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途径与方法
2018-12-29张爱华
张爱华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也非常的迅猛,因此高校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为了提高高等院校的竞争力,需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内部审计,提高财务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才能够使得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所在,占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本文主要围绕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展开分析论述,先对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而后对应当采取的方式进行研究;最后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途径方法;目标原则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做好投资、融资渠道的管理以及资金使用状况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为了使得高校的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合理,需要遵循一定的目标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效果和质量,促使高校能进一步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
一、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该遵循的原则
首先,坚持系统性的原则。由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涉及到高校整个资金使用状况的全过程,因此应该坚持系统性的原则,保证全体审计人员的参与,确保整个内部审计过程的正常开展。
其次,坚持重点性的原则。在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时候,既要把握全面性,又能够突出重点才能够提高审计的效果,有效的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关键环节进行控制。
最后,经济性的原则。坚持经济性的原则。高校在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考虑时,要充分考虑其所产生的效益,因此在质量控制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考虑到一些开支,如此才能保证高校的效益是大于开支与消耗的。
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内容
第一,在编制计划上的质量控制。在进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时,首先应该进行审计项目的立项以及编制的计划,这就需要充分与高校的相关重大审计项目进行结合,如重点领域、重要部分以及资金使用状况等,然后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范围,另外,还要结合人力与物力状况,充分预防高校中出现的一些经济风险,确保资金使用的最大化,为学校发展和改革解决一些突出的审计问题。
第二,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审计准备阶段,对于审查前的相关调查工作要做好准备,另外,对于与审计相关一些高校文件以及法律法规要收集好,而后依据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一些状况,并与近几年的审计结果进行结合,从而将审计的目标与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达到突出重点项目的效果。在确定项目之后要委派审计人员组和相关的审计组开展合作分工。
第三,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监督环节当属审计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严格按照相关审计的准则来对审计方案中的步骤以及内容进行确定,一旦出现了审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应该及时的结合审计的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为了保证审计的质量一定要规范审计的日记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通过采取检查、观察、询问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必须要保证客观、公正、真实。只有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字后方可生效,在进行证据事项记录时一定要充分的反映出合法性,这就需要与审计人员之间做好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为了保证该项过程的顺利开展应该建立指导检查监督的相关制度,及时的发现各种问题,并且通过分级复核的方式来保证对审计的地方进行层层把关。
第四,终结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审计终结阶段做好质量控制,对材料进行科学的汇总,然后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然后归纳,把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类整理,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审计报告一定要及时、完整、客观、准确,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审计报告编制的相关程序来保证审计报告能够具有法律效应,尤其是要建立分层作业、会议制度,通过综合分析,及时的揭露各种问题,提高审级的水平,确保审计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利用性。
第五,后续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审计后阶段做好质量控制需要建立后续审计的相关制度,然后对审计的意见,决定相关的意见建议,做好跟踪落实工作,然后对审计的项目档案进行严格的责任管理,避免出现任何的泄露。另外,审计组要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一定的自评,自评完后再开展互评,除此之外,也可组织相关专家来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评定,以便给出科学、直观的审评意见。
三、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第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环境。为了更好的开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需要,高校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创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建设,既需要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且要配合配备一些高素质的专业性的审计人员。另外对审计的进一步加强,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比如通过网络、广播或者是电视等对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做具体的宣传,这样,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的相关制度、规范了解会有显著加强。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规范性认识深入可以打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当中,高校的内部审计开展会更具质量效果。构建从上而下良好的中式氛围,才能够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各个部门之间有效衔接,正确的处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能够将监督与贯穿服务的始终,并且形成良好的工作关系,从而有效的为学校共同的防范风险,增加学校的价值,从而实现审计的重要目标。
第二,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工作。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和方法都是通过人员来操作的,因此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才能够提高审计的质量,这就需要加强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敬业精神,使得审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审计工作当中来,然后审计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以及廉政操守,树立良好的审计人员的队伍形象。另外,审计工作需要较为专业的基础知识,因此应该开展多种渠道、多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来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通过采取后续教育及各类业务学习的方式来进一步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数据库和相关的业务技能,可以采取岗位轮换、业务考核以及竞争上岗等方式,使得审计人员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确保审计工作符合新形势的需求,减少学校的财务风险,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和运行。
第三,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规定。通过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以及相关的审计办法,能够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只有建立了相关的规定和办法,才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首要前提和依据,也能够指导审计操作的相关流程,确保内部审计业务操作的规范性、标准性和科学性,有效的避免了在内部审计过程当中出现随意更改的现象,维护了内部审计的公平公正性。通过建立审计人员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责任分工细则,能够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受到良好的监督,严格的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需要开展工作。
第四,要加强业务技能手段的培训。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创新审计的方式方法,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有效的节约审计的相关资源,更好的防范学校的各种经济风险,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因此应该充分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过程当中使得审计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另外在账面上审计方法也应该向业务入手,审计方法上转变。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可以通过查账或者调研等方式,同时也应该用信息手段对信息进行窃取和查看,最重要的是建立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有效的降低院校的运营风险。
四、总结
高校内部在进行审计质量控制既要遵循一定的目标包括确保资金使用状况的合理性,并且一定要遵循系统性、重点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尤其是在审计项目立项以及编制计划方面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高校通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做好准备阶段的审计工作,加强进行审批以及审计终结阶段和后续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为了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效果,还需要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打造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并且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而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取得良好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君飞.浅析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16 (6):44-45.
[2]李媛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初探[J].经济师,2016 (1):166-167.
[3]林楠.交通運输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质量的管控方式解析[J].会计师,2016,No.243 (12):57-58.
[4]夏午宁,陈丽.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6 (10):261-262.
[5]卢茜.河南省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及改进措施[J].对外经贸,2016 (4):159-160.
[6]朱智鸿.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创新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6 (1):42-44.
[7]周萌.论述新常态下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经贸,2016 (5):281-281.
[8]谢丹丹.试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管控思路及途径选择[J].低碳世界,2016 (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