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递下去吧

2018-12-29鲁新方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18年8期

那其实是我第二次看《百鸟朝凤》了。一部电影,没有任何叫人反感的作秀,更没有所谓的用来撑场面的“明星阵容”。就是朴实,却把那情那意深刻在了人心尖儿。前一次我草草掠过,快进到结尾,再侃一句这画质还真好,就没了,就不想了,大脑空空如也。这一次我才真正聚精会神去鉴赏,欣赏这场堪称“神剧”(我们用网络语言来讲)的影片,竟极吃惊地发觉自己真真错过了这样多的东西——那些本该牢捆于中国人的骨血里、本该一代代传下去、可中途断掉了的东西。

高亢嘹亮的唢呐声总在影片最动情处吹起,声儿一阵和着调儿一波,在那片辽阔、空旷的黄土大地之上传得如此远,传遍了东西南北;如此久,长久到春秋万代,百国交替。这如同生生不息的至今还在奔腾的黄河,就这么从遥远模糊地流到了后世。

唢呐是长管子、唢呐声是高调子。唢呐被那些还有吹唢呐的人带向四方,唢呐声被那些还有听唢呐的人犹记在心。

本应如此!唢呐是要翻滚在历史长河中的!

本应如此!唢呐是要流淌在我们的血水中的!

本应如此的!可然而呢?那些总在腰布袋里要放几支唢呐的艺人们呢?不再吹了,竟打工去了!那些在婚堂中或葬礼上要艺人吹起唢呐的人们呢?不再听了,竟奏起所谓流行音乐来了!

那古老的乐器啊,竟是要消逝了!

我呢?一个学生,其实从未吹过、学过哪怕一次唢呐,甚至于见到这古老乐器而说不出它的名字来。但我看见唢呐在我的同龄人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及钢琴、小提琴重要,感到很可惜。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传统文化能在我们年轻一辈中得到重视和传承。

(指导老师:李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