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述论
2019-01-03王玉荣孟令蓉
王玉荣, 孟令蓉
(1.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2.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广州对苏关系史中, 1957年伏罗希洛夫访穗是重要的历史篇章。 此次访问发生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风云激荡的特定背景之维, 它对于增进中苏友好宣传、 巩固中苏传统友谊, 对于缓解广州市民的忧战情绪、 鼓舞他们的建设热情, 甚至于对消解党际和国际关系难题, 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拟就此做一简要述论。
1 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的历史背景
1956年苏共二十大揭批斯大林, 引发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震荡与恐慌。 为此, 赫鲁晓夫和苏联共产党急欲借助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庆典, 特别是莫斯科会议来修补裂痕、 维护团结和巩固地位, 而中国的支持意义重大, 因此, 苏方决定派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前往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次访问, 一是为了从形式上对毛泽东此前访苏进行礼节性的回访, 二是为了借此郑重邀请毛泽东二次访苏并参加上述重大政治活动。[1]95与此同时, “波匈事件”和埃及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 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均引发了各界群众的“忧战”情绪, 甚至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在国内某些特定的阶层中, 甚至还出现了“混乱思想”和令人“吃惊和迷惑”的状况。[注]参见新华社编《内部参考》1956年2月25日至4月4日各版相关内容。1957年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 正是在上述重要国际和国内背景之下发生的。
鉴于这一重要背景, 中共中央认为有必要借助苏联领导人访华的重要契机, 大力开展关于加强中苏友好、 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团结的宣传工作。 就其目的而言, 一是借此“显示中苏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和亲密团结”, 二是“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受到一次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2]26。 为此, 中共中央对于伏罗希洛夫访华制定了超高规格的接待计划, 中共中央和外交部分别制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行中苏友好宣传工作的通知》和《接待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工作计划纲要》, 并特别强调“伏罗希洛夫准备访问的城市要作为重点, 安排好群众性友好活动”[2]28, 各地方中苏友好协会配合接访工作, 在人民群众中展开加强中苏友好宣传工作。[2]26-28
伏罗希洛夫此番访华为期近三周, 将先后访问参观东北地区以及北京、 上海、 杭州、 武汉、 广州等城市。 广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 自从三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就是中国连接外部世界的重要港口之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也是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前哨, 是一个有着浓厚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 因而它被纳入此次访问的重要一站。 伏罗希洛夫到访广州不仅是广州市的重大外交事件, 在“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以至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3]。
2 广州市接访的前期准备工作
伏罗希洛夫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同时还是苏联著名的“红色元帅”, 新中国成立以后即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荧幕英雄。 为了迎接伏罗希洛夫到访, 广州市从三个方面着手准备。
2.1 舆论营造
在伏罗希洛夫到访广州之前, 广州市的接访筹备工作首先以营造舆论为重点。 具体说来, 一是着力加强对中苏关系的宣传, 利用广州本地媒体如《广州日报》 《南方日报》等, 刊登大量与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有关的图片, 同时还以转登社论、 发表通讯、 刊发新闻等方式, 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 肯定苏联对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无私援助, 全面宣传中苏友好互助的党际和国际关系。[注]据《南方日报》统计, 4月28日之前本报刊登伏罗希洛夫的图片及与他有关的图片共计37张, 转登《人民日报》社论2篇, 本报刊登通讯44篇; 据《广州日报》统计, 4月28日之前本报刊登伏罗希洛夫的图片及与他有关的图片共计17张, 转登《人民日报》社论1篇, 本报刊登通讯22篇。二是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宣传展开舆论营造, 通过组织报告会动员、 悬挂各种横幅、 展出各种宣传图片等形式, 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 号召广州各界人士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3]三是在人民群众当中深入解释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 说明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就, 国际环境也已经相对缓和, 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仍四处煽动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不可忽视,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拥有强大的保卫世界和平的力量”[3]。
