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为啥总说自己“没考好”
2019-01-02鲍安琪
□鲍安琪
最近有位学霸上了热搜,以为自己高考考得很差,准备复读,结果上了清华。网友纷纷表示周围的学霸貌似都这样,考完说没考好,分数出来却很高。学霸真的是因为虚伪才说“没考好”吗?
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让65名大学本科生为30个笑话的好笑程度评级,对比专业的喜剧演员的答案,得出各自评分,以此测试这些学生的幽默感。此外,这些被试者还被要求自己为自己排名。结果得分最高、排名最好的那些人,却认为自己仅比平均水平高一点点,觉得自己表现得不怎么样。
再结合逻辑能力、语言方面的实验,他们发现,那些有能力的人,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了其他人的能力。因此学霸们可能只是没想到其他人比自己更差。
这种认知偏差现象被称为“达克效应”,被应用于解释人们自我评估的偏差。一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当接到一项事实上很难但在他们眼里却很简单的任务时,往往会误认为这项任务对所有人来说都同样简单。那些知识和技能明明都更出色的人,自信心却可能跌到谷底。因此说不定学霸们打心里觉得自己排名不会太高,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高估了其他人,觉得大家都好厉害……
上述实验还有一个更有名的结果,测试中最不能辨认什么是有趣的人,反倒认为自己高出平均水平,表现得非常好。一个人只有真的具备某种能力,了解这项能力是什么,才有办法对自己是否掌握这种能力作出精确的评估。那些不具备能力的人,因为不了解这个能力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欠缺。
能力较低的人,往往高估了自己在此领域的能力,而且难以发现自己高估了自己。高估自己且不自知,是“达克效应”更广为人知的一部分。越low的人越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因为他们连自己有多low都不知道……
医院里总有些患者,觉得自己比医生还懂。有些人对一些领域也不是很了解,却喜欢装作很懂的样子,侃侃而谈。越是知识渊博的人常常越谦逊,越是无知的人往往越自大。
整个“达克效应”逻辑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于,你首先要具备该领域相关能力和知识,才能判断出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水平如何。这有点儿类似“夏虫不可语冰”,夏天生死的虫子,从未见过冰,所以你没办法跟它聊冰的事。有时候你没法说服父母,是因为他们没有和你的人生一样的经历体会,只会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
如何进行更准确的自我评估呢?达克二人给出了解法:归根到底,需要提升在某个领域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才能发现自己哪儿做得不好,评判出自己的水平究竟如何。
所以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有道理的,拥有更多知识,至少使人更有能力审视自己。对于能力比较强的人们来说,多收集信息、了解他人的水平也是一个办法,以免妄自菲薄。
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之内,是你拥有的知识,而圆圈之外,就是未知的世界。你拥有的知识越多,你的圆圈就越大,接触到未知的范围也越广。所以,还是要多读书。
(秋天摘自微信公众号“壹读”图/豆薇)
诗剧
在我们离开之后
玫瑰花仍然会在清晨开放
仍然会有雪花飘飞,或雨在下
树木的枝杈连接在一起
看上去是那么亲密
——张曙光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