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融合版图演化的Agent网络计算实验模型

2019-01-02毕贵红曾振华

计算机工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版图弱势认同感

毕贵红,曾振华,

(1.昆明理工大学 电力工程学院,昆明 650500; 2.中国人民银行岳阳市中心支行,湖南 岳阳 414000)

0 概述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进步的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一个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1]。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关系恰恰为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不绝动力[2]。

有多样性就有差异性,差异性会引起冲突和竞争,差异性也是互补融合的基础[3]。系统中的个体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性,导致文化价值判断差异,导致一方文化主体对另一方文化主体的文化价值产生排斥,进而产生冲突;另一方面,处于同一系统的不同类型个体的文化差异也为文化主体间相互学习提供了可能,不加消化吸收的学习可能导致文化同化,通过沟通交流实现取长补短的学习导致文化融合和并存[4]。文化同化是一种文化群体中个别、部分或者全部个体的文化认同感发生了转变,变成认同另一种文化的过程;文化分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范围内,不同文化彼此相对独立、对峙,不相互学习或侵蚀,或保持交流但相互影响不大的状态;文化融合是不同特质的文化之间相互嫁接和融为一体,但各自保持其特性的过程。

不同文化处于同一系统中,各自以对方为生存环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两个辩证统一的矛盾方面。文献[5]指出各个族群和各个民族只能以协商互利来求得和谐共生,摆脱二元对立,通过协商、互利、共生,走第3条道路,由二生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共生并存,各自以对方为生存环境,达致“美美与共”的境界。全球化加剧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文化多样性受到冲击和挑战。

文化认同感及文化版图演化现象是无法进行“真实性”实验的社会科学问题,建立社会仿真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实验进行机理研究是可行的方案。社会仿真就是通过复杂Agent网络对大量相互作用的微观主体关系及行为进行建模来构建虚拟社会系统,并同时考察社会系统宏观运行规律的微观机制的方法[6]。通过构建文化接触演化计算实验模型,对文化分离、同化和融合等版图演化现象进行研究,以揭示其演化机制、运行规律及政策调控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本文借鉴语言竞争和文化传播社会仿真模型的研究成果[7-9],通过构建复杂Agent网络文化版图演化计算实验模型,再现文化传播动态社会网络系统的版图演化过程,从本质上揭示社会网中微观个体间的文化认同作用导致宏观文化版图现象形成的机理,从而为研究文化演化与调控机制提供解释和计算实验平台,为政府制定文化多样性保护及共同发展政策提供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支持。

1 文化传播演化研究背景

不同文化处于同一系统中,各自以对方为生存环境,通过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各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就是一种文化形式,文化具有民族性。而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拥有共同的文化认同,不同的民族又大多各自聚居于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而形成基于地域的文化版图。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某一文化要素(如语言、文字、习俗、宗教信仰等)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是构成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10]。族群成员文化认同感的变化引起文化版图相对于地域版图出现不一致,可能产生文化分离、同化及融合等版图演化现象。文化版图演化是由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接触产生的,社会群体通过社会关系链接成社会网络,不同文化类型个体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相互影响,导致微观个体文化认同的改变,最终在宏观上涌现出文化版图演化现象。因此,如何合理描述文化传播物理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网络中节点间的文化传播规则是研究文化版图演化题的关键,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成为主要的研究手段,为此人们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献[11]通过推广Voter模型[12]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文化动力学传播模型,以研究文化传播演化的多样性问题。Voter模型基于多数票优胜规则,每个个体文化属性由与其相邻或连接的多数个体的属性决定。该模型框架特征为:1)个体的文化类型有多个文化特征,每个文化特征可以有多个特征值,所有可能的特征向量集合构成文化特征向量空间;2)用二维规则网络来描述文化传播社会网络;3)节点间的交互根据文化特征相似程度选择交互对象,并复制其中一个文化特征值来更新自己的文化特征。因此,文化个体容易被临近构成相似个体的文化特征所同化。文献[13]建立了一种以“簇”为基础的复杂网络。不同于传统的规则网络、小世界以及无标度网络,该网络能反映个体之间的接触频率等信息。在网络中,接触较多的个体构成一个簇,而簇与簇之间再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网络。相应地,个体间的接触分成2类,一类是簇间接触,另一类是簇内接触,从而搭建了一类复杂的网中网。基于此网络,利用文献[11]模型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学习机制,本文研究文化在此网络上的传播。文献[14]在文献[11]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层级网络上的文化传播模型,揭示了层级网络的特殊网络结构对文化传播和演化所起的作用。层级网络的文化传播对企业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启示,企业组织内的社会网络具有层级结构。文献[15]则在文献[11]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动态复杂社会网络文化传播演化模型,其在元胞自动机二维规则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相关的社会联系来生成社会网络。网络上的个体可以在二维空间中移动,生成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网络具有动态特性。文化特征在网络上的交互学习规则与文献[11]模型相同。研究区域民族文化的同化、分离和融合问题,显然需要构建合理的社会网络,这样的社会网络能够将民族生存的地理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网络相结合,以反映三者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文献[15]将元胞自动机和社会网络相结合来解决网络的时空结合问题,给予了笔者有益的启示。文献[13-14]的研究则表明需要根据问题研究的需要来设计具有合理拓扑结构的文化传播网络。

