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提升策略

2018-12-29卢广斌

财会学习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中职会计信息化策略

卢广斌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指将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化教学模式方向转变,从而提高教学的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传统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及方法已经适应不了信息时代对中职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提升信息化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职会计;信息化;策略

在这个信息化网络的时代,我们的学生从外界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及能力非常强大,而我们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已经满足不了我们当前信息化时代教学要求。信息化时代下,我们更多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积极应对当前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挑战。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为学生主动地探寻与学习知识提供了平台,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从原来的单纯的教学相长模式、死板固化的单方面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培育职业人才、创新人才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将“教”、“学”合一,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培养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新型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个性、强化其合作性、发现其创新性。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网络的视频资源,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制作flash动画创设情境、设置悬疑、建立通关机制等方式来不断强化学生对会计学习的热情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当前中职会计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的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中,尽管大部分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由于教师对其不重视或本身能力的问题,导致多媒体的应用方式单一、资源陈旧。学生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教学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理念陈旧

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理念是一种理论式的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负责讲授,学生负责听讲与记忆,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有限,难以深入挖掘。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我们中职会计传统教学是滞后的,教学理念是陈旧的。在长期的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我们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出来的中职会计学生是满足不了我们社会会计人才需求。

(三)教学硬件匮乏

目前我国仍很多中职学校实验实操教学内容更新较慢,有些甚至仅限于会计信息系统单一的子系统模式,学生不会使用网络财务软件进行其他的业务操作。学校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教学设备更新不及时,教学硬件跟不上当前会计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四)缺乏教学“软实力”

会计是一门綜合性、实操性强的学科,中职会计教师长时间从事理论教学,对于计算机等软件应用操作方面非常不熟练,而我们中职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则需要我们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资源等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开教学。因此,中职会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1]

三、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提升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首先,教学中要有利于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给学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然后引导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加工和创新。这样,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有效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更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张扬学生的个性。

其次,应用信息化进行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传统教学中仍停留在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和PPT课件扩大课堂容量、增强直观性等层面。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看得见,摸不着。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电子设备的成为学习各科知识的基本技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拉近了师生在网络间的举例,在这样的紧密交流中有时老师的收获甚至比学生的还多,如此一来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作为中职会计教师我们首先要清楚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以及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会计教师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并不断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除了理论学习之外,更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资源等收集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编辑、整理,灵活的应用到我们中职会计的课堂教学。

(二)转变传统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利用多样的网络资源,将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发挥教材的基础性特征,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极大的创新,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中职学校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增强学习兴趣,善于与教师进行互动。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学习书本里的知识,还可以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在网络上学习。会计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与技术公司校企合作,搭建了会计专业教学平台,开发了移动手机APP学习软件,教师在课前通过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学生通过微课、动画等视频资源,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能够通过学生课前查阅资源的次数、进度,课前测试题的完成情况,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上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有效的突出了重点,突破难点。

因此教师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更要增强自身的素质,不断提升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知,促使学生乐于并且善于与教师沟通,这样教师的教学授课才会更加高效和快速。还要将会计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要体现一定的资源性、新颖性和实践性特征。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让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信息化教学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对于一些抽象的会计知识不太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性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一些具体的课题任务教学,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不断提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式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教学中,教师以闯关游戏为载体,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完成基本关卡,从而完成学习目标,能力较高的学生则可以选择更高层次知识的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职业教育的最大一个特点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岗位胜任能力。面对中职会计学生人数明显下滑的局面,我们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更应该要做细做精。加强我们中职会计教学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紧密结合。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企业专家进课堂,成立了会计工作室,例如在《税费核算与缴纳》这门课的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在真实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做真账、报真税,感受真实的工作情景,体验真实的工作流程,同时也有效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良好的职业素养。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通过班级QQ群,向企业的专家、老师求教,专家、老师们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进行悉心的指导。学习中,学生通过录制视频、拍照等方式和手段上传自己的学习成果至班级学习群,优秀账本、凭证不仅可以为其他同学作参考,同时这些资料整理后能够成为教师今后教学的宝贵资源。这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企业专家在一个项目或模块完成后,结合工作规范和行业标准,为学生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实际工作中的差距有多大,需要如何改进才能更高的适应社会对于中职会计人员的要求。[2]

综上可知,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面临变革,我们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是现代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亚云.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3).

[2]关红.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合作会计专业教学研究[J].中国商论,2017 (16).

猜你喜欢

中职会计信息化策略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职业角度下中职会计教学效果探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