2.2 统筹安排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中苏友好工作宣传的通知》的指示, 4月22日,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发布《关于加强中苏友好和纪念1957年“五一节”的宣传计划》。 该《计划》首先要求以组织报告会的形式展开思想动员。 4月23日, 广州市长朱光应率先做干部动员报告, 各区机关组织及团体根据朱光市长的动员报告内容, 向所属干部和人民群众作报告[4]; 余下各区也应组织以工人、 青年、 教师为对象的中苏友好报告会。[5]其次是做好具体宣传行动的部署工作, 重点是将伏罗希洛夫到访时的注意事项向当天参加欢迎的群众加以说明, 同时敦促广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对标语、 横幅要反复检查, 保证字句准确、 符合宣传的内容。 再次是部署市内各公共娱乐场所的宣传工作, 包括图书馆、 文化宫等部门宣传橱窗要开展以“介绍伏罗希洛夫生平及中苏友好宣传图片”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而其他的公共场所如青年文化宫、 工人文化宫和文化广场等, 也要积极组织群众性的中苏友好活动。 最后是要求《广州日报》 《南方日报》及广播电视台等本地媒体, 要对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期间及其前后的新闻进行全力报道。[3]此外, 由于伏罗希洛夫访华期间将会参加首都“五一”节的庆典活动, 广州市委要求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部署中, 结合伏罗希洛夫访华的内容, 以放映中苏友好电影、 开展图片展览等形式进一步活跃气氛。[3]
2.3 组织动员
4月23日, 在伏罗希洛夫访问上海之际, 广州市长朱光在中山纪念堂向5 000名省、 市干部作关于加强中苏友好的动员报告。 报告主要介绍了伏罗希洛夫的生平、 苏联的社会主义的成就、 目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中苏友好关系的重要意义。 朱光特别强调,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友好团结, 是世界和平进步事业的最重要的保障”[6]。 随后, 广州市各级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 如广州市中苏友好协会纷纷着手开展中苏友好宣传鼓动工作, 一是陆续提供154套共4 620幅中苏友好图片, 以供本市工厂、 企业、 学校、 部队和各区文化馆、 文化宫文化窗展出; 二是印发1 800多份有关“伏罗希洛夫生平介绍” “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等资料, 供本市各单位用作宣传参考[5]; 三是在中苏友好大厦积极筹备“中苏友好”晚会。 不仅如此, 广州市还发动有关工厂连夜赶制中苏两国国旗、 彩色气球与欢迎时用的各种纸花[7], 鼓动社会各界群众、 艺术家积极准备赠与伏罗希洛夫主席的礼物和特产, 并向《广州日报》投稿欢迎伏罗希洛夫的诗词。[8]基于上述组织发动和社会动员, 广州各界逐渐掀起迎接伏罗希洛夫访穗的浩大声势与浪潮。
3 伏罗希洛夫在广州的主要活动
1957年4月28日上午, 伏罗希洛夫在国务院副总理贺龙、 北京市市长彭真、 外联部副部长姬鹏飞和中国驻苏联大使刘晓的陪同下抵达广州。 广东省及广州市的重要领导、 人民解放军驻军首长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前往机场迎接[9], 广州各界人士给予最为热烈的欢迎, 机场和迎宾大道聚集了五十万群众夹道欢迎。[10]为欢迎苏联领导人访穗, 广州市当晚举行盛大晚宴, 广东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包括著名作家、 民主党派负责人、 工商业者以及科学界人士均有出席。[11]广东省省长陶铸发表欢迎致辞, 热烈欢迎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 伏罗希洛夫本人也发表演说, 感谢广州市人民对他此行的热情款待。[12]
在访问广州期间, 伏罗希洛夫参加了各种集会并发表演说, 借此给予广州人民最为直接的鼓励。 4月28日, 在陶铸省长举行的欢迎晚宴上, 伏罗希洛夫主席发表讲话, 充分肯定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伟大的友谊”, 号召中苏双方“今后继续加以爱护和发展”[13], 为中苏两国乃至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队伍注入更多力量。 同时, 伏罗希洛夫还强调了当今国际环境的稳定、 中苏之间友好团结的重要性, 认为“苏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和团结, 是我们两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一切爱好自由的人民的幸福和繁荣的保障”[13]。 29日上午, 伏罗希洛夫在越秀山体育场十万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 充分肯定广州作为民族解放斗争以及反对阶级压迫斗争的中心城市的地位, 特别强调广州是一座具有的深厚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 与苏联有过深入的革命合作。 除此之外, 针对当前国际稳定环境受“波匈事件”以及埃及战争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伏罗希洛夫还在演说中强调中苏友好同盟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并警告战争分子切勿玩火自焚。 伏罗希洛夫的演说赢得了广州人民的阵阵欢呼。[14]
伏罗希洛夫在访问工作期间, 还先后参观了中山纪念堂、 游览越秀山、 拜谒广州公社烈士陵园烈士墓包和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广州具有革命特色的地方。 4月28日, 在中山纪念堂参观过程中, 伏罗希洛夫称赞这是“不看是遗憾”[15]的建筑艺术; 在拜谒广州公社烈士墓包时, 伏罗希洛夫给烈士墓献上花圈并默哀[16]; 在越秀山, 伏罗希洛夫登上“孙中山先生纪念碑”方廊俯瞰穗城景象。 4月29日, 伏罗希洛夫造访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参观完“广东农民运动史料陈列室”、 毛主席的办公室、 课堂之后, 在讲习所的纪念册上郑重题词。[17]通过重点参观上述革命景点, 伏罗希洛夫一方面“追忆”了广州与苏俄革命合作的重要历史, 一方面也肯定了中苏两国的“争取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斗争”[18]。 此外, 伏罗希洛夫还走访了永汉北路百货商店, 询问商店的货物质量以及销售的情况; 到沙面东桥上看望泊在附近的水上居民, 甚至走进水上居民的船里关心他们的生活, 并对他们保证中国建成社会主义之后居民们就能到岸上生活。[19]
4 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的社会反响
1957年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 虽然时间短促、 行程紧张, 但形成的“空前的热烈程度”[20], 在广州对外交流史上实属少见。 基于由此形成的浓烈的中苏友好氛围, 它既激起了广州人民群众对在战争年代与苏俄革命记忆的回想, 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中苏友好的宣传高潮, 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4.1 消解了广州人民群众的忧战情绪
