21)分;观察组分别是(37.12±5.69)分和(1.15±0.79)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对比:对照组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分别是(11.52±2.12)分和(22.03±2.15)分;观察组分别是(10.96±2.08)分和(27.58±2.21)分;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5例,较为满意7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是73.33%;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9例,较为满意9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是93.33%;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讨 论
临床骨科中,频发且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此类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下肢麻木和腰腿疼痛等。其是因为腰椎纤维环受损,髓核突出对神经功能造成压迫进行产生的诸多临床症状,疾病治疗期间,通常采取手术及保守方法治疗[6]。而微创手术能够将神经根压迫症状解除,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创伤小,术后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现阶段,其已经发展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首选方法。因为术后解除了神经根压迫,减轻了患者腰部疼痛程度,但是在肌肉功能及结构恢复方面,依然需要消耗一定时间,所以,科学、合理的术后康复护理尤为重要。据有关资料显示[7],大部分患者出院后并未按照院内康复方案开展练习或者练习不规范,使其康复效果不理想,为了确保患者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则需要延伸护理方式,对患者康复训练实施全方位监督、管理和指导,延续性康复训练护理方式除了需要开展常规1级与2级康复,也需要开展院外康复护理。
据有关资料显示[8],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及治疗期间,康复护理的作用不可忽视。经过本次观察结果可知,观察组术后ODI评分及JOA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对医院病房规范并开展延续性康复护理,有助于及早恢复患者受损神经,使其临床症状改善,同时也可以提高脊髓神经功能及腰椎功能。延续康复护理期间,护理人员每周进行1次上门随访指导,对其弯腰、取物及坐姿等进行指导和纠正,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是73.33%和93.33%,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延续性康复护理在给予患者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针对患者恢复状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确保护理人员有条不紊的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期间秉持循序渐进原则,缓慢增加训练强度及时间。
总而言之,将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护理中,有助于增强患者脊柱及腰椎功能,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同时能够创建友好、和谐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