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模糊美初探
2018-12-29王华琴张青华张红
王华琴 张青华 张红
摘要: 模糊语言的运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模糊美是唐诗的重要特征之一。基于模糊学理论和模糊美学,唐诗模糊美存在的原因如下:人类思维的模糊性,以及诗人创作、读者欣赏和诗歌自身的模糊性。诗人的思维是模糊的且喜欢用模糊的方式来表达思想,诗歌本身具有模糊因素,而读者在认知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和模糊性。唐诗模糊美的实现主要体现在模糊词、模糊修辞手法和特殊数字的使用方面。通过对唐诗模糊美的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欣赏唐诗的新角度。
关键词: 模糊美学;唐诗;模糊美;模糊修辞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8)05-0076-05
一、引言
自1965年美国著名控制论专家扎德教授(L.A.Zadeh)提出“模糊集合论”以来,“模糊”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课题。对“模糊”的研究涉及语言、计算机、数学、逻辑等学科。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是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语言的模糊性,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首先尝试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在此之后,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开始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王明居先生的著作《模糊美学》问世,为文学的模糊美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诗歌是最复杂的语言形式之一。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至今唐诗的美都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一般说来,大多数学者都是研究唐诗的词美、义美和韵美,而很少有人研究唐诗的模糊美。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以期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
二、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美学
语言的模糊性是指“符号使用者所用某个符号的指代同它所指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的不确定性”[1]。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就像语言的社会性、系统性、符号性、生成性、冗余性等特性一样,各种自然语言均具有模糊性。诗歌这一文学形式能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享受和艺术的美感,而其中的模糊性不可或缺,诗歌的模糊性蕴含的意义使诗歌更具形意张力,犹如中国画的“留白”,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關于“语言的模糊性”,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作过诸多论述。美国数学家Yager R.认为:“模糊性就是一个命题与另一个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越远,它就越不模糊,相反,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越近,这个概念就越模糊。”[2]美国哲学家Black M.也指出:“词语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Israel Scheffler在其名著《溢于字面意义之外:对语言中的歧义、模糊和隐喻的研究》序言里也指出:“模糊性表明人的大脑有着某种根本性的局限或来自自然界根深蒂固的界限不清的特点。” [4]伍铁平教授在其著作《模糊语言学》中谈到:“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即都是所谓的‘模糊概念。”[5]35以上各位学者对语言模糊性的论述都强调了词语指称范围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词语所指称的范围缺乏明确边界、语义不确定或具多重意义。
这也正说明语言的模糊性所具有的三个特征:连续性、相对性和不精确性。
连续性是它的第一大特征。通常联系着的两个事物很难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分割点,也就是说客观事物性质的外延是连续且不确定的,就像一年有四季,四季之间的切分是非常困难的。
相对性是指词语从一方面看是清晰的,从另一方面看又是模糊的,这是因为人们在看待现实世界时总是掺杂着个人的主观评价。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里会呈现不同的面向,甚至同一人对同一事物因时空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如人的审美观念上的“美”“丑”“胖”“瘦”等问题,唐朝以胖为美,现代人以瘦为美,这反映了语言模糊性的相对性。
不精确性主要指边界的“亦此亦彼”性,或者说同一词语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意义,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既可属于甲也可属于乙,就好比两个集合的交集,如,黄瓜既可以归于蔬菜类,同时又可归于水果类。
这三个特征是从语言的内外两个层面分析得出的,三者有机地统一于语言的模糊性中。其中,不精确性和连续性的联系最紧密。不精确性主要是从事物的性状方面来讲的,而连续性更侧重于事物外部联系。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各民族的人从音位系统中选择自己的音位来层层组合,从而形成自己民族的语言。人们日常就用这种语言描述事物,进行各种交际活动。事物与符号之间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通常会带有人的主观感受或评价;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各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因此,语言必然带有相对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边界与性状也只能是“大约”,约定俗成原则必要也必须。相对性由于直接体现了约定俗成性原则,可以说是语言的模糊性三大特征的基础。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属于符号学范畴。符号具有目的和实物两大特征。然而,符号不等于目的或实物,它与目的或实物之间是有距离的。正是由于这样的距离,模糊性不仅存在于视觉意象中,也存在于感性心理中。因此,美也可以是“模糊的”[6]199。