伏罗希洛夫访穗期间, 通过对国际时事的分析和中苏友好的大力宣传,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广州各界对早前“波匈事件”、 埃及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消极看法。 一方面, 在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以前, 广州市面临着一系列思想问题: 个别领导干部害怕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反对广州由商业大城市向工业大城市转型, 他们认为一旦战争爆发, 广州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 后果将不堪设想[21]288; 普通群众担心一旦大战爆发, 广州首当其冲, 于是把家属送到乡下, 并出现严重的“屯米”现象。 另一方面, “波匈事件”爆发也使一部分群众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于是否坚持以苏联为首来巩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 甚至是否还需要继续向苏联学习等问题出现了思想动摇。[20]上述社会情绪和思想矛盾,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危害极大。 借助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的重大契机, 广州市“在干部和群众中广泛普遍的进行了一次关于加强中苏友好, 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和目前国际形势与任务的宣传”, 并“收到一定效果”; 对于群众中害怕发生世界大战, 以至于出现消极生产、 退党等方面的倾向, 在经过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的宣传后“都克服了”, 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对维护和平的信心”。 特别是, 在英法侵略苏伊士运河事件中, 苏联向英法提出警告并使其停火, 让广州人民看到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之领导者的作用, 认识到在大战争面前“我们是有力量的”, 使得工厂职工对苏联的洲际导弹以及人造卫星充满了“信心”[20]。 此外, 伏罗希洛夫在越秀山体育场上警告战争分子不要自取灭亡的演讲, 更是给广州市人民以极大的信心维护和平, 鼓舞着各个街道的干部以及群众积极配合“搞好街坊工作”, “警惕暗藏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20]。
4.2 鼓动了广州各界人士的建设热情
客观地说, 从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前的准备、 到访后的欢迎盛况与热情招待、 访问结束后的积极反响来看, 此次重大外事活动对鼓动广州各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意义重大。 就其直接的效果而言, 一方面, 广州市许多单位把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后人民重新树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信心与广州市的生产鼓动密切结合起来, “激励职工群众热情, 有力地推动生产”[20]。 据不完全统计, 其间广州市建筑工人利用休息时间拾回废料两吨, 化工厂工人一个月为国家节约26 700多元; 广州东区竹器社社员退社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社员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 并“安定下来”积极投入生产。[20]另一方面, 伏罗希洛夫主席不辞劳苦访问广州市, 给广州市各界群众分析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 并给以美好生活的鼓励, 既鼓动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又给人民群众带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 “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计划超额完成”[20]。 再一方面, 广州人民从伏罗希洛夫在广州访问时的讲话、 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切问候中充分认识到, 苏联伟大元首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关心, 以及苏联政府对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无私援助。 不少群众不仅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未来前途增加了信心, 从畏惧战争转变为以实际行动支持战争。 其中, 南区面粉厂几天内就有70多人报名支援埃及, 东区一个社会青年表示若不能到埃及去也要争取服兵役, 力争用实际行动支持社会主义阵营争取和平。[20]伏罗希洛夫这次访华, 既向世界证明了中苏友好同盟关系的稳定, 又极大鼓动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4.3 推动了广州宣传鼓动工作的改进
经过伏罗希洛夫此次访问, 广州市政府意识到国际时事宣传对人民群众思想影响的直接性, 以及群众思想稳定对生产建设的重要性。 针对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后的群众反应, 广州总结了过去由于时事宣传方面质量不高、 方式单一以及宣传不够深入、 不够普遍, 人民群众对国内国际时事产生片面认识, 造成对实际情况认识不清、 思想混乱, 以及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事实。 鉴于此, 广州市提出对今后加强国际时事问题宣传工作的改进意见, 针对宣传不深入、 不普遍的问题, 市委宣传部建议建立专管国际问题宣传的业务部门, 展开对一般干部、 知识分子、 职工为主要基本群众展开经常性的国际宣传教育。 与此同时, 为了提高宣传质量, 市委宣传部还提出要整顿和发展报告员的建议。[20]此后, 也正是基于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而获得加强国际国内时事宣传工作的直接启示, 广州市委宣传部在重大事件上加大了宣传力度。 在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到来之际, 为继续加强中苏友谊的宣传, 进一步巩固中苏两国的友好同盟合作关系, 广州市积极宣传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伏罗希洛夫主席访问中国文集》; 广东省、 广州市中苏友好协会还特别编纂了《中苏友谊在广州》的小册子, 作为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宣传的参考资料; 广州市委宣传部同时印发宣传提纲, 为接下来毛泽东参加十月革命庆典和莫斯科会议做好舆论铺垫。[22]
5 结 语
综上所述, 1957年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国, 以及广州市积极接访苏联领导人, 是在特定国际国内环境和社会政治氛围之维下发生, 是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整合的重要议题设置。 广州及中国其他城市给予苏联领导人以超越常规的接待, 同时也借机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既因应了国际关系协调的诉求, 也契合了国内建设鼓动的需要, 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