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01-03王凤仙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王凤仙

(丹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 辽宁 丹东 118000 )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常用术式,具有纠正髋关节畸形、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等作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指对病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以促进病人的术后康复[1]。笔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中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随机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2)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临床资料齐全;(4)病人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面协议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器质性疾病者;(2)排除存在意识、表达障碍者;(3)排除精神疾病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61~80岁,平均(68.83±4.4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61~80岁,平均(68.81±4.43)岁。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2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2 方法:观察组病人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早期康复护理小组。早期康复护理小组主要由科主任、护士长、康复治疗师、5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早期康复护理计划方案,再实施护理干预前,先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理念、方案、具体实施步骤等内容后再实施护理干预。(2)入院干预。病人入院后首先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优势及流程告知病人,以获得病人的配合。然后对病人的家庭支持情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状况、合并症、自理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估,了解病人存在的潜在风险、康复需求等,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同时评估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术后疼痛、坠床、跌倒、压疮等的风险,根据评估的风险结果采取早期的预防措施,以及时防范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术前康复护理。①术前健康宣教。采用彩色画册、视频、图片、健康教育处方的方式为病人讲解全髋关节手术的方法、股骨颈骨折的相关知识、各阶段的康复方法等,使病人预先掌握康复功能训练的方法,提高病人康复训练的积极性。②术前心理康复。手术前病人大多存在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因此及时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并将恢复良好的病例介绍给病人,以提高病人的治疗信心[2]。③术前适应性训练。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痰咳嗽、深呼吸训练,以避免术后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同时指导病人进行直腿高抬、臀肌训练、股四头肌训练、屈膝屈髋训练等,以避免血栓的形成。(4)术中康复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体温低、嗜睡、口干等问题,以消除病人的顾虑,一般选择健侧上肢输液,避免下肢穿刺,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中在病人的骶尾部放置一个大小合适的泡沫敷料或水胶体,以避免压疮的发生,同时手术过程中做好病人的保温工作[3]。(5)术后康复护理。手术后云幂监测病人有无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手术后及早对病人的腹部进行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同时予以高纤维、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等饮食。采用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持续镇痛泵等多模式联合镇痛。手术后麻醉效果消失后,指导病人进行臀肌、股四头肌、踝泵的康复训练,以保持肌肉的张力。手术后第1天摇高床头30°-60°,并进行直腿高抬、屈髋25°、屈膝45°等训练,每次15-20组动作,每天锻炼2-3次。(6)出院康复护理干预。出院时向病人讲解坚持锻炼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告知病人术后6周内禁止侧卧位睡眠,平卧时应将一软枕放于两腿间,避免髋关节的内收。手术6周后,可采取侧卧位睡眠,若采取侧卧位,可将一厚30-40cm的海绵垫放置于两腿之间,避免髋关节的内翻。告知病人避免跷二郎腿、避免坐矮凳子、避免坐位时弯腰及前倾,避免在床上屈膝而坐,避免盘腿坐。在上楼时健侧先上,患肢后上,下楼时患肢先下,健肢后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告知病人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禁水禁食时间;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导尿管等,手术后1周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5 结果

5.1 2组病人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51.19±4.42)分、(51.23±4.38)分,2组比较,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9.92±6.69)分、(73.38±5.58)分,2组比较,P<0.05。

5.2 2组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59±2.26)天、(52.27±3.43)天,2组比较,P<0.05。

讨 论

股骨颈骨折是高发于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骨折类型,老年病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手术后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常用术式,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若护理不当,极易影响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对肾脏功能、凝血等的损伤[4]。本研究中对病人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实施术前康复护理、术中康复护理、术后康复护理等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加快了病人的康复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术前适应性训练,可帮助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心,使病人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有利于病人各生理机能的调整;通过术中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使病人能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通过术后护理,有效减少了深静脉血栓、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5]。

综上所述,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中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