模糊美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模糊美学的论著是1992年出版的王明居教授的《模糊美学》,这本著作把不确定性引进美学领域,从而使美学成为了一门既确定又不确定、既有序又无序的有活力的学科。建构模糊美学的前提是确认美具有模糊性,即要辨析什么是美的模糊性。扎德教授一再强调“模糊性不同于近似性、随机性、含混性,而是亦此亦彼性”[7]。在美学世界,有些美具有亦此亦彼性,有些美貌似亦此亦彼而实际上却是近似性、含混性。对此,王明居教授提出亦美亦丑、亦美亦高、亦悲亦喜、有无相生、知白守黑、明暗掩映、不似之似为模糊美的范畴,建构了完整的模糊美学理论体系。[6]240
模糊美具有整体性、不确定性、混沌性和互渗性的特征。模糊美的一个特征是整体性。事物的各个部分在相互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局部轮廓、细节逐渐消解,重新组合为一个整体的印象,显现出一种混沌的、笼统的、崇高的模糊美。模糊美的另一个特征是互渗性、混沌性。不同事物通过中介,互相交织、彼此沟通,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模糊性,并从中突现出美。[8]
不确定性是模糊美的内在特性。作为一对对立面,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是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确定性是短暂的,而不确定性是永久的。
模糊美的不确定性是由它的流动和变化属性产生的。没有流动性,就不会有美。在音乐方面,完美音符会给我们一种宁静的美感,而一些不确定的音符及其他一些不确定的涵义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美感。伟大的艺术家在绘画中能够充分利用不确定性,以表达自己的复杂感情。名画《蒙娜丽莎》给我们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因为它可以引导我们进入一种开放、不确定的心理状态。正是各种不确定性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此有吸引力,令人回味。在欣赏这幅画时,不同的人对蒙娜丽莎的微笑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不确定性赋予蒙娜丽莎微笑的魅力以及这幅画的价值。
学者们认为,诗歌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和模糊美密不可分,它常常以其意境的含蕴美、情感的蕴藉美和韵味的隽永美,来构建一种耐人寻味的整体混沌美。
三、唐诗模糊美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人类思维的模糊性
模糊性存在的客观性决定了模糊性思维的必然性。模糊性思维是反映模糊现象的思维形式。在一系列的生存活动中,人类经常接触某些模糊事物、接受某些模糊信息,对模糊事物进行识别,甚至要做出决策。伴随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不仅形成和发展了精确思维的能力,而且也发展了模糊思维的能力和处理模糊性问题的模糊方法,这体现在模糊集合论、模糊数学、模糊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上。人们接受和处理模糊信息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比比皆是。比如,婴儿辨认母亲并不是完全按照母亲的外形和衣着,儿童可以辨认某些潦草的字迹、听懂不完整的话语,作家营造意境和塑造人物也不用严格的量化语言和完整的三段式,科学家也利用模糊思维构建和利用直观模型。人类运用模糊概念和接受模糊信息的能力为处理纷繁复杂的语言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尤其是在诗词学习中,利用模糊性思维的意义重大。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们只有经过这种模糊性思维才能过渡到所謂的“精确性”思维。
(二)诗人、读者与诗歌的模糊性
诗歌最不寻常的特征是充满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它要求诗人把各种各样的事物融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感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创造出既有情感又有场景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中,诗人扮演着主观的角色。诗人的作品蕴涵着他们的知识、自我修养、品质、风格、兴趣等。诗人在现实中选择对象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会组织这些事物,以达到他们的表达效果。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不仅要承担主观的角色,还要承担客观的角色。诗人是其写作和欣赏的对象。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诗人以自身对生活、美的理解和思维结构为基础,创造了艺术形象。他是在创作过程中被表现出来的对象,也是在欣赏过程中被欣赏的对象。
有时诗人会把他们的诗赋予一些特殊的意义,这与物体的一般意义是截然不同的。杜甫的《春望》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一般来说,花和鸟象征着美丽和快乐,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因为感时伤怀,看到花开也会落泪,听到鸟鸣也会心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表达效果。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的诗句,诗人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只是选择“羌笛”和“杨柳”两个对象,勾画想象中的景象,来创造一种模糊美。
有时因为社会和政治的原因,诗人选择以一种模糊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感。正如我们所知,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有明确而严格的社会阶级划分,皇帝就像主宰一切的神。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没有自由的意志和权力去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通常,诗人会将他们的真实情感隐藏在普通和简单的事物背后,这就产生了诗歌意象的模糊性。