(1)

(2)

其中,p表示各语言状态类型间迁移概率大小,sA和sB表示语言A和语言B的社会地位且sA+sB=1。文献[17]基于Castelló相似的原理构建了双语竞争网络模型,利用语言地位作为政策调控参数,分析了全连接网络和局域世界网络上的语言竞争和政策调控的动态特性。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系统不能稳定在语言共存状态,通过政策调控可以让系统处于语言共存状态,不同网络结构的调控性能不一样。这两种模型相较于文献[11]模型的节点间学习机制,除了相邻的相似文化特征比例影响因素以外还增加了语言(文化)地位的影响,而且从文化特征A同化为文化特征B,需要经过融合状态AB,具有表征文文化融合类型的能力。而文献[11]模型及其改进模型不能合理表征文化融合状态。文献[16-17]的模型的社会网络模型不能很好地与物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结合。文化往往兼具有族群属性和地域属性,但文献[16-17]的模型没有刻画。文献[17]针对国家地理边界文化安全问题推广了文献[16]模型到两个区域间的文化版图演化问题,引入了文化抗消解惯性因子(即文化开放包容度度)等反映影响文化交流演化的模型因子,使相邻节点间的学习机制更加合理。但模型中的社会网络为元胞自动机构成的规则二维网格网络,不能反映实际社会网络的结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表明,文化融合态个体在系统中对单文化个体的吸引力和凝集力是文化融合发展的关键。而文献[8]针对语言演化动力学的研究表明,融合态AB个体对个体A或者B状态转移的影响力因素对文化传播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有重要影响。文献[7,16]的模型中由于没有合理考虑AB双文化个体对A/B单文化个体向双文化迁移的影响,双文化个体对文化凝聚力作用无法体现,因此在刻画文化演化的复杂性方面不能满足计算实验的要求。所以,构建具有物理、文化和社会网络耦合的时空网络模型,制定能够描述文化同化、对立和融合机制的文化传播学习机制,是研究民族文化传播演化的关键。

2 文化版图演化计算框架

文化版图演化计算框架如图1所示。开始时2个不同民族的地理空间GA、GB分别与文化空间CA、CB重合,地理空间不会演化,文化版图则会超越地域版图演化。处于不同地域空间的个体通过社会圈子网络连接成社会网络,在两个地理版图的交界处,不同文化认同的个体在社会网络上相互连接,相互影响,文化认同感会产生改变,例如产生认同2种文化的个体AB,逐渐演化为融合文化区域CAB。随着两个地理空间之间的人员交流的发生,在不同地理空间内部也会发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进而引起个体文化认同感的改变。

图1 地理、文化和社会空间交互的计算框架

Agent文化认同的改变受与其连接的其他个体文化属性的影响,从而使Agent的文化认同感按着一定的概率发生迁移。因此,本文利用复杂空间网络来描述社会网络,网络中的节点用具有自主行为的微观Agent个体建模,并且具有地理位置和文化属性,可以把影响文化认同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统一在复杂Agent网络计算实验模型中来研究文化同化、分离和融合问题。假设系统中有两种文化A和B,则个体的文化认同可能为A、B或融合态AB,其文化版图演化计算框架具有以下特点:

1)不同群体的文化认同天然具有地域性,表现为民族地域版图和文化版图。以GA、GB表示两个民族聚居的地域版图,文化版图则会超越地域版图演化,以CA、CB和CAB表示A、B和融合态AB文化区域。两个族群聚居于不同地理空间,作为一个社会系统,通过社会网络连接在一起,网络中Agent的文化认同感受内外因素影响可能发生改变。改变的路径从认同A文化到认同B文化或相反,中间需要经过认同两种文化的AB融合态,不会发生A与B间的直接迁移。网络中聚集的文化类型群体形成文化版图CA、CB和CAB。

2)网络中Agent个体文化认同感的演变,取决于该Agent对其他文化的开放包容态度、自身文化地位和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性等内在因素,同时受所处区域社会网络中与其连接的其他Agent的文化地位、文化认同属性等外部因素对它的综合性影响。文化地位低的个体容易受文化地位高的个体影响,同一个体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地位不同,通常个体在自己的文化区域内地位更高;文化包容度高的个体对其他文化越开放,越容易接受其他文化;文化自觉性高的个体对自己的文化越自信,越容易传承自己的文化。个体文化认同感改变同时受网络中与自己连接的单文化个体和双文化个体的影响。

3)人口的流动导致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化,引起Agent个体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而导致个体文化认同的改变,最终影响文化版图演化态势。两个族群因为地理上的毗邻和区域间的流动产生接触从而引起文化的传播和演化。文化版图边界处Agent社会接触的复杂性决定了边界处的Agent比处于文化版图腹地的Agent更易发生文化认同感的变化。

4)文化认同感的演化路线有3条:首先是征服淘汰路线,即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另外的文化;其次是共生趋同路线,在文化版图边界和腹地同时认同两种文化成为一种相对的恒态,即产生了文化融合;第三是排斥对立路线,即在不同文化版图的边界及腹地,很难出现同时认同两种文化的暂态和稳态,而是彼此相互独立、对峙,保持一种自我发展的状态,即形成了文化分离。

