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空间设计探究
2018-12-29李萍
李 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
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空间设计探究
李 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
随着国内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的空间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以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的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对行政中心站所处的城市环境、功能分区以及空间构成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地铁空间的合理设计,需要在充分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公共空间的界面、导向、灯光等元素来展示地域文化特色。这样不仅能提升地铁站的空间品质、突出空间的可读性,更能带给乘客丰富的乘车体验和地域感受。对国内地铁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地铁车站;地域性;空间设计;探究
乘坐地铁的人们每天都将和地铁车站发生密切的联系。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简单铺砌的做法已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要求,必须将地铁站的空间设计提升到城市的层面上[1],根据地铁站的特点,研究车站所处城市的周边环境、挖掘地域文化,才能创造出特色鲜明、轻松舒适的乘候车环境。
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地铁站在公共区装修时引入“分区设计”、“界面设计”的空间设计概念,并从西安古城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中汲取设计灵感,最终形成立足本土地域特色的设计方案。车站运营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评价。
1 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概况
1.1 周边环境
行政中心站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是西安地铁2号线的一个车站。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迁移到西安老城区以北张家堡地区,从此这里便成了西安新的行政中心[2]。该站周边分布有西安市委、西安市人大、西安市政府、西安市政协等行政机构,据此该站最终命名为行政中心站。
1.2 车站概况
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位于西安市中轴线的北大门的位置,地处西安的行政中心区张家堡广场中央。是一个典型的地下站,并在地下实现了2号线和4号线的十字换乘,同时本站也是西安市地铁站中站台宽度最大的车站之一。该站也是全国为数甚少的通过地铁车站顶板和中板开洞的方式引入自然光的地铁车站。
2 空间的分区设计
行政中心站由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风道及地面通风亭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站厅、站台是乘客集散、候车、换乘车的主要使用空间,在车站空间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3]。
2.1 站厅层、站台层设计
站厅层是地铁空间中的主要人流集散空间,连接着城市地面和等候乘车的站台层,是地铁空间中十分重要的空间。站厅需具备合理的流线引导乘客进行买票、检票、乘车、出站等活动。站厅层作为地铁站的重要空间,在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丰富站厅空间,提升乘客的乘车感受[4]。同时地铁站厅也是地铁空间中重要的文化展示空间,可以在墙面、吊顶、柱子、铺地等部位融入代表更多地域文化的元素。行政中心站的站台宽度大,公共区空间充裕,车站采用“一”字形布置,进出站的闸机均布置正对上下站台的楼扶梯,有效利用了站内空间,即通过进站闸机后不用转弯直接通过楼扶梯便捷到达站台,出站时从站台通过楼扶梯到达站厅后,不用拐弯,直接通过出站闸机出站,使进出站更加高效便捷,闸机处也不容易形成拥堵[5]。此外,本站的站厅层通过顶板开洞的方式做了一个采光的穹顶,将自然光引入到车站内部,打破了原本地下车站较为沉闷的空间感受,增加了乘客在车站内停留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同时也更加的节能。
站台是提供乘客上下车及候车的主要空间。一般情况下,站台层需要设置屏蔽门与轨道进行安全隔离。行政中心站在站台层空间设计时连同屏蔽门的颜色也充分考虑到了与站厅层空间的风格的高度一致性。
2.2 出入口及环境设计
地铁空间的入口设计是地铁空间设计的门面,也是人们进入地铁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入口空间首先要呈现地铁的信息,让人们易于辨认,甚至从远距离就可以看到[6]。设计时需要从车站与周边环境出发,将城市景观与地铁出入口进行关联设计。张家堡广场作为西安市的北大门,也是东西南北四方向重要的交通分流处。在广场规划有标志性城市雕塑群。雕塑群由一座主雕——“长安门”,以及西安历史群雕长廊组成。车站设置的穹顶与“长安门”虚实对比,相互映衬,使长安门开放式中庭景观层次更加丰富。如图1、图2所示。因此,出入口设计除考虑为在广场休闲、娱乐的人流设置必要的出入口外,应与围绕广场环岛与城市过街通道相结合。基于以上因素考虑,本站设置16个出口,其中广场内出入口8个(目前6个未实施或开通),广场外(跨城市道路)出入口8个(已全部开通),分别位于未央广场四周,以及未央路与凤城八路十字的4个象限。