作为作品接受者,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诗歌,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诗歌创作。如果读者不参与创作,诗歌的意象就不存在了。中国古代诗人都认识到这一原则,所谓的“篇中有余意”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意味着读者在阅读之后会想象并挖掘诗人并没有说出的意义,在大脑中重建图像。这样,读者就能获得创作和欣赏的乐趣。不同的读者看待作品的观点是不同的。不确定性和意义上的留白是一个桥梁,把作家的意识和读者的意识联系在一起,其作用是给作品赋予和增加确定性的意义。作家的意识和创作目的只能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表现出来。
同一首唐诗可以被不同的读者翻译成不同的版本。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原因在于,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视野、审美体验等。在这种意义上,模糊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描述了几年后老熟人相逢的一幕。一些读者会感受到重聚的快乐,而另一些读者则会感受到国家动荡的痛苦。
诗歌是读者与作家之间的一种沟通媒介。在现代社会,读者对唐朝诗人生活和情感的了解都是通过读他们的诗来获得的。诗是一种艺术,它能给读者带来美妙的感觉。模糊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但另一方面,诗歌本身也有一些模糊性的因素,如诗歌在历时性接受过程中被人赋予的多重意义和社会发展赋予的新意义。以李商隐《无题》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表达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爱情。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一意义已经被引申为对他人、事业或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
综上,笔者以为,正是诗人创作的模糊性、读者接受的模糊性和诗歌自身的模糊性,共同成就了唐诗的模糊美。首先,诗人的思维是模糊的。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所处的世界的思考和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为了达到完美的表达效果,诗人喜欢用模糊的方式来描述场景。其次,读者在认知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和模糊性。他们有不同的阅读期望和不同的背景信息,他们很难获得诗人对他们诗歌的明确的理解。再次,诗歌是连接诗人和读者的桥梁。然而,由于信息有限,诗歌的表达往往不那么明确。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唐诗的新意义可能会使诗歌变得更加模糊。
以上这些都是影响唐诗模糊性的因素。在唐诗中,模糊美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大多数的模糊美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诗人有意的选择,诗人如何创造模糊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四、唐诗模糊美的体现
(一)模糊词的使用
词是诗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与歌曲是不同的,没有歌词,一首曲子也可以是一段旋律美妙的音乐,而没有文字就没有诗歌。词语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桥梁。诗中的词语必须要新颖、简单、直观和充满感情。选择适当的词语,并将其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其过程是复杂和困难的。唐代诗人的伟大在于他们能够利用简单、少量的词语来表达感情。
唐诗的模糊美是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的。第一,诗人选用多义词。一个汉字有多种含义,当它被用在不同的语境时,它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含义,因此有“诗无达诂”一说。例如,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之”在古代有“的”“到”“这”等多种含义。但在这里“之”是“这”的意思,“之子”的意思是“他要去拜访的这个人”。要正确地理解本句诗,读者应该把重点放在全诗的主题上。词的正确含义要从诗歌的上下文中推断出来。在张泌《寄人》中有“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的诗句。如何理解“谢家”?它是谢性的一户人家?当然不是。是借用东晋才女谢道韫称其女子,“谢家”代指诗人所爱女子的家。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读者可以很容易理解诗句的意思。为什么诗人不直截了当地用“心爱女子”呢?如果那样的话,诗的模糊美将荡然无存。
第二,在不断应用和实践的过程中,字符的意义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例如,“旅”在甲骨文中首先意味着“军队”。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有了更多的意义,如“旅居他乡”(寄居)。因为词的意义的衍变使得诗歌意义的模糊不可避免。以“无赖”为例,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中有“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的诗句。在现代词典中“无赖”指的是“游手好闲和行为不端的人”。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主题在“愁”上,“无赖”形容春色不晓人情,莽莽撞撞闯入。
第三,当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具有模糊意义。在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 “冰、心、玉壶”都是常見的和意义明确的词。然而,将这些意义明确的词放在一起,句子的整个含义却变得模糊。从表面上看,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诗人用这些话来回答朋友们的问题。实际上,“玉壶”“冰心”是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这里诗人向洛阳亲友传达了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守操守的信念。
