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代文化育人视角下的礼仪情景剧创作与编排
2019-01-02史歌
史歌
[摘 要]情景剧教学法是近些年礼仪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礼仪情景剧既要展现礼仪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又要成为文化育人的一种形式和手段。礼仪情景剧的创作与编排应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作与编排的思路中,从主题选择、人物设计和撰写剧本等方面紧跟时代文化的正向价值,从角色认知、艺术渲染和情感升华等方面凸显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创作编排 文化育人 情景剧 礼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他还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引导,教化人崇尚道德、理性、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礼仪课程正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担当了新时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不断为中华民族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文化滋养,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礼仪情景剧是礼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它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编排,身临其境地进行演绎,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相关工作岗位中综合运用礼仪知识、技能进行沟通和服务的情景,达到教育启发的目的。因此,礼仪情景剧的创作与编排应体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作与编排的思路中。
礼仪情景剧的创作思路
礼仪情景剧是礼仪课堂教学的延伸,结合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创设一个具体的场景,针对一个主题进行相关事件的演绎,是推动人们文明礼貌行为进程的艺术表现形式。礼仪情景剧的创作要先选择主题,然后进行人物设计,撰写剧本,最后再斟字酌句地修改,一是要体现情景剧层面的原创性、完整性、戏剧性,二是要体现价值观层面的教育性、创新性和吸引性。
1.主题选择
礼仪情景剧的主旨是弃恶扬善,摒弃社会上不礼貌、不文明的思想和行为,宣扬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为方向。情景剧可以选择日常生活、社会交往、职场沟通、技能服务等真实事件为主题,要有较强的故事性,事件的发展可以通过曲折的过程或冲突展现,并有相应的、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主题策划一般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围绕主题找出某个较为熟悉的场景,分析在场景中可能发生的事件,会应用到礼仪教学中的哪些知识点或技能点,并明确最终要达到的主题目标,即想要引起观众的哪些共鳴和思考。在情景剧《车厢的故事》中,宣扬的主题是透过高铁乘务员的日常工作颂扬姑娘们的敬业奉献精神。该剧以小事件宣扬主旋律,抓住观众的心理变化,以小见大、潜移默化地从展现乘务员日常琐碎的工作到其应急技能的处置,最终升华到代表中国形象的高铁精神,让很多观众为之动容和震撼。
2.人物设计
礼仪情景剧中的人物设计一定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中、生活在观众身边、带有十足香火气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设计更容易走进观众的心中,被观众认可,再加上演员对事件的演绎,就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创作剧本时,可以分别设计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以体现两种人物对文明礼貌认知的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剧情中单纯是好人或坏人的二维人物设计显然比较单薄,角色的灵性和丰满度不够,会让观众时常跳戏。笔者认为,礼仪情景剧的人物需要多元化设计,即哪类人物需要说什么话、做出什么动作、反映什么心理、达到什么目的,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设计,反映人最基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让剧情自然而然地发展。《车厢的故事》中设计了几个典型人物:高铁乘务员、丢失车票焦急万分的旅客、聋哑旅客和想与高铁乘务员女儿春节团聚的父母,多元化的人物设计既能显示高铁乘务员的基本服务技能,又能反映其处变不惊的应急处理能力,还穿插了亲情的温暖和职业角色的使命感。这几个人物代表了千千万万的高铁旅客,合理衬托了高铁乘务员优质服务背后的付出与奉献。
3.撰写剧本
西方古典戏剧有一个规则,叫做“三一律”,即一出戏必须发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天之内、讲述同一个主题。这样不仅舞台布景方便,而且剧本的边界清晰,可显示戏剧的整体性。
