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俱全细细嚼
2019-01-02唐惠忠
唐惠忠
引言
有了品尝,方可获得舌尖上的百般滋味。文章便如菜肴,细细去品,酸甜苦辣,各般滋味渗入心田;文章便似桥梁,用心去读,作者的喜怒哀乐,尽可让我们感同身受。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一种滋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一种滋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一种滋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亦是一种滋味;“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一种滋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另一种滋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着千种乃至万种人生滋味。我们有时将自己内心的百般滋味过于放大,郁结于心,不得开解,而阅读可以让我们走进千万种他人的人生滋味,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更为深刻的认知,从而走向更为开阔的人生境界。
下面两篇佳作,分别指向“人间最温暖的亲情”的滋味以及“干干净净的黑暗”的滋味。
美文一
北风乍起时
叶倾城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晚都没睡好。(先不交代原因,意在强化文本的吸引力)他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儿子只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儿子说完便搁了电话。(父子之间态度的对比相當鲜明)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雪还在下呢”意味着哈尔滨的气温远比武汉低)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读者当自我深思)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年过七旬的母亲。(答案来了)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蒙。(戛然而止,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选自《阅读与作文》2019年第3期,有删改)
品读
本文作者从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小事中开掘出了深邃的思想,那就是:被爱的晚辈,为什么没有想到要把所得到的爱分一部分返还给长辈呢?不是吗?父母爱我们,我们爱孩子,这已经融到了血液里,代代相传,没有谁感觉不正常。如果反过来,要是孩子也主动地爱我们,我们也主动地爱父母,不是更好吗?
那样的话,文中的故事就要改写成儿子打电话给老王,老王打电话给老母亲,“添衣服喽”的叮咛从南到北一路传过去,我们的社会不是会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让人艳羡的另一番模样吗?
美文二
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建
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对“采山的人”的描摹尤其生动)
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凸显变化之快)
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里,寻寻觅觅的。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前文写花圃 “花容失色”,是为了引出“居室的花季”,引出蜜蜂)
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连忙把它撇到窗外。
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不长,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观察细致,用笔细腻)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注定要化作尘埃了。我和它,两败俱伤。
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然而我错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一个“熬”字颇见力度),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并没有用镊子,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这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拔了针,进入洗手间,站在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击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我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儿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然地开放。(连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疼痛感写得让人感同身受)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是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犹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此处遣词造句绝对新颖别致)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作家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黑暗,写出了自己的真体验、真感悟)
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的从未有过的柔情。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
(选自《我对黑暗的柔情》,有删改)
品读
散文是最富真情的文体,揭示写作主体最真实最隐秘的情感,可以说是散文的所长,而虚伪和作态可以说是散文的天敌。《我对黑暗的柔情》无疑是一篇颇具个人感情色彩的、以真纯取胜的哲理散文。作者从看似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运用隐喻的表现手法,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忧虑与思考。
文章要讲述的是“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对黑暗的从未有过的柔情”,开篇却从故乡的秋景写起——写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过,而居室的花季还在,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然后引出蜜蜂蜇“我”的情节。接下来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突出蜜蜂虽小,蜇人的能量却大,被蜇后“我”辗转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然地开放”,以至于不得不“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然而在迟子建眼中,黑暗是干净的、圣洁的,是产生梦想的温床,而如果没有梦想,“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这是相对于那种人为制造的喧嚣、糜烂的光明而言的。在现实社会中,“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使人的内心日渐浮躁,在人生道路上找不到安宁的生命归宿。换句话说,当今时代,很多人戴着面具生活,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只有黑暗,才能让人休息、调整、反思,赤裸裸地面对自我,进行灵魂的追问。而作者所谓“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实际指的是让自己每一天都活得坦坦荡荡,无愧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