图1 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广场效果图
图2 行政中心站广场出入口效果图
2.3 衔接通道空间设计
衔接通道空间的主要功能是将室外和地铁站的联络、过渡。由于空间主次和功能的的不同,空间尺度变化较大,因此合理设置衔接通道的布局和尺度,对于提升旅客的舒适度会起到关键作用[7]。行政中心站通过材质、色彩和灯光等设计元素来引导乘客,实现地面环境和车站内部的平稳过渡。方便地铁客流吸引的同时又兼顾了市民过街需求,同时连接车站东西南北4个象限。如图3所示。
图3 行政中心站出入口通道
3 主要空间的界面设计
地铁站空间界面是一种新的城市公共空间界面形态,它是以城市文化为背景,在地铁中进行的一系列室内空间界面装饰活动。地铁站空间界面的良好设计可以突出空间的可读性,提升空间品质[8]。也可以吸引乘客的注意力,有效引导乘客的行为。从而提升乘客的视觉舒适度和心里愉悦度。在地铁站空间界面设计时应注重文化设计,应尽可能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地铁空间的主要设计界面有:墙面、地面、吊顶与灯光、材质和色彩设计。
3.1 墙面
墙面的设计是影响整个设计的重要因素,由于人的视觉中心通常停留在视平线上,墙面往往是乘客实际接触到的最多的空间元素[9]。墙壁设计应该展现趣味性及视觉愉悦度,并展现公共艺术和地铁的人文魅力。因而,应当利用好这一重要的空间元素,对墙面进行设计,展示不同文化主题、民族性和地域特点,增加乘客沿途视觉审美,消除旅途疲劳。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的文化墙取名为《夏荷飞雁图》,作品以隐喻艺术手法,将洁白、清醇、高贵且象征友谊的荷花跃然于平静、悠扬的水面中。采用汉白玉天然石雕为背景,紫铜锻造艺术表达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格。画面背景隐约浮现山脉、城墙和楼阙,将古长安的大气和现在行政中心的地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如图4所示。
3.2 地面
不同的使用空间,对地面材质有着不同的要求,由于地铁人流量大,地铁材质应满足耐用性、安全性、防滑性和引导性。由于地铁站特殊性,地面铺装应整体设计、分区明确,起到界定空间、引导人流、传达信息的作用,颜色应和地铁空间建筑颜色协调,使“底界面”起到烘托整个地铁文化的作用。行政中心站站厅、站台层柱面和出入口通道口部楼扶梯两侧墙采用25厚芝麻白花岗石。如图5所示。
图4 行政中心站文化墙
图5 行政中心站地面
3.3 吊顶与灯光
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是采用天窗结构设计的玻璃穹顶的地铁车站,顶部圆洞上设玻璃采光穹顶,在站厅与站台之间设置通透的天井,蕴含“天圆地方”的立意。采光穹顶和天井的设置,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使相对沉闷的地下空间豁然开朗,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室内环境。设计理念超前,不仅造型美观大气,而且车站顶部玻璃穹顶与周边城市广场和谐共生,相得益彰。是地铁车站与城市设计无缝衔接的成功案例。如图6所示。
站厅、站台层两端吊顶采用简洁的方正块面装饰空间,表达出了行政中心站所处位置城市新坐标的概念。如图7所示。
图6 行政中心站玻璃穹顶
图7 简洁方正的吊顶
灯光设计对于表达室内空间来说十分重要,地铁站形成的封闭空间,烘托和营造氛围主要靠人造光源解决[10]。在行政中心地铁站空间的设计中,合理使用了光线的冷暖、明暗变化,使乘客可以根据照明方式的不同直观地感受到空间功能的异同。光环境对突出建筑特质和增强建筑空间美感十分重要[11],可以表现出结构美、空间的韵律美,达到良好的审美要求。行政中心站拱顶完美的灯光设计成了该站设计的一大亮点,给乘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图8所示。
图8 行政中心站玻璃穹顶灯光效果
3.4 材质和色彩设计
材质对地铁站空间氛围的创造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将各种质感的材料进行合理搭配,能表现出独特个性空间。行政中心站在材质选择方面也是颇费心思,根据功能和空间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材质,如:在行政中心站入口处自然光线充足,选用玻璃材质。中心站穹顶的周边采用汉白玉浮雕进行装饰,站厅、站台层柱面和出入口通道口部楼扶梯两侧墙采用25厚芝麻白花岗石。如图9所示。
图9 行政中心总站公共区
在地铁站空间的设计中,色彩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色彩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在公共空间通常选择让人感觉舒适自然的颜色[12]。地铁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特征,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因此地铁空间的色彩设计也应该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突出城市个性文化[13]。利用能代表地方特点的色彩,增强车站公共空间的表现力。行政中心站主要从西安市的城市风貌、地域特色以及汉唐建筑文化特征三个领域中提取,以灰色、白色、赭石色、灰蓝色等色彩为主,整体色调协调统一,凸显古城文化韵味。地面、柱面均采用芝麻灰花岗岩,墙面采用以白色为基调的水泥纤维板,上下设置传统回型装饰纹理,站厅、站台吊顶为铝合金系列,两侧部位吊顶主要是面层为赭石系列色[14],全线导向牌、屏蔽门采用灰蓝色。各部分色彩的设计既遵从了全线(西安地铁2号线)的统一性规定,也反映出车站所处的地区环境特点和强烈的识别性。
4 空间引导设计
