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地方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8-12-29李扬

财会学习 2018年30期
关键词:常态商业银行转型

李扬

摘要:地方商业银行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了我国银行体系中的第三梯队,其目的主要是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推进普惠金融。但是,新常态对地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从创新平台、创新技术、创新思维以及加强风险控制等维度提出了地方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新常态;地方商业银行;发展路径

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后,地方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了我国银行体系中的第三梯队,其目的主要是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推进普惠金融。新常态下我国地方商业银行既受到了互联网企业金融化的冲击,又要面临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挑战,还要面对实体企业转型供应链金融的压力。置身于如此极具挑战的环境中,地方商业银行应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新常态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包容,积极探索地方商业银行的创新转型路径,拓展制定适合地方商业银行的“蓝海”战略。

一、新常态对地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经济是金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金融是经济有效运行的杠杆。新常态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金融生态环境、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和服务模式等方面都发生着重大的转型。

(一)经济结构调整倒逼地方商业银行业务的转型

自“黄金十年”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华丽转型,各项经营指标迅速跻身全球银行业的前列。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银行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过去几十年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然宣告终结,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银行现阶段的业务供给有矛盾。为了解决该矛盾,银行业必须进行适应性转型,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更应立足于区域特点、洞悉地方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客户的需求变化来创新转型其业务,投资创新动力以契合地方新经济的发展,进而更精准、更绿色地配置地方金融资源。

(二)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促使地方商业银行“腹背受敌”

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充分释放国内经济动能的手段之一。由于人才、资金以及其他资源的局限性,地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往往集中在区域内的部分中小企业或居民存款,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转向直接融资,地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会被分流,地方商业银行将不得不提高利率吸收存款,增加融資成本。其次,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业务的竞争,将明显提高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进而大大压缩地方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另外,随着国家金融市场体系的逐渐完善,“金融脱媒”会进一步加剧,银行的客户结构变化会直接影响地方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

(三)新常态下的风险增大了地方商业银行的风控成本

新常态下诸如楼市“泡沫”、地方债务问题、区域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差距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关系错综联系。将这些“多米诺骨牌”般的风险投射到地方商业银行领域中去,必将使银行业的风险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地方商业银行面临不良资产的问题将更加明显,防控风险的压力和成本必将增大。因此,与大银行相较而言,地方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的总体风险控制成本将会大大增高。

二、地方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

综上可知,新常态下地方商业银行应本着循序渐进的方式创新升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创新协同平台

新常态下产品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会越来越快,协同创新网络的建立成为企业间合作的最佳选择,是产业联盟的最优方案。对于金融服务而言,在传统产业联盟下,银行主要利用核心企业与周边企业的应收(付)账款等信用关系,来为周边M(M>1)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新常态下的互联网产业联盟中,企业与企业间的核心地位和非核心地位会轮流换庄,产业联盟中的企业间甚至可能没有过任何的交集,那么假如银行没能介入产业联盟的互联网平台,即无法获取相关的交易数据,无法依据外溢的信用关系来及时服务相关的企业。因此,地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路径之一是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互联网产业平台中去,继而既可以向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第一时间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又可以基于产业数据挖掘、深度创新服务产品,增强产业互联网平台客户的粘性。

(二)创新相关技术

新常态下,互联网企业金融化之所以能够撼动传统金融的业务领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企业对海量客户数据的不断积累、挖掘和应用能力。多年来,地方商业银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但是缺少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为此,在数据搜集和积累时,地方商业银行应打破传统数据的边界,增加数据获取渠道,积极建立数据网络的共享机制,进而获取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次,地方商业银行应本着数据安全第一的原则,整合与银行相关的各渠道信息,建立一个实时更新的数据分析平台,为银行经营决策奠定数据基础。第三,地方商业银行还应立足区域经济,洞悉和挖掘前沿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创新应用。

(三)创新思维方式

除了突出技术手段和平台创新外,创新思维方式是推动新常态下地方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内容。一方面,地方商业银行应充分理解共享经济内涵,立足本地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模糊了的金融边界,积极进入赋有特色产业或朝阳产业的交易平台或项目中去跨界合作,努力打造移动、交易、市场为一体的共享金融圈。另一方面,地方商业银行应以用户思维构建客户平台。地方商业银行应充分理解,互联网时代使广大的用户在选择产品时,目的很简单,就是不要让他们感到方便、简单,甚至是获得愉悦感。因此,地方商业银行应为产品做减法,增加用户对产品长期的体验和认可,努力实现粉丝营销。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商业银行在创新业务时应有开放的胸怀,能听得进不同的声音,形成企业利益与合作者利益捆绑的机制,这样才能在业务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四)加强风险管控

地方商业银行应在充分评估地方产业风险的基础上,重视对新兴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商业银行综合风险评估平台,做到对与银行业务活动相关的物权、债权、货权等内容进行动态监管,降低防御风险的难度。其次,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地方商业银行呈现出规模小,金融政策相对受限等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的扩大利润,有的地方商业银行不惜做出违背相关规定的行为。为此,重视并逐渐完善地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有助于改善地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提高其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而且还能持续地助力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过,现阶段有些地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大多还停留在财务审计的阶段,忽略了多变环境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加强地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Brett King著,孙一仕译.银行转型未来式[M].台北: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2013 (10).

[2]何崇阳.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创新变革与风险管理[J].新经济,2014 (12):29-33.

[3]周沛然.探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J].时代金融,2016 (10):115-116.

[4]王妍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 (6):64-65.

[5]丁涛,胡汉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国际比较及路径设计[J].软科学,2009 (3):50-54.

[6]康枫,罗雅方.新常态环境下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模式、问题与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16 (5):103-105.

[7]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3 (24):15-17.

[8]叶冰.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怎么做[J].银行家,2013 (3):110-112.

[9]孙宁生,唐长春.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 (7):55-56.

[10]陆岷峰,史丽霞.互联网金融、金融生态特征与新常态[J].金融市场研究,2015 (5):60-70.

猜你喜欢

常态商业银行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智珠二则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