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文豪画画也很牛
2018-12-29刘志坚
生于1802年的雨果是个早熟的天才。他13岁开始写诗,20岁时出版的第一部诗集《颂歌集》就获得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而1830年《欧那尼》的成功上演,更是奠定了他法国浪漫派文学领袖的地位。大凡天才都是灵感四溢的,而这些涌动的感觉往往无法用语言描述。为了即时记录这些稍纵即逝的灵感,雨果开始尝试用绘画来表现自己喷涌的思绪。
雨果总是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放着裁得很小的纸张,每当灵感来袭,他便即时勾勒出一幅幅怪异的画作,而涂抹的工具有时是铅笔,有时是钢笔,更多的时候则是木炭、烟灰、壁炉灰,甚至是乌贼的墨汁。雨果用可以随手抓到的一切“笔墨”,描摹了一幅幅诗一般的作品。而就是在这样的即兴绘画中,雨果发现这些“笔墨”远比油彩更能表达自己心中的意象。
渐渐地,绘画成了雨果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晚上结束写作后,他都会画几张漫画放在孩子们的床头,让他们在早上醒来时收获一份喜悦;外出旅行时,速写本则是雨果必不可少的“装备”。
雨果绘画没有任何师承,也不属于某个流派,而是完全听凭内心的指引,无拘无束地作画,在不经意间,创造了新的绘画技法。
一天晚饭后,雨果把清咖啡端起来啜了一口后便放在桌上,画了起来。他胸有成竹地从一个个细节画起,从树枝到森林、由断壁到塔楼进而到城市……不一会儿,一幅清晰的画面就呈现了出来。可就在这时,他一不小心将手边的咖啡碰翻了,咖啡正好洒在了刚完成的画稿上。突如其来的状况让雨果措手不及,他只能任由咖啡在画稿上洇开。他有些沮丧地呆看着,却突然笑了起来,因为他发现洒上咖啡之后,这幅风景画更加雄浑奇异、富有个性,甚至有了几分伦勃朗铜版画的意趣。雨果欣喜地将这种技法命名为“泼清咖啡画”。此后,他的很多画作都要在完成之后泼上一杯清咖啡,跟中国的泼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雨果一生与大海有缘。无论是被流放到泽西岛还是在格恩西岛定居,他都与大海朝夕相处。浩瀚海洋的神秘魅力促使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大海为题材的画作。后来,雨果选取了其中的25幅作为《海上劳工》的插图,使其著作更具表现力。
从1830年到1876年间,雨果在写作之余,以独树一帜的审美不断尝试各种新材料、新风格,创作了4000多幅人物画、风景画等,以浪漫的意境和形象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雨果一直十分低调,自称“只是把绘画当作娱乐消遣”,但德拉克罗瓦等绘画界名流对雨果的绘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果雨果决心当画家而非作家,成就会高过这个世纪的全部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