3 文化版图演化复杂Agent网络模型

文化传播网络属于一种典型的动态社会网络。个人网络(又称自我中心网络)表现了个人和其他人(如朋友、家人、熟人、同事等)的关系,社会网络是个人网络的聚集体。社会网络不同于其他网络的一个特点是其网络大小的异质性,即少数个体的个人网络较大,连接数较多,而多数个体的个人网络较小,连接数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中个体的度分布表现出长尾性。另外,因为社会网络的维持是有代价的,所以个人网络的大小是有限的。同时,社会网络中节点的度具有同类匹配特性,度大的个体趋向于连接度大的个体,可解释为现实社会中爱社交的人喜欢和爱社交的人交往。总之,社会网络具有如下特点:1)个体网络具有高聚类系数、规模有限有差异,而且随时间变化;2)整体网络具有密度低、度度相关、社群结构和路径长度短等特点。文献[18]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社会圈子网络理论,用于构建具有上述多种实际社会网络参数特征又能赋予网络动态特性的网络生成方法。该理论可以灵活描述大规模社会网络时空耦合演化的机理,为研究文化版图演化提供技术基础。

3.1 文化传播社会网络构建

社会空间和社会距离是社会网络模型的的思想基础,社会圈子网络是显示人在社会中分布和关联的一张社会地图,用个体在二维空间中的位置和社会圈子的范围来代表其社会位置和联系,个体之间距离的远近表示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亲疏。赋予每个Agent一个二维坐标表示其社会位置,社会圈子表示其联系范围,用社会半径的大小表征社会圈子范围。在创建社会网络时要求Agent双方都认识对方才为两者建立网络连接,单向认识不能创建联系。如图2(a)所示,虽然Agenti认识Agentj,即Agentj的位置在Agenti的社会圈子范围内,但是Agenti却不在Agentj的社会圈子范围内,因此,这两个节点Agent之间不能建立网络边。而如图2(b)所示,Agenti和Agentj因为同时处在对方的社会圈子里,所以相互认识,节点间需要构建边来表示连接关系。总之,当两个节点在二维空间中的距离Q小于等于两者中社会半径较小的r时,个体间建立连接网络边来表示社会联系。因此,图2(a)中Q>r节点间不生成连接关系,而图2(b)中Q

图2 社会圈子中的联系情况

考虑不同群体个体的文化认同天然具有地域性,表现为民族地域版图和文化版图,以GA、GB表示两个民族聚居的地域版图,文化版图则会超越地域版图演化,以CA、CB和CAB表示A、B和AB文化区域。为体现不同文化的版图演化过程,在250×250二维网络上将初始总人口1 000人随机分布在2个区域,开始两个民族的文化版图与地域版图一致,人口和地域分别占总体的50%,个体的社会半径设为3种类型,分别为10、20和30。依据上述社会圈子网络理论构建的文化演化社会网络如图3(a)所示。其中,左半部分代表地理区域GA,右半部分代表地理区域GB。节点Agent的民族属性值为1代表个体为NA民族,节点民族属性值为2代表个体为NB民族,民族属性值不能改变。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个体间有联系。节点的形状为圆形表示个体认同A文化,节点的形状为方形表示个体认同B文化,节点的形状为人形表示个体认同AB双文化。

实际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具有泊松度分布、高聚类系数以及度度相关等主要特征。从图3(b)可以看出,不同半径的Agent的度分布均符合泊松分布,表明社会网络中大多数人的联系范围较小而少部分却有较大的联系范围;从图3(c)可以看出,社会圈子网络中节点的聚类系数在0.2到0.9之间,平均0.46,绝大部分大部分个体的聚类系数约为0.54,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的连接关系满足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这一社会网络现实;生成的社会圈子网络度分布的皮尔逊相关性系数为0.37,表明网络的度分布正相关,具有现实社会网络同类相聚的特性。这些网络机构参数都表明构建的网络结构与现实社会网络结构相近。

社会圈子网络还可以实现网络的动态特性,通过引入短距离移动(日常流动移动)和长距离移动(跨地域安家、族际通婚等)来模拟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会引起社会网络结构的变化。人口流动到新的位置后,要重新按社会圈子网络方法构建社会网络,人口如果短距离流动(规定短距离移动为个体在一个时间步长内移动一个单位长度的距离),那么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个体网络以及整体网络结构。如图4(a)所示,当Agentj移动到A,Agentj处于Agenti的圈子之外,两者的连接要断开,个体网络结构改变;而当Agentj移动到B,由于仍在Agenti的联系范围内,因此Agentj的移动不改变Agenti个体网络结构。规定长距离移动代表个体在一个时间步长内移动大于自身社会半径的距离,移动距离长,因此,个体网络以及整体网络结构都将发生改变。在图4(b)中,Agenti从A移动到B,移动距离L超过自身社会半径r,Agenti与Agentj的连接就要断开,所以,Agenti的个体以及整体网络结构均改变。在图4(c)中,Agenti/Agentj从一个地域长距离移动到另一个地域,是远距离移动的主要方式,移动距离超过自身社会半径,所以Agenti/Agentj的个体以及整体网络结构改变。

