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2019-01-03祖木热提古丽尼亚孜阿不都拉吾甫尔
祖木热提古丽·尼亚孜,阿不都拉·吾甫尔
(新疆托克逊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新疆 吐鲁番 83810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常见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趋势的日益加重,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处于了上升状态[1]。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治疗干预能够及时开通受阻血管,减少梗死面积,使濒死的心肌组织得到挽救,改善患者预后[2]。在本次研究中,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PCI和直接PCI 疗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50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其中,对照组男40刘丽,女35例;年龄48~70岁,平均(62.0±4.8)岁。观察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47~70岁,平均(62.1±4.7)岁。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行溶栓后PCI,观察组行直接PCI。溶栓治疗方案:尿激酶150万U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对患者行静脉滴注,1小时内滴注完毕。对照组在接受溶栓治疗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再择期进行PCI治疗。观察组则在入院90分钟内进行PCI治疗,术前口服给予患者300 mg氯吡格雷和300 mg水溶性阿司匹林,并通过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确认患者心肌梗死血管范围及位置。
1.3 评价指标
将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作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由t检验,P<0.05提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min步行距离对比(±s)
组别 例数 肌酸激酶同工酶(U/L) 6 min步行距离(m)对照组 75 241.65±13.82 301.57±43.74观察组 75 277.68±15.36 335.28±55.02 t 15.102 4.153 P 0.001 0.001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起病急,且病情进展极快,患者预后通常较差。研究者认为由于患者心肌的血细胞过分集中,并形成血栓附着在血管壁上,缩小了局部管腔的体积,导致血流受阻,心肌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氧,因此发病[3]。目前临床上PCI治疗对该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能够使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得到改善,修复心肌的血氧供给,减少梗死面积,但是该治疗该何时进行,一直处于争论当中。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直接PCI,经对比,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PCI的优势在于如果溶栓失败,立即进行PCI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但是静脉溶栓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低再通率,并提高心肌再闭率[4]。而直接PCI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坏死的心肌得到拯救,并有效、及时地再通其心肌的梗死血管,进而优化患者预后。另一方面,直接PCI能够降低对患者血栓的负荷,更有助于抽吸,再加上缩短了微循环缺血的时间,因此慢复流和复流的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更高。相关的研究认为,直接PCI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有效性,而且出血的风险更低,同时能够实现早期的再灌注,因此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更有优势[5]。本次研究中结果也显示直接PCI 的疗效更佳,但由于样本量较少,还需要扩大样本量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直接PCI能够获得更佳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