有一些词本身就有模糊的感觉,如梦、月光、影,等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梦中访问仙境的诗,诗中所描述的物体是模糊的,全诗充满想象和神秘的美。李白的另一首著名诗歌《月下独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中的“明月”和“影”用在这里非常生动。诗人自己深夜在花园独斟,感到十分孤独,于是他邀请月亮和自己的影子与他一起喝酒,然后因“三人”变得开朗。诗人以他丰富的想象力使这个意境变得生动和富有模糊美。读者仿佛可以看到诗人欢快地斟酒的场景。
(二)模糊修辞的使用
美的语言包含着词汇、语法和修辞的元素,这些元素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但要将它们变成美丽的诗句,还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写诗时用词应该简洁,而修辞手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这样,语言才是新颖的、原创的和充满美感的。伍铁平先生曾经说过,修辞对模糊来说相当重要,一些情况下,模糊的作用是无法用准确来替代的。因此,伍铁平先生声称,如果没有模糊词,就没有文学作品。他同时还说,在多数情况下,模糊性依赖于修辞,如明喻、隐喻、夸张等。[5]362许多修辞手法在唐诗中被频繁使用,如明喻、隐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双关等。笔者将选择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1.隐喻
隐喻是模糊诗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隐喻被广泛运用于诗歌创作中,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此对象、彼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它们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新的意义。
众所周知,人类的情感是很难描述的,因此诗人往往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愁”是一种很常见的感觉,但很难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请看唐诗中是如何表达“愁”的。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这些著名的诗中,诗人用隐喻表达“愁”的感觉。他们把抽象的感觉比喻成具体的物体,如 “白发”
“乌云”,这样,读者就更容易体会到诗人的感受。
2.比拟
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9]205唐诗的另一个特点是诗人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引申到无生命的物体上,拟人是普遍使用的创作手段。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将柳树比拟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柳树的优雅和魅力变得生动可感。
3.夸张
夸张是通过表面上把描写对象作言过其实的扩大或缩小,来鲜明地突出事物的某一特点,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修辞方式。[9]207一首诗中词的数量是很有限的,最短的唐诗只有十八个字。因此,为达到表达的效果,夸张被广泛运用于唐诗中。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用“千山”“万径”勾勒出一个宏大的背景,再加上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呈现出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把常见的景象,变成不平常的景象。他用夸张的手段反衬出钓翁的孤独,是模糊美的再现。
(三)特殊数字的使用
数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著特殊关系,如“一心一意”“双喜临门”“三阳开泰” “四世同堂”等。 数字也被巧妙地运用在唐诗中。一般来说,数字是一个精确的概念。然而,诗人善于运用数字创造模糊美。例如,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诗人使用数字“一”“千”“万”,想强调的是,大雪来得急骤、“胡天”变化无常,也写出诗人惊喜好奇的心情。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使用数字,夸张强调诗人的忧愁。在大多数情况下,诗人用数字代替精确的事物,以满足情感表达的需要。
五、结语
模糊是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语言高度模糊是唐诗的特质之一, 其语言模糊性主要体现在词语和修辞手法两方面。唐诗中的模糊语言为欣赏者提供了更多的艺术留白,能满足各层次和各种阅读视野读者的需求,能够使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些艺术的空白。唐诗讲究的是意境,而模糊美则是意境追求的极致,唐诗的模糊性必然会给读者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 陈治安,文旭,刘家荣.模糊语言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8.
[2] Yager R. On the Measures of Fuzziness and Negation[J].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80 (8): 236.
[3] Black M. Language and Philosophy [M]. New York: Cornel University Press, 1997:113.
[4] Israel Scheffler. Beyond the Letter: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Ambiguity, Vagueness and Metaphor in Language[M].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37.
[5]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 王明居.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7] Zadeh L A. Fuzzy Sets and Fuzzy Information-Granulation Theory[M]. Beijing: Beijing Noamal University Press, 2000:158.
[8] 王明居.一项跨入新世纪的暧昧工程——谈模糊美学与模糊美[J].文学评论,2004(4):134-140.
[9] 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