图4 人口流动对个体网络以及整体网络的影响

3.2 文化认同个体Agent建模

3.2.1 Agent属性

利用社会圈子网络生成文化传播网络,Agent作为文化传播社会网络中的个体,需要赋予与文化认同演化相关的属性,包括全局层级和个体层级属性,全局层级属性属于所有个体,个体层级属性与个体相关,这些属性包含了文化认同演化计算实验需要考虑的因素。Agent的主要属性及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Agent的主要属性及描述

1)全局层级属性

2)个体层级属性

民族、地域和文化表示个体所属民族、所处区域和文化认同类型,社会圈子半径含义如同前述。处于同一系统的文化个体具有不同的开放包容度,文化开放包容度高的个体更容易向其他类型文化的个体学习,相反文化态度保守的个体容易产生排斥其他文化的行为,其表征参数为个体的文化开放包容度因子AttitudeFactor{pAcontB,pBcontA},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示对其他文化的开放包容态度越高;处于同一系统的文化个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自觉性,文化自觉性高的个体高度认同自己的文化价值,学习其他文化的同时能稳定传承自己的文化,而文化自觉性低的个体,自我文化价值认同度低,学习其他文化的同时容易遗失自我文化,其表征参数为个体的融合态不稳定度因子AttitudeFactAB{pABtranA,pABtranB},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示文化融合态越不稳定;处于同一系统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移动移居流动性行为和心理特征,高流动性的个体倾向于更快改变个体及整体网络结构,提高了发生文化认同感迁移的机率,加快了文化传播过程及速度,其表征参数为个体的安土重迁心理因子movement{dailymove,immigration},取数值范围[0,1],值越大表示越容易发生移动或移居行为。

3.2.2 Agent文化认同演化规则

处于不同地域空间的个体通过社会圈子连接成社会网络,个体文化认同感通过社会网络进行演化。综合文献[11,16-17]模型中Agent之间文化认同感交互学习规则,本文构建改进的文化认同感学习模型,模型中综合考虑了以下影响因素:1)不同文化类型密度的影响,文化类型包括A、B和AB 3种类型,AB为文化融合态;2)文化开放包容度和文化地位的影响;3)文化自主性(双文化稳定性)和双文化影响力因素,强调了双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对文化融合的影响;4)分区域设计文化认同感迁移概率计算公式。由于Agent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同地域属于不同民族聚集区。不同地域2种不同文化的文化地位不同,因此,需要分地域设计文化认同感迁移公式。本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构建动态社会网络文化融合版图演化计算实验模型,以使其更能表现现实文化的丰富演化态势。

模型开始时两个不同民族的地理空间GA、GB分别与文化空间CA、CB重合,地理空间不会演化,文化版图则会超越地域版图演化。处于不同地域空间的个体通过社会圈子网络连接成社会网络,在两个地理版图的交界处,不同文化认同的个体在社会网络上相互连接、相互影响,文化认同感会产生改变,例如产生认同两种文化的个体AB,逐渐演化为融合文化区域CAB。随着两个地理空间之间的人员交流的发生,在不同地理空间内部也会发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进而引起个体文化认同感的改变。处在不同区域的Agent文化认同的改变受与其连接的其他个体文化属性的影响,从而使Agent的文化认同感按着一定的概率发生迁移,如图5所示。个体Agent的文化认同感可能的演化路径如图6所示。如果Agent目前的文化认同感为A,则受与其连接的网络上其他文化认同感为B或者AB个体Agent的影响,其文化认同感以pA→AB的概率迁移为AB,以1-pA→AB的概率保持A文化状态不变;如果Agent目前的文化认同感为AB,则受与其连接的网络上其他文化认同感为A的个体Agent的影响,其文化认同感以pAB→A的概率迁移为A,也有可能受与其连接的网络上其他文化认同感为B的个体Agent的影响,其文化认同感以PAB→B的概率迁移为B,或者以1-pAB→A-pAB→B维持AB状态。对于目前的文化认同感为B或AB的个体Agent演化路径的机理同前。

图5 一个Agent的社会圈子网络

图6 文化认同感演化路径

社会网络中Agent认同感的迁移计算需要分区域进行。在每一次迭代中对所有的Agent进行一次遍历,对任意选取的社会网络中的个体Agent,先判断自己所处的地域版图,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迁移概率计算公式,按图6的演化路径进行认同感的迁移。

区域GA中Agent的文化认同感的迁移概率计算公式如下:

(3)

(4)

(5)

(6)

区域GB中Agent的文化认同感的迁移概率计算公式如下:

(7)

(8)

(9)

(10)

4 文化演化现象计算实验

在文化演化现象计算实验过程中,首先进行仿真全局变量以及Agent属性的初始化,然后建立社会圈子网络,最后开始仿真模拟。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创建Agent并赋予Agent属性。创建nA、nB个Agent随机分布在250×250的二维空间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根据每个Agent所处空间位置,赋予地域属性,民族属性和初始文化属性。设置全局变量文化地位sA、sB和双文化影响力因子k、l给所有Agent,根据Agent所处地域和文化类型设定区域文化地位。设置小、中和大3种社会半径的人口比例,并根据比例随机分配给每个Agent相应社会半径。根据Agent的文化类型设定其文化包容度因子、文化自主性因子和安土重迁心里因子。

步骤2生成社会网络。Agent根据自身拥有的社会半径属性,利用社会圈子原理建立社会网络,如图3(a)所示。

步骤3Agent文化接触交流。被选中的Agent先判断自己所处的地域版图,然后根据其社会圈子内不同文化类型者数量及个人文化属性特征选取所在区域的迁移概率计算公式(式(3)~式(6)或式(7)~式(10))计算出文化认同感迁移概率,然后依其概率按迁移路径进行认同感的迁移。

步骤4人口流动与网络更新。Agent根据自身移动属性“安土重迁心理因子”进行短距离移动和长距离移居。Agent移动后,再利用社会圈子原理更新社会网络。

步骤5数据统计。根据Agent不同属性值统计相关数据。

步骤6网络的动态更新。随着时间更新,重复执行步骤3~步骤6。

5 文化版图计算实验

模型以NetLogo[19]为平台,其中主要参数与初始值如表2所示。仿真实验所有结果均是在相同模型参数条件下重复30次仿真实验取平均值得到的结果。

表2 模型主要参数与初始值

模型参数分为2类:一类为在所有计算实验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社会环境参数;另一类为为社会文化调控参数。在社会环境参数不变的情形下,观察社会文化调控参数改变对文化版图演化的影响。人口(nA,nB)、文化地位(sA,sB)和区域内人口流动参数(dailymove)为社会环境参数。可变的文化调控参数用于对文化传播态势和版图演化进行调控,包括4类:1)一种文化群体对另一种文化的开放包容度因子,pAcontB、pBcontA分别表示A(B)文化群体对B(A)文化的文化包容度,代表一种文化群体对学习另一种文化的积极性;2)双文化融合态个体对单文化个体向双文化类型演化的影响力,k、l分别代表AB双文化者对A、B单文化个体文化认同感改变的影响程度;3)文化自主性因子(文化融合态不稳定度因子),pABtranA、pABtranB分别代表AB双文化个体放弃文化B(A)成为单文化A(B)的概率;4)民族成员的安土重迁心理特征因子,immigrationB、immigrationA分别代表B(A)文化民族成员的跨区域移居率。

开放包容度因子可以调控系统一种文化学习另一种文化的概率,可以调控系统中单文化向双文化个体转变的速度。双文化的影响力,可以进一步提高文化凝聚力,使文化加速向文化融合态发展。文化自主性因子可以调控双文化个体放弃自己的文化演化为另一类单文化的速度,文化自主性强的个体能够稳定保持文化融合状态,自主性弱的个体容易发生放弃自己的母文化。安土重迁因子可以调控不同文化民族成员的跨区域迁移的规模。

5.1 文化同化

当前,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卷入全球化浪潮之中,民族或社群间的交往范围空前拓展,交往频率空前提高。这种频繁互动与交往一方面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群间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使文化被同化的趋势进一步加深,文化多样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民族文化大部分处在被强势文化同化的背景下,这个时候弱势文化的文化地位整体上较强势文化低;强势文化个体文化自主性高,更能保留自己的文化,而弱势文化个体文化自主性弱,容易失去自己的文化。参照文献[7]文化同化背景下的参数设置,本实验的初始参数设置见表2。

第2类为文化同化背景下的调控参数,参考文献[7]设置如下:1)弱势文化成员对外文化的开放包容态度pAcontB=0.6要高于强势文化民族成员pBcontA=0.3,也就是弱势文化成员更容易向强势文化学习;2)双文化者对弱势文化成员的吸引力因子k=0.5大于对强势文化民族成员的吸引力因子l=0.3,在整个群体中,双文化个体对弱势文化个体学习强势文化的影响力,比强势文化个体学习弱势文化影响力大;3)强势文化个体文化自觉性高,即双文化不稳定度低pABtranA=0.3,强势文化个体成为融合态双文化个体后,不容易放弃自己的文化而被同化为弱势文化个体;相反地,弱势文化个体文化自觉性低,即双文化不稳定度高pABtranB=0.6,弱势文化个体成为融合态双文化个体后,不易放弃自己的文化而被同化为强势文化个体;4)强势文化民族成员的安土重迁心理特征因子immigrationB=0.03比弱势文化民族成员immigrationA=0.15小得多,人口迁移主要方向为弱势文化区域向强势文化区域的流动。在此情形下,受实际社会主流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及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大部分情况下弱势文化都存在被同化的命运。该初始参数条件下的文化版图演化过程如图7所示。

图7 文化同化版图演化

与初始文化版图相比,随着时间推移,GA弱势文化A逐渐被强势文化B侵蚀同化直至形成统一的全区域B强势文化版图,中间产生的双文化中间带不能稳定存在,只有在两种文化接触的交界有一线存在。图8给出了图7所示版图的人群演化细节。

图8 文化同化演化趋势

从图8(a)可以看出,由于移居率immigrationA>immigrationB,因此区域GA人口逐渐下降,同时区域GB人口则逐渐上升,该结果刻画了受经济、文化和社会发达的优势区域能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及更多发展机遇的吸引,导致弱势区域人群安土重迁心理有所减弱而远离故土流动的社会现实。从图8(b)可以看出,弱势区域GA中文化A人群持续下降,很快转换为融合态AB,但AB人群比例一直较低,直至最后消失,因为AB个体很快转变为B文化个体,所以B文化个体持续增加,直至最后只有B文化个体。根据初始设置,A文化为弱势文化,且其个体开放包容度高于B文化个体,即pAcontB>pBcontA,所以相比B文化个体,A文化个体更容易与B文化结合,生成AB融合态文化,再加上双文化个体对弱势文化个体的吸引力大于对强势文化个体的吸引力,即k>l,因此进一步加速了A文化个体认同双文化。但由于A个体的文化自主性低,导致文化融合态不稳定度pABtranB较高,其保持本土文化的自觉性低,进而致使双文化态不能稳定维持,放弃本来文化,向只认同强势B文化的方向转变,失去了双文化对强弱两方文化间的沟通了解与联系纽带作用。图8(c)从强势文化区域GB的角度反映了与GA区域相反的演化状况,该区域B文化个体基本没有双文化个体产生,更没有个体被同化为A个体。图8(d)则从整体上反映了A文化不断被B同化,不能稳定形成文化融合带的社会现实。

总之,强势文化区域有较强的吸引力,所有A文化认同者全部被同化,基本丧失了自己原有的语言、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完全转变为B强势文化的拥护者,文化多样性消失,这与文献[7]在文化侵蚀的社会背景下的实验结果相近。说明本土文化地位、族群成员的文化开放包容态度是决定文化是否被侵蚀同化的决定因素,而双文化融合态不稳定度及双文化吸引力则影响着中间暂态双文化比例的大小及存在时间,刻画了自然社会环境下不同文化交界处双文化者易转向认同强势文化及强势文化人群的自我优越感强,造成其文化开放包容的态度差、受周围双文化者影响小,致使双文化中间带消失,丧失了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桥梁的实际情况。

5.2 文化分离

文化分离现象的出现一般是由于频繁的社会互动与交往的过程中,出于保护本文化群体的文化特征及自身利益,一些弱势文化群体成员的文化意识强化、不平等感增加及认同排异性趋重,形成文化开放包容度降低、安土重迁心理加强的心理性因素。从文化同化版图态势演化为文化分离版图态势,在前者参数设置基础上降低弱势文化个体的开放包容度和提高弱势文化个体安土重迁因子,其他参数不变。此时,弱势文化个体倾向于保守,其开放包容度降低;安土重迁心里强,不愿意流动。文化分离背景下调控参数设置如下:

1)弱势文化成员对外文化的开放包容态度由pAcontB=0.6调整为pAcontB=0.3,与强势文化民族成员对外文化的开放包容度相同pBcontA=0.3,即两者都不容易向其他文化学习,通过学习其他文化成为融合态双文化个体的概率较低

2)强势文化民族成员的安土重迁心理特征因子immigrationB=0.03保持不变。弱势文化民族成员安土重迁心理特征因子由immigrationA=0.15调整为mmigrationA=0.03,说明弱势文化个体由于文化保守,向强势文化区域流动的愿望降低,区域间人口流动较少。

上述实验参数条件下的文化版图演化过程如图9所示。

图9 文化分离版图演化

与初始文化版图相比,随着时间推移,弱势文化区域GA和强势文化区域GB的文化版图CA、CB基本保持不变,独立存在,没有形成明显的文化融合带CAB,只有在两者接触的边界产生少量的双文化者AB。

图10给出了图9所示版图的人群演化细节。尽管移居率immigrationA>immigrationB,但是由于两者的安土重迁心理较重,对迁移到对方区域的远距离流动愿望较低,图10(a)中区域GA人口缓慢下降,区域GB人口则缓慢上升,表明两个区域间只有少量的人员流动,互动交流少,不利于相互了解。从图10(b)可以看出,弱势区域GA中文化A人群只有少量下降,下降的少量A文化个体转化为融合态AB,并很快维持不变,直至最后也无增加趋势。根据初始设置,在两种文化的接触区,A文化为弱势文化,B文化为强势文化,B文化对A文化的吸引力大,但是A文化的文化开放包容度过低,融合B文化的主观愿意过低,最终只有少量的文化融合态AB个体生成,加上融合态不稳定度较高,只有极少数AB个体留存,且数量基本保持不变,AB双文化对单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作用无法得到发挥,不能在中间地带形成双文化带,阻断了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从图10(c)则可以看出,B文化为强势文化,而且对A的开放包容度也低,A文化很难对B文化个体形成融合力,尽管有少量A文化个体迁移到B区域也很快被同化为B文化个体,所以B区域的A、B或AB 3条曲线基本没有变化。图10(d)则从整体上反映了A文化与B文化相互分离,互不同化,独立存在的事实。

总之,文化开放包容度低,安土重迁心理重,不利于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形不成有利凝聚两种文化的文化融合带,两种文化处于分离对立和相互排斥状态,虽文化多样性得以保存,但由于无法对其他文化形成有效的学习、借鉴和互补,文化处于封闭状态,不利于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和创新提高。文献[7]从区域文化安全的角度认为,弱势文化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文化地位和文化的抗侵蚀性(即降低本文中的文化开放包容度)来实现自己被侵蚀的文化版图的恢复。但是从民族文化融合研究的角度看,两种文化地位的强弱关系是历史和现实的总和,笔者认为现实中很难通过政策调控改变。一个民族文化只能通过与其他文化融合来发展自己,而不是封闭保护,所以文献[7]给出的文化保护方案,不适合民族文化保护的现实,需要另辟蹊径。

5.3 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现象的出现一般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伴随着各文化间的双向交流,因而一种文化中较多地融入他种文化的成分,甚至与他种文化结合形成一种新型文化。文化融合与文化同化不同的是:文化融合是各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各种文化有所保留,有所扬弃,而文化同化则是一种文化完全让位于另一种文化,以一方吃掉另一方的方式解决文化间的冲突[20]。文化间联系的实际情况复杂多样,由于文化相似度、文化成员间关系及社会历史环境的差异,致使融合深度及层次的不同,进而会形成大致两大类融合状态,因此一方面为模拟仿真文化融合现象的3种不同状态,验证模型具有更全面的仿真能力及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为验证及体现模型重要参数的作用及调节能力,根据前两小节的实验结果和设计模型时的考虑及模型运行经验,在初始参数条件基础上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模拟不同情形下系统文化版图演化趋势。

5.3.1 单向融合状态

从文化同化版图态势演化为文化单向融合版图态势,在前者参数设置基础上降低弱势文化者对强势文化的开放包容度,提高弱势文化的自主性,即降低双文化融合态不稳定度,提高其稳定度。此时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不是盲从,保持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文化,双文化融合态个体比较稳固。保持文化自主性较高的情形下,如果改变弱势文化者的开放包容度,能够体现出弱势文化群的不同融合深度。这里设置两种弱势文化开放包容度参数进行对比实验,其他参数同文化同化实验条件。

文化单向融合实验1背景下调控参数设置如下:1)弱势文化成员对外文化的开放包容态度由pAcontB=0.6调整为pAcontB=0.3,与强势文化民族成员对外文化的开放包容度pBcontA=0.3相同,即两者均有一定积极性向其他文化学习,但减少了盲目性,学习其他文化成为融合态双文化个体的概率有所降低;2)提高弱势文化的自主性,降低文化融合态不稳定度,pABtranB由0.6降为0.2,即弱势文化个体通过学习成为融合态双文化个体,能够稳定保持融合态,有利于文化融合版图的扩大。该实验参数条件下的文化版图演化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单向文化融合状态1版图演化

与初始文化版图相比,随着时间推移,GA弱势文化区域中,CA文化版图缓慢收缩,文化融合带CAB版图稳定形成并逐渐增大,有部分个体被完全同化形成CB区域,而GB强势文化区域中则依然保持全区域的CB文化版图。

图12给出了图11所示版图的人群演化细节。开放包容度太高,本民族文化容易被强势文化同化,太低又走入了封闭、分离和对立的老路,合理的开放包容度有利于文化融合发展。

图12 单向文化融合状态1演化趋势

如图12(a)所示,相比同化路线的初始条件下,弱势文化区域GA文化主体需要降低开放包容度(pAcontB减小),进而让弱势文化A转变为融合文化AB的速度有一定程度的减缓,同时提高融合文化的稳定度(pABtranB减小),使AB融合文化人群比例逐渐累积,甚至超过了该区域剩余的A文化人群比例。由于AB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度,AB文化人群有少量人群被同化为强势B文化,但是只保持较低比例。GA区域最后演化为具有一定比例的单文化A人群,又有较大比例的AB文化人群,同时有较低比例的人群被同化为B文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图12(b)所示,B为强势文化,文化自觉性高,不容易认同其他弱势文化,只在两种文化接触区域有少量稳定的双文化融合个体。图12(c)则从整体上反映了A文化与B文化既有融合,又有分离存在的融合状态现状。

总之,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性,使弱势文化主体提高文化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学习其他文化的主动性,即使在比较偏远落后的区域也能主动融合强势文化,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单向融合实验条件2参数如下:在实验条件1的基础上A文化个体的开放包容度pAcontB由0.3提高到0.34,其他参数不变。所以,在该条件下,弱势文化转化为双文化的速度提高,双文化保持稳定性能力不变,有利于双文化融合态版图的累积。该实验参数条件下的文化版图演化过程如图13所示。

图13 单向文化融合状态2版图演化

与初始文化版图相比,随着时间推移,GA区域中A弱势文化版图CA逐渐收缩瓦解直至形成整片单一区域双文化带CAB,GB区域中B强势文化版图基本无扩张,保持CB单文化区域。

图14给出了图13所示版图的人群演化细节。相比图12(a),因为A文化个体的开放包容度有了一定提高,且转化后的文化融合稳定度保持较高水平,其他条件不变,所以图14(a)的GA区域中A文化转化为AB双文化的比例增加,A文化减少的速度及AB融合文化增加的速度提高,但是融合态进一步转化为B文化的比例仍然很低。因此,最终该区域几乎全部成为AB融合文化,并且能保持。全民对学习强势文化持开放态度,同时保持较高文化自觉性,不放弃自我文化,通过学习他者文化提高自我文化适应能力,是保护弱势文化的可行之路。图14(b)与图12(b)一致,仍然表明强势文化B自觉性高,不易认同其他弱势文化。图14(c)则从整体上反映了弱势文化最终全部演化为AB双文化,而强势文化区域仍然保持B单文化,基本不参与学习其他文化的现状。

