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拉伊会
2018-12-29杭启悦
我国还有几个地方有一年一度的大型庙会呢?
我国还有几个地方能把全城人都聚集到一块呢?
我国还有几个地方能连续三天开庙会的呢?
2016年8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贵德一年一度的拉伊会。当天,我们往贵德县景点西河滩赶,路上真是水泄不通啊,车子在县中蜗行。看来有重大事情发生。司机突然一拍脑门,大声说:“拉伊会,一年一度的拉伊会呀!你们来得可真是时候。”接着,他为我们讲起了拉伊会的由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贵德县来了一位吴世瑾县长,他利用祈神机会引导群众在西河滩修了一座大型戏台,开凿了一座人工池,修建了八角亭,引来众多歌手到这里聚会赛歌,以藏族情歌“拉伊”为主,就这样在西河滩逐渐形成了贵德拉伊会。
听了故事,我们一车人都表示要下车看看。司机同意了,我们纷纷下了车。“我的天哪,这声势也太大了吧!”我们刚走几步,一支庞大的队伍向我们走来,有的身穿藏袍,一手持锣鼓,一手持鼓棒,像是庙会的前奏;有的手持蒲扇,高声歌唱,像是宣传今年的特色;还有的举旗挥动,像是鼓动全县人民一起参加盛会……车依然堵着,整条街站满了人,只能看见密密麻麻的人在中间穿梭。我们边目送着他们边跟着队伍继续挪移。
一个高潮过了,另一个高潮又到了,这便是难得一见的物资交流会。商贩们都来赶集,有的摊儿卖小吃,有的摊儿卖布料,还有的摊儿卖宠物……各式各样的东西聚集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不一样的卖家吆喝方式当然也各不相同了,有的在我们面前用歌舞的方式推销,有的直接请我们品尝或使用,有的紧跟着我们推销自己的产品……我们被琳琅满目的小玩意给吸引住了,完全没有离开的意思。
从大型物资交流会抽身出来,我们又融入了大型拉伊赛歌会。
各族妇女打扮得花枝招展,为赛歌做了充足的准备。赛歌比内容、比声嗓、比唱腔、比机敏……许多新崛起的唱家,战胜一摊,再去战一摊,只为夺取会场上拉伊的魁首。清脆婉转的歌声、热情高涨的喝彩声和鼓掌声、尖锐的口哨声……交织在一起,响彻西河滩上空,汇成一组全民欢乐的交响乐章。
贵德拉伊会是独一无二的。希望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保留住这样大型的民族文化特色节目。
【陶老师的话】
文章写了青海省贵德县的拉伊会,是藏区的民风民俗。结构上有特色:开头模仿课文《藏戏》,运用排比与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观摩拉伊会后兴奋、新奇的强烈感受。正文部分则用两个过渡句“一个高潮过了……”与“……我们又融入了大型拉伊赛歌会”将本文要讲的三个方面自然地衔接起来,这三个方面就是赶会路上、物资交流会和拉伊赛歌会。结尾则进行总结,再次发表感受,阐发保留民族特色节目的愿望。这样写,结构一目了然,又融入强烈感受,给人以强烈的烙印感。此外,文章场面描写也很出色:既有全角镜头,又有特写镜头,将各色人等、各色物资、各族妇女在场景中的状况、表现写具体了,读了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