地铁空间的导向标识系统是地铁空间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乘客顺利、安全及迅速地完成整个乘车旅程。导向标识设计须全面考虑,既要满足乘客功能的需求,又要符合乘客的行为习惯,使其理解顺畅,一目了然[15]。在行政中心站的导向设计从西安市的城市风貌,居民气质特征以及唐代文化特征3个领域中提取了城市形象色。在设计中强化2号线的标准色,最终确定一色彩表达方式,经过抽象、意象化的应用到行政中心站的引导系统中。行政中心站在主要反映线路色的位置小面积用中国红。辅助形象色主要提取唐三彩,选择了宁静、沉稳的华青蓝用于导向牌和站台屏蔽门。地铁换乘车站的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对于乘客在地铁站中选择进出站和选择换乘就尤为重要。在建筑方案设计中行政中心站内部空间宽敞开阔,两线的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均能形成连通。为方便乘客进出站和换乘,通过立体多维的导向系统,使旅客清晰明了、高效快速地达到了乘车、换乘的目的。如图10、图11所示。
图11 出入口导向标识
5 结语
地铁站空间的艺术氛围与整个城市文化艺术氛围相互渗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营造出一个既符合使用功能,又能使乘客、市民满意的环境,需要设计师不断进行探索实践。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地铁站结合车站的环境特点,通过“分区设计”、“界面设计”的空间设计理念所创造出的空间环境,不仅具有引导乘客便捷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也在空间上形成了独特的西安古城文化艺术氛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站运营后虽然有较好的社会反响,但似乎在各空间的氛围表达上也留有缺憾。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期望这种立足本土地域特色的地铁空间创造,能引起地铁设计师们的思考,也能给日益猛增的地铁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孙艳丽.日本京都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6):74-76.
[2] 掌上同城微西安.西安地铁1,2号线文化墙大集锦(含丝路文明语音播报最全文字稿)[EB/OL].[2016-04-22].http:∥mt.sohu.com/20160422/n445620206.shtml.
[3] 郭晓方.地铁站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4] 吴波.地铁站厅流线设计与空间营造探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5] 邵茜茜.当代城市地铁站内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研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4.
[6] 原媛.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及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7] 吴晓云.地铁站内外衔接空间设计初探[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8] 许琛.地铁站建筑地下交通空间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9] 杨艳红,周颖,陆伟伟,徐泰一.我国地铁站空间界面文化性设计研[J].工业建筑,2013(11):37-40.
[10] 秦启.地铁站空间的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6):97-98.
[11] 王依琳,饶晓明.轨道交通车站照明设计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6(4):46-49.
[12] 刘婷尔.基于认知特性的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色彩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7):127-129.
[13] 代铮.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14] 尹静.西安地铁2号线车站建筑设计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3(5):122—126.
[15] 陈俏.空间理性导识系统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
Study on the Space Design of Xingzhengzhongxin Station of Xi’an Metro Line 2
LI Ping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Xi’ an 710043,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metro, the space design of metro st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ith reference to the space design of Xingzhengzhongxin Station of Xi’an metro line 2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 environment, the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metro station, and each interface of functional spac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a properly designed metