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冬奥背景下京北地区绿色发展战略研究初探

2019-01-02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经济

周 斌

(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2.当代绿色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006)

发展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带来了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人类对以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的的发展模式产生了质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绿色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普及和完善。本文研究的京北地区,覆盖北京之北的昌平、延庆、怀柔和密云四区,承担着北京城市的生态涵养功能,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如何通过建立制度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不仅是北京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和必然需要,也将对全国绿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绿色发展理论与方法,结合分析京北地区绿色发展特征,以及借势2022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京北地区绿色发展的框架、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

1 绿色发展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绿色发展由可持续发展衍生而来,与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等密切相关。2008年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议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2012年,“里约+20”大会将绿色发展确定为主题。绿色发展迅速兴起,逐渐成为国际组织探讨的热点。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模式,建立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1]。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三是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可见,绿色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重点强调系统的全面公平和谐可持续发展。

1.2 绿色发展国际经验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开始关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式“绿色经济”,在此背景下,“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会议以及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提出了“绿色增长”的概念[2,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出了“绿色发展倡议”和“绿色新政”的动员,强调“绿色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呼吁各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绿色发展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最终形成了英国、德国、法国首推绿色发展,美国、日本、韩国发展绿色新政,并努力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增长的引擎的新格局[4]。

各国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侧重点不同[1,5],具体见表1。

1.3 绿色发展的经验借鉴

绿色发展的思想从国外兴起,并逐渐被中国所吸收运用,中国通过借鉴国外绿色发展的经验来指导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具体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重视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明确政府的管理职能,完善政府机制体制,鼓励扶持节能减排产业的发展,保障绿色经济的稳健发展,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二是建立生态资源市场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构建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碳税和碳标签、绿色标准等,加强对绿色产业发展引导,推动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重塑国家经济。三是强调科技创新在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努力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增强绿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产业创新等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国家的转型升级。四是加强绿色观点在绿色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深入开展绿色节能行动,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立法宣传,使绿色产品的社会效应深入人心,促进社会生活的绿色化。

2 京北地区绿色发展特征分析

2.1 京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2.1.1 经济发展总量

京北地区幅员面积7 697.8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314万,户籍人口159.2万,地区生产总值为1 225.5亿元,同比2014年的1 142.3亿元增长了7.2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京北四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昌平区657.3亿元>怀柔区234.2亿元>密云区226.7亿元>延庆区107.3亿元。生态涵养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的生产总值远低于城市发展新区昌平区,特别是延庆区,经济总量最低,但同比2014年,京北四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京北地区特别是延庆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但经济发展速度良好。

2.1.2 经济结构分析

(1)产业结构优化加快

2015年,京北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 225.5亿元,处于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化增长模式的转变中,且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第三产业已经占到经济总量的90%以上,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在“三、二、一”的格局上,呈现工业化后期的特征(表2)。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京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异军突起,工业总产值迅速提升,工业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同时带动第三产业,如现代服务业、绿色产业、高新产业等逐渐兴起。特别是昌平区和延庆区,国民生产总值以第三产业为主,分别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62%和66%。

表1 各国的绿色发展战略措施

表2 京北四区经济的基本概况(2015年) 单位:亿元

根据钱纳里模型,人均国民收入大约10 810元时,第一产业低于10%,第二产业小于第三产业。怀柔区和密云区的第二、三产业基本均衡,不符合模型中的产业结构规律,说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建筑业房地产业最为突出

京北地区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房地产行业、建筑业等进一步发展成支柱产业,除昌平区形成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具有地域特色的第三产业外,其他三区均未形成各自特点的支柱产业,区域竞争力较为薄弱。

2.2 京北地区绿色发展SWOT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京北地区的区位、自然资源、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及人口,社会发展等,对其绿色发展进行SWOT分析,具体如下:

S(Strengths)1.属于生态涵养区,是北京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保护屏障,是城市生态的保护屏障;2.京北地区大自然天赋奇境,周边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北京的后花园、宜居目的地;3.悠久历史,有世界上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都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4.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丰富多彩的特色民族生产、文化、信仰、社交、民居、礼仪、饮食、宗教等人文景观;5.经济发展好,具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基础;6.高校聚集,特别是昌平区,科技支撑力量集中,自主创新能力强W(Weaknesses)1.产业发展空间较小,经济增长速度较缓;2.区域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支撑不够;3.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适应性和竞争力不强;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人力资本匮乏,人均收入增长却依然缓慢,居民增收任重道远;5.绿色观点及绿色意识薄弱;6.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O(Opportunities)1.京津冀协同发展;2.一带一路;3.冬奥会;4.低碳经济、文化产业振兴;5. 城市功能调整的内在需求T(Threats)1.产业与生态涵养区的矛盾,2. 资源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2.3 京北地区绿色发展机遇

“科技奥运”,即以科学精神组织奥运,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以奥运成果惠及社会,实现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发展的目标。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将给京北地区绿色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

