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36例保守治疗护理体会探究实践
2019-01-03吕倩
吕 倩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人民医院,陕西 商洛 726400)
妊娠期以及分娩期女性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再加上分娩疼痛的影响,近年来,顺产率明显降低,而剖宫产率高达55%~67%,直接提升了瘢痕子宫妊娠的几率,这属于剖宫产的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约4.4%[1],该病在孕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而人工流产会增加子宫穿孔以及大出血的机率。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给产妇普及瘢痕子宫妊娠的相关知识,及时做好诊断与护理,防止该病的发生。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36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以下是相关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是我院36例剖宫产后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年龄28~42岁,平均(35.2±1.6)岁,孕次2~6次,平均(3.9±0.5)次,停经时间为40~81 d,平均(61.5±3.5)d,有31例阴道出血,血β-HCG平均检测结果为(715.9±20.8)ng/mL,B超检查结果可见宫颈管正常,子宫形态异常、大小正常,子宫前壁下段为中低混合回声包块,周围存在丰富血流信号,峡部膨大。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保守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1.2 护理方法
1.2.1 急救护理
瘢痕子宫妊娠会引起阴道大出血,需要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若大量出血,需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持续性低流量吸氧,同时扩充血容量、补液,纠正失血状况,紧急检查患者血型、血HCG、血常规、APTT、PT以及交叉配血,即刻将抢救药物、医疗器械准备妥善,便于患者紧急输血治疗,之后遵医嘱给患者药物以及手术治疗,做好术前相关准备,避免出现子宫破裂情况。
1.2.2 病情护理
该病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左侧卧位,目的是降低活动性阴道出血。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24 h监测,间隔2 h对脉搏、血压、阴道出血时间、呼吸状况以及出血量等进行监测,对患者腹部状况、面色以及神志变化等进行观察,加强对患者的巡视次数,要求每小时一次,便于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开展抢救工作。
1.2.3 心理护理
该病患者大部分为急诊,阴道出血后会引起孕妇害怕、恐惧以及惊慌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面对患者时态度和蔼,与患者沟通时语气温柔,给患者护理时动作轻柔[2],重点介绍疾病的病因、病情发展状况以及保守治疗的方式与效果,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感受,逐渐消除不良情绪,增强对疾病的治疗信心,进而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配合其工作。
1.2.4 药物护理
该病临床上主要治疗药物是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前者可通过讲解胶原纤维而软化宫颈,收缩子宫平滑肌,进而松弛宫颈口,对子宫内源前列腺素可持续性刺激并增加其分泌量,目的是在引产时使子宫可节律性宫缩,提高妊娠物的体外排出量,降低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损伤。后者对孕酮活性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促进绒毛组织蜕变以及蜕膜组织的萎缩坏死,最终导致胚胎的死亡。药物治疗前给患者介绍药物作用、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用药后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用药前后2h禁食,对阴道出血量、腹痛情况观察,若出血量增加、腹痛加剧,及时报告提升进行治疗。
1.2.5 健康教育
出院前,护理人员给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介绍阴道分娩对孕妇以及婴儿的好处,叮嘱患者多休息,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注意营养饮食,提高抵抗能力,定期对血β-HCG进行检查直至恢复正常范围,叮嘱患者1~2年内禁止怀孕,3个月内不可进行性生活以及盆浴,若出现阴道流血增多、腹痛情况及时来院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借助软件SPSS 19.0对本次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前者进行百分数表示,x2检验,后者进行(±s)表示,t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 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6.1±0.8)d,康复出院率为100.0%,其中2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进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均痊愈,术后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
3 讨 论
瘢痕子宫妊娠在临床上是剖宫产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3],也被称为是异位妊娠方式,对孕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次治疗结果显示,3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6.1±0.8)d,康复出院率为100.0%,其中2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进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均痊愈,术后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在给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增加对该病的了解程度,提高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度,叮嘱孕妇需及时来院就诊,及早发现,及早进行治疗与护理,使患者了解用药情况以及效果[4],减少对患者阴道的损伤,减少大出血情况的发生,进而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显著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