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9-01-02庆兆珅北京市门头沟区副区长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质发展

庆兆珅 北京市门头沟区副区长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回应和满足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期待,是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战略判断提示我们要进一步分析教育发展实际,针对问题解决矛盾、心系目标完成使命。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现对教育发展面临难题的准确判断。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看,截至2017年底,全国累计2379个县(市、区)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占全国总数的81%。但是,从基础教育各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投入看,以2016年小学阶段为例,最高的北京投入25793.55元,是最低的河南的5.1倍。这个数据表明,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但是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还是比较明显的。这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人口众多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之间存在矛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是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新变化。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向高水平均衡发展的科学决策。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现义务教育普及,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到2020年即将完成教育初级均衡阶段的基本任务,也就是全国95%的县(市、区)将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保障公民就学平等和受教育条件的均等。面对这一形势,教育部2017年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提出了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的评估体系,将对全国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将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发展目标,标志着教育发展将进入高级均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质量的均等,办出学校特色,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追求优质均衡发展,将是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的后续。这两个文件集中反映了政府对推动教育继续发展的科学决策。

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必然选择。

推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体现了科学统筹的政府服务观。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是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在国家的总体要求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育规划和投入,特别是对教育空间布局和层级结构进行合理配置,突出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优质均衡不只是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处在同一水准上,还要在优质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在办学条件、教育理念、教师队伍等方面发挥发达地区、城市地区的传帮带作用,形成区域联动格局,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科学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推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越来越把享受优质教育看作是关乎家庭未来、改变个人命运的迫切需要。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党和政府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不断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十二五”期间,我国就提出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平台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跨城乡、跨学校的教师协同教学,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服务提出的挑战,满足人们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城乡之间人口流动频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大量流入城市,造成输入城市学位不足、资源紧张问题加重,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仅要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也要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平等受教育权给予保护,建立特殊群体的就学保障机制和个性化帮扶机制,防止学生因就学不便或学习困难而失学,实现特殊群体就学待遇平等,更好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推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优质均衡不只是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也并不必然产生优质与均衡的教育结果,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的内因。因此,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首先要在尊重学生身心规律的前提下,将德育教育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学生的具体生活实践中,在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坚决克服“五唯”痼疾,充分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个人需求,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将现代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素质教育推动学生自我价值和全面素质的实现。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优质发展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