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创新教学策略分析
2019-01-03陈玲玲
文 / 陈玲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必修公共课程,对于培育高校大学生的国家情怀、引领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要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探讨该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提升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概 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之中,暴露出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的问题,没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难以对学生产生启迪作用,导致该课程教学显得苍白、平淡。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创新教学策略探讨
(一)结合学生生活、时政热点开展课程教学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时政热点,进行体验式、生活化的教学,使教学内容真正“入脑”“入心”,较好地丰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更加信服课程理论、原理的真理性。
1.两会热点论坛。可以让学生主动走上课堂讲台,从自己个性化的视角开启思想政治课堂的全新思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传递国家政策方针、未来发展方向,体会自己身上的民族责任和担当,可以通过PPT汇报、街头采访、微视频制作、两会微文制作等方式,了解国家政策动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并通过朋辈学习交流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讲好地方故事。要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与地方实践相连接,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悉和了解地方故事,从长辈的故事讲述中了解地方发展历史,体会老一辈革命者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精神,深刻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优越性,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之中,为地方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3.开展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可以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向社会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假期开展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社会生活发展状态,明晰和了解社会、地方发展政策,将其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章中的经济建设内容相连接,如:乡村振兴战略政治建设、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国家惠民政策、精准扶贫等,并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研项目的总结,增进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透彻理解和体悟。
(二)实现延安精神与课程内容的连接
可以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将延安精神与教学内容相连接和融合,从不同维度入手,让学生感知该课程内容中的延安精神,极大地增强其课程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1.注重毛泽东思想教学部分与延安精神的连接。在讲述课程中毛泽东思想部分的内容时,可以紧密结合延安历史和精神,开展红色教学,将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与延安精神相衔接,使学生认识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与延安精神内涵的内在关联性,深刻认识延安执政经验对于三大纲领的实践基础意义和作用。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部分与延安精神的连接。这是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可以将延安时期党的七大精神与邓小平理论中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相对接,较好地认识和评判党的历史性作用和地位。并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与延安时期的党建工作相衔接,深刻透彻地理解其重要思想。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延安精神的连接。可以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与徐特立精神、吴玉章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相衔接,大力倡导和弘扬延安伟大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在学习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中,可以与延安时期党建伟大工程相连接,通过对延安整风运动的全面认知,充分体会党建工作的正确性、群众性和持续性。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开启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探究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1.情境启发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之中,教师可以精心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体会课程中内的鲜明政治导向性、时代性和现实性,合理运用语言、影视资料等方式,创设直观形象、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实现启迪和引领,培育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增进对该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和体悟。以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目的为例,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储户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当储户遭遇“存款被吞”“取款多吐”等异常情况,观察和思考银行的不同态度,由此体悟“立场”的内涵及重要意义,进而产生思维上的启发和联想,深入理解和认知马克思主义立场。又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东方红》《中国梦》等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与曲折历程,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成就与辉煌,较好地体现以情感人、以景动人的效果。
2.问题导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之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链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以学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为例,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取决于什么?”“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应当如何实现?”“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它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由此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逐渐深化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又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链,预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如:“私有制与公有制相比较而言,哪个具有更高的效率?”“贫富差距拉大与实现共同富裕,究竟哪一个符合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呢?”“在全球化经济融合加快的趋势下,国际垄断资本会允许单个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并与之抗衡吗?”通过不断深入的问题链,如同“剥洋葱”一般给予学生多重的启发和引导,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私有制的缺陷与危害性,摒弃走经济私有化的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自信。
3.案例教学法。可以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选取时代性、典型性、新颖性的案例或材料,对学生进行启迪和指导,增强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学习如何正确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内容为例,可以引入星巴克“暴利事件”的生动案例,让学生探讨交流“一杯咖啡引起的争议”,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判断案例资料,正确辨识市场的作用及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由此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加强合作交流和探讨学习,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和探讨,研究和讨论课程知识内容,转变抽象化、说教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通过独立、理性的研究和探讨,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使之真正入脑、入心。以学习改革开放的理论为例,可以让研究和讨论“摸着石头过河VS顶层设计”,通过开放性、对抗性、挑战性的研究和讨论,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建构,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思辨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要转变注入式、被动式的模式,提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参与度,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研讨情境、案例情境,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课程学习之中,实现对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课程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