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失传的中国古代发明

2018-12-29妙妙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8年1期

虽然科技不够发达、工具不够先进,我们的祖先还是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了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即便在今天,这些发明也不得不令我们竖起大拇指。但遗憾的是,这些精巧的发明很多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了。

香囊:最精致的取暖发明

装上火炭放入被中使用的铜制容器,就是古人冬天用来取暖的“香囊”,也称“被中香炉”。你可能会疑惑:放入被子中不会有危险吗?这正是它的奇妙之处—不论怎么翻转,炭都不会漏出,因为它采用了现代物理学所讲的机械陀螺仪结构,这比西方达·芬奇类似的发明早了1000年。对被中香炉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所作《美人赋》。1963年在西安沙坡村出土的唐代银质被中香炉球体外径约50毫米,制作精细,镂刻相当雅致。

西汉雁鱼铜灯:最环保的古代照明灯

西汉雁鱼铜灯的设计堪称“时髦”:两灯罩可自由转动,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还能防风。雁腹内盛有清水,灯烟进入雁腹后会溶于水中,这样就可以减少油烟污染,可谓古代最环保的灯。雁鱼铜灯不仅造型生动、设计精巧,而且装饰华丽,将实用的功能、优美的造型与科学的原理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高雅的生活情趣。西汉雁鱼铜灯现藏于山西历史博物馆。

铜车马:巧夺天工的机关

秦陵出土的铜车马结构合理、比例准确、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等多种机械连接技术,凝聚了2000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的辉煌成就,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铜车马的“逆天”之处在于伞柄:其伞柄中空,暗藏利器。柄底多机关,通过推拉组合,可以灵活控制伞柄在十字底座上的滑动,从而使得伞盖可以根据太阳的方位调整到合适的倾斜角度。不固定的连接使得铜伞打开机关后可以取出,将其尖端插入土中,可为歇息于路边的主人遮阳避雨;在有刺客的时候,伞盖还可作盾,伞柄和内藏的利刃都能用于自卫反击,真可谓神作!

曾侯乙尊盘:最难以复制的发明

曾侯乙尊盘是现已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VLJankGIxjd0OEhE1a2Y6g==很多学者认为曾侯乙尊盘繁复细密到了极致,是商周青铜文化的巅峰。其惊人之处在于多层透雕,表面彼此独立,互不相连,内层由铜梗支撑,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数不清的透空蟠虺纹饰弯曲程度相当高,不管用何种工艺制模都是十分困难的。曾侯乙尊盘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青铜卡尺:最接近现代的发明

青铜卡尺出现于王莽时期,是一种相当精密的测量工具。使用时,左手握住鱼形柄,右手牵动环形拉手,左右拉动,以测量工件尺寸。用此量具既可测器物的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度,比直尺方便、精确。令人惊奇的是,它与今天人们使用的卡尺惊人地相似,因此有人戏称其为“王莽穿越的证物”。青铜卡尺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

象牙席:最奢侈的贡品

据文献记载,象牙席出现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是广东地方官员进献给朝廷的贡品,其制作方法已经失传。据说象牙席只能在南方制作,因为北方气候比较干燥,象牙在被劈削成片时容易断裂。除此之外,当时还配制出了一种特殊的药水,用来浸泡象牙,先使其软化,然后再劈成薄片编织。象牙席工艺相当复杂,造价异常昂贵,所以一直以俭朴自居的雍正皇帝曾下旨禁止制作。象牙席现仅存世3件,都藏于故宫博物院。

象牙套球:最鬼斧神工的发明

象牙套球从外到里由大小数层空心球叠套而成。虽然外表看来只是一个球体,但里面其实层层叠叠相套。套球中的每个球都能自由转动,且具有同一圆心,所以“象牙套球”又叫“鬼工球”,其结构之复杂、工艺之精美、构思之巧妙令人惊叹。象牙套球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