首先,冬奥会显然是京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带来的庞大旅游人口数将直接拉动地区的经济收入。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也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的冰雪体育产业和服务业,帮助京北地区平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其次,先进的科技为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提供支撑,还可以带动新能源、IT、通信、互联网等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最后,冬奥会可促进城市的更新发展,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级水平。

3 京北地区绿色发展基本框架

3.1 基本框架

绿色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需要漫长的过程,特别在发展初期,因此发展绿色经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京北地区绿色发展基本框架,见图1。

京北地区绿色发展基本框架设计了“一个目标、三大战略、五项重点任务和五项保障措施”。借助“冬奥+科技”的发展机遇,通过“2+2+1,双建双提一保护”(“白色+绿色”两大产业构建、“城市更新+绿色意识”智慧城市提升和生态屏障保护),落实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三大战略发展,实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和共享绿色经济,最终实现京北地区作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区的绿色跨越式发展。

3.2 发展策略

京北地区应遵循“生态涵养功能区”的总体定位,加快构建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产业支撑体系,特别催生、利用和放大冬奥效应的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三个转变,具体如下:

(1)经济系统:实现从规模扩张到注重质量、成本的转变

结合科技冬奥的契机,着力发展白绿产业,构建互联网新业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白色冰雪产业即冰雪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滑雪装备制造业、滑雪装备研发产业;中游滑雪场所的经营管理业,即为核心产业;下游的滑雪旅游业、体育休闲业、奥运会展服务业等,最终形成冰雪白色产业集群。

绿色产业包括特色农业、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产业;同时应突出抓好产业的拓展与延伸,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基地;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发展“互联网+”为载体,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的互联互融,形成智慧冰雪、智慧文化、智慧物流、智慧能源等新业态。

(2)社会系统:实现不公平到公平的转变

借助科技冬奥机遇,加快国际城市更新,提升全民绿色意识,打造智慧宜居城市。

图1 京北地区绿色发展基本框架

以冬奥会承办和打造奥运旅游城市为引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以构建国际旅游目的地标准严格要求,高站位、高起点谋划,精品化、高标准建设京北地区,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在社会着力构建绿色消费体系。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探索碳税碳标签制度,增强公众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和参与,将京北地区打造成为“宜居后花园、国际性社区、智慧新城市”。

(3)环境系统:实现从生态赤字到生态盈余的转变

落实绿色发展战略,切实保护生态屏障,落实功能分区发展,提升生态涵养功能。

作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区,京北地区的首要任务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涵养功能主要指通过森林、流域等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起到涵养水源、释氧固碳、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生态保障[6];其次,根据资源条件、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因素,将京北地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发展缓冲区、限制发展区和优先发展,按照其生态功能拟定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京北地区生态涵养功能提高,确保北京可持续发展。

4 京北地区绿色发展措施保障

京北地区要实现绿色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和借鉴,需要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因此,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推动绿色发展。

4.1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引导绿色发展

(1)转变政府管理角色,加强政企协同合作关系

明确政府职能,建立政府行为的决策机制、问责机制、执法机制、行政监督管理机制以及监督制衡机制,加强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引导,努力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保障绿色经济的稳健发展,增强绿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2)树立绿色价值观念,推动生产消费行为转型

通过立法建立绿色消费制度。在立法中规定生产者、消费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推动生产和消费行为转型。同时加大对绿色营销的宣传,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中实行绿色教育,形成对消费者有效的绿色消费心理刺激,将绿色产品的社会效应深入人心。

(3)建立激励创新机制,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政府通过鼓励绿色生产、绿色投资和绿色消费,减少政策和市场失灵的负面影响;建立落后产能淘汰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生态环境产权和定价方式改革,构建环境资源市场,建立对资源产权的保护和补偿机制。

4.2 建立国际城市战略,引领绿色发展

城市发展,战略先行。要对国际标准,聘请高资质的规划团队、“智库”,立足于实际,深入调研,高标准、高规格地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和两个五年规划,以及旅游发展、智慧城市、奥运配套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同步进行、相互融合,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衔接、协同高效的规划体系。

4.3 鼓励科学技术创新,支撑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需要新型、跨学科技术的支撑,对“三产”而言,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二是构建绿色工业体系。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基本原则,在绿色创新的战略的引导下,追求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达到经济和环境效率的双赢。三是创建绿色服务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的深度广度升级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4.4 探索人才培养机制,保障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京北地区特别是有着良好高校资源的昌平区,应主动适应绿色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按照京北地区绿色发展战略,明确人才培养类型,科学把握目标定位,全面提升人才的素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做到人才培养的高端化发展,开创人才培养模式。

4.5 营造绿色社会环境,提升绿色发展

京北地区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创新的思路、积极的态度、扎实的措施,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优化投资环境为重点,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科技、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坚持着力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不断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推动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经济
绿色低碳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生态养生”娱晚年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生态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