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

2019-01-02丁秋兰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论文

丁秋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25)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和责任[1-2]。教育事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做好研究生课题研究指导工作、业务工作,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此外,硕士和博士生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工作的主力军,而研究生是否能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与导师的指导和教育密切相关。优秀的科研指导能够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产生良好的科研产出,不仅可以增加科研院所的声誉,反过来会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科研队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笔者总结了十余年作为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经验和体会,认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具备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能力,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提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

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素质

作为研究生导师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夯实广博的专业素养。所谓正人先正己,导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育方法,树立起良好的学术形象,才有具备培养研究生的资质。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科研能力

研究生导师需通过阅读大量科学论文和聆听学术讲座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选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并积极投入深入研究;参加本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拓展视野,并寻求与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建立科研合作机会,共同发展;与其他导师或研究者建立学术交流关系;勤于论文撰写并具备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能力。

二、研究生管理和培养能力

研究生导师需要与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协同管理学生;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明白导师的角色和责任;积极寻找和探索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及追求科研热情的方法;投入时间指导学生并定期组织学生课题汇报,以支持的态度和开放性思维面对,并协助解决学生在科研中遇到的困难。

三、获得科研资源的能力

研究生导师需要能争取学院优势科研资源的支持;培养自己的申请并获得科研基金(尤其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科研项目资助的能力,拥有充足的研究生培养经费。

具备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能力

一、了解研究生培养的过程

首先,研究生导师应了解本研究生院规定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引入时间轴概念,明确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时间安排,并在限定时间内逐步认真完成。指导学生在第一学年完成未来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在随后的2~4年中完成研究课题并发表相关论文。

二、了解研究生培养的阶段性目标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其发现、研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为此,研究生导师应了解研究生培养各个阶段中所应该达到的目标。

1.要求学生按规定修满相应课程的学分: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及其感兴趣的科研问题,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需求,选择适宜的课题,协助研究生做好课程选择,为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2.拟定科研方向:导师要指导研究生查阅大量文献,要求其参加本领域的学术交流,增加相关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其完成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课题。要求研究生养成每天必读几篇最新论文,并指导其将精度和泛读结合,领会思考他人工作中的新意,借此启发自己的研究思路。同时,还要让研究生学会发现文献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完善科研课题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研究生会对所研究的领域和方向有清晰的认识,对领域发展脉络有所了解,才能具有一定的科研见解以及提出问题和相应的研究策略。

3.指导研究生形成科学可行的研究课题思路:研究生尽早明确自己的论文选题,这有利于其在资料收集方面有的放矢,集中精力深入思考,也有利于学生与导师进行深层次的聚焦式讨论。如果研究方向漫无边际,浮于表面,最终会使研究生务广而荒,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很好地完成课题。

4.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撰写及发表:论文的撰写是培养研究生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培养效果的体现[3]。多数研究生宁愿做实验,而不愿意写论文,虽然有了实验数据,但其总是难以将实验数据逻辑性编排,有理有据地写出自己的科研发现及其意义。因此,研究生普遍存在论文写作畏惧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需要艰辛的劳动付出,导师要给予研究生鼓励与支持,不厌其烦进行修改,并提出修改意见。因为这是把学生扶上马、走上正路的关键一步。通过导师认真把关,学生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录和表达能力,学会陈述和论证逻辑,还能体会论文写作的严谨性,感受自己进步的喜悦。更重要的是透过导师的认真态度,使学生领会治学严谨的科学精神。研究生一般需要独立起草3篇以上论文,才能基本掌握论文写作。

三、探索德才兼备人才培养方法

如何优质高效的培养研究生,还需要导师在培养方法上不断探索和更新,笔者结合自己的培养体会总结如下。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研究生导师应用友好的和开放性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学术问题,对一时不能解答的问题应与学生一起探究或存疑,通过查阅资料或咨询更资深学者帮助解答,体现求实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正如韩愈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导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关系,而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4]。

2.因材施教: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每个研究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建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要考虑研究生不同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善于发现研究生的兴趣、根据其长处和不足因势利导,并督促检查其执行的情况,协助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导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才能使其养成刻苦学习的精神,从而终身受益。

3.建立一个良好合作的科研团队:研究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外在合作环境,包括与不同课题组之间及课题组之间的团队合作。科研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还可培养他们的交流、讨论、分享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履行研究生导师培养人才任务

2010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则明确提出“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责任。教书侧重于专业引导,即导师对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专业性、探究性和科学能力的培养;育人则强调德育引领,即思想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不仅以其“学术性”、“研究性”和“创新性”为显著特征,肩负着传播、转化和更新知识的使命;同时,教育的本质属性及使命决定了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导师应从根本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导师的职责就是教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培养他们的德商、情商和智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贡献和价值的人才[5-6],通过研究生期间课题的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期间所做课题并不一定伴随学生一生,而是透过研究课题过程,了解和掌握学科更多的研究前沿,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这种能力是今后研究生从事任何职业所必需。在美国,“明晰研究生职业路径”被认为是激励在读研究生完成学业的关键,73%的在读研究生的职业指导信息来源于导师。导师应给学生创造专业实践、实习兼职和科研合作等机会,深化研究生对职业环境的客观认知并寻找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职业,引导研究生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 结

研究生导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研究生的学业及未来发展具有及其中重要的影响。唯有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才能成就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优秀的研究生导师要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同时具备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能力以及投身于研究生教育的热情。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论文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爱情导师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