图14 单向文化融合状态2演化趋势

总之,保持一定的文化开放包容度及较强的文化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具备较大的学习积极性,即使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可以通过全民学习强势文化来提高本民族文化的适应性,促进文化发展。

5.3.2 双向融合状态

从文化同化版图态势演化为文化双向向融合版图态势,在前者参数设置基础上调整以下三方面参数:

1)降低弱势文化个体的开放包容度,适当提高强势文化的开放包容度。这样,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个体都有一定的积极性向对方学习文化,而不仅仅强调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学习。A文化个体的开放包容度pAcontB由初始0.6降为0.31,B文化个体的开放包容度pBcontA由初始0.3升为0.51。

2)提高两种文化的文化自主性,降低文化融合态不稳定度。这样,双方单文化个体有较高的概率通过学习成为双文化个体,同时能够稳定保持融合态,有利于双向积累文化融合态集体。文化融合态不稳定度由初始的pABtranA=0.3、pABtranB=0.6分别调整为pABtranA=pABtranB=0.2。

3)为模拟仿真同一系统中文化多样性既能得到保存又能共同发展繁荣的文化融合状态,以及体现模型双文化个体对文化认同演化影响的重要性,研究调节双文化影响力因子k、l参数对文化版图演化的作用。这里在前面参数条件下,进行了一组k、l参数对比实验。由图15仿真实验结果可知,k=0.5,l=0.3;由图16仿真实验结果可知,k=0.53,l=0.38,提高了k、l参数的值,即增加了双文化个体对单文化个体向双文化转变的影响力,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双文化个体的规模。

图15 双向文化融合版图演化

与初始文化版图相比,随着时间推移,以地理/初始文化版图分界线为中心双文化向两侧缓慢渗透传播,最终形成中间为双文化带CAB,其两侧各为CA、CB单文化的版图局面。这意味着,A、B文化者均有部分成员同时认同A、B两种文化,且呈从分界线往腹地扩散的趋势,A、B文化认同者均增多,文化多样性得到保持,中间双文化联系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强弱势两文化共同发展繁荣。与图15文化版图相比,图16中间双文化带CAB显然更宽,其联系力与凝聚力更强,文化系统更稳定。这意味着,提高文化自觉性(降低双文化的不稳定度pABtranA、pABtranB),提高双文化者对单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k、l)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深度与广度。

图16 双向文化融合版图演化(提升k、l)

图17给出了图15、图16所示版图的人群演化细节。从图17中的3条实线来看,A个体文化包容度在合理期间,提高强势B文化的文化包容度,区域GB中也出现了认同2种文化的AB个体,2种文化都实现了向对方传播,都实现了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是因为A文化个体的开放包容度pAcontB的降低提高了其本土文化保持的可能性,B文化个体的开放包容度pBcontA的升高降低了其认同A文化的难度,双文化者的融合态不稳定度pABtranA、pABtranB的降低增加了其保持各自的本土文化自觉性,提高了双文化融合态的稳定性。从图17中的3条虚线来看,提高双文化影响力因子k、l的值就是提高双文化者对带动单文化者向文化融合态演变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文化融合带的扩大,发挥了双文化者的文化优势和凝聚力。

文献[7]认为两种文化走融合发展路线,需要两种文化的文化地位和文化自主性等主要因素要相近,同时要有较高的双融合态稳定度(即文献中的双文化保持惯性能力)。所以,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条件极为苛刻。而本文改进的方法则认为弱势文化的保护可以在更广范围内开展,即使强弱对比显著的两种文化也可以融合发展。在合理的文化包容度条件下,双文化影响力因子k、l与融合态不稳定度因子pABtranA、pABtranB的合理结合能引导强弱两种文化系统向稳定的深层次融合态演化。所以三因素协同作用致使两文化相互认同、共同发展,文化多样性通过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互利共生达到共存。

图17 双向文化融合演化趋势

6 结束语

本文构建了一个接近实际的文化演化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体现文化网络演化的动态特性,网络中Agent的文化传播综合考虑了个体的文化开放包容度、文化地位、双文化融合态稳定度和双文化对单文化的吸引力等因素的影响,描述了统一系统中不同文化主体排斥、融合等对立统一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正确、全面地模拟文化同化、文化对立和不同文化融合深度等文化版图演化现象,为深入研究文化演化规律及政策调控机制提供虚拟实验计算平台。模型显示,两种文化处于同一系统,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全球化条件下,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人们对强势文化有较高的开放包容度,强势文化有较高地位处于竞争优势,这些现实的文化环境很难通过政策进行调控。如果不寻求两种文化合作的渠道,弱势文化将面临消失,而采用降低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开放包容度,通过排斥和对立来保护文化多样性,显然不是良策。另一方面模型提示双文化融合态的稳定度和凝聚力是驱动系统向文化共存演化的重要力量。所以,提高弱势区域主体的文化自觉,进而提高文化融合态的稳定度,充分发挥文化融合者能沟通左右的优势,培育和厚植融合文化的凝聚力,提高影响力,可以达到不同文化互利共生的状态。

猜你喜欢

版图弱势认同感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将弱势变为优势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助“绿”中国版图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金旅“新”版图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视野与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