“三一律”是值得礼仪情景剧借鉴的,剧本编写要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主线和整体性。在一条主线的穿引下,人物的角色定位准确,随之,由这个人物催生的语言、表情、动作就会更贴近生活或职业,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同时,礼仪情景剧还要注重体现礼仪中“律己敬人”的教育意义,人物角色的语言行为要体现礼仪的规范化。
指导教师在剧本的撰写中起到规范审定、情感深化的作用。在《车厢的故事》中,剧本的发生地就在一趟由延安发往北京的高铁列车车厢中。迎送旅客的广播语、向乘客解释的挂失补车票制度、手语服务、心肺复苏的实施和联系前方车站急救的程序,无一不体现高铁客运业务的规范化。剧中体现父母的良苦用心及高铁姑娘的家国情怀的细节部分,需要指导教师的生活经验及其高度凝练的能力。
另外,指导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其结合扮演人物的特点优化剧本。《车厢的故事》的参赛队员中有一个陕北籍选手,指导教师就根据他的地方话优势,增加剧情效果。在剧中,一个严肃的挂失补车票业务,通过大家幽默风趣、亲和力强的对话打消了这位陕北旅客的顾虑,而且还让他讲出了去北京的心愿,随后大家又帮助他扫描二维码,让他提前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这段情节虽然只有短短三十秒钟,但会使整个剧情显得非常饱满,更有张力。
礼仪情景剧的编排思路
在设计礼仪情景剧的编排思路时,不仅要注重对礼仪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内化,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应注重观赏性和舞台效果。舞台效果的呈现,一方面在于演员的服装、语言表达、神情动作、情感集聚和爆发;另一方面在于道具的使用、技术手段的应用和背景音乐、视频画面的渲染。
1.角色认知
演员要想自然得体地演好一个人物角色,就必须认真揣摩角色,熟悉这个人物在剧中的担当和定位。礼仪情景剧的指导教师要担当起导演的角色,将自己对人物角色的认知给学生讲戏,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地了解人物的困境,建立起对角色的认同感,为更好地诠释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车厢的故事》中的一对父母,想陪依然奋战在铁路一线的女儿过年,给她惊喜,又怕让女儿知道给她添负担,所以当画外音电话响起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既激动又矛盾。妈妈的语言要显得正常、有亲和力,还要安慰女儿,自己却悄悄地抹眼泪;父爱是深沉的,爸爸知道自己身体上的毛病,所以一直压抑着自己,手一直搭在胸口,凑在妈妈旁边偷偷听电话,心情却是激动万分。扮演父母的这一对学生并没有当父母的生活体验,指导教师要从说话的语速、语气、语调逐字逐句地指导,例如,放手的位置、身体凑在一起的程度、眼神交流、情感上的抑制等事无巨细地给学生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展现精彩的表演。
2.艺术渲染
礼仪情景剧除了要注意演员的入戏技巧外,还要借助艺术渲染表达情景剧中人物内心的冲突及情感升华。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演员的服装应符合人物设定的要求;二是所用道具尽量真实,并具有可操作性以满足演出所需;三是根据事件的发展,制作不同背景画面,并辅之以相应的音乐,使观众从视觉、听觉、情感上都能获取良好的感受。
《车厢的故事》的时间设置是在过年期间,所以开始放广播音的同时穿插了《春节序曲》的背景音,以体现在中国传统春节期间车厢里一派喜庆祥和的氛围。在抢救乘务员的父亲时播放的背景音乐节奏快而沉重,体现了车厢里紧张而又焦急的氛围。在父母与女儿对话时,背景音乐是缓慢而又绵长的,表达新春佳节不能团聚时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思念和感伤,不禁让人动容。
3.情感升华
礼仪情景剧的基调必须设定为传播正能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剧。因此,在情景剧的结尾一定要突出主题,将人物情感推至高潮,让观众情绪饱满,在悄无声息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车厢的故事》在片尾渲染高铁乘务员高尚的职业精神时,背景音是上揚、宏大的进行曲,画外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中车时的一句话:“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一张亮丽的名片。”体现了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国高铁人正在迈着大步走在时代的前列,再加上所有演员庄严的敬礼动作,令观众激情万分。
综上所述,礼仪情景剧的创作和编排不仅要加强专业礼仪教育的知识渗透,更要实现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贯通。教师可通过礼仪情景剧的教学方法,创新礼仪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吸引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增强学生“律己敬人”的体验和感悟,提升其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同时,也让广大青年学生从中华优秀礼仪文化中得到滋养,增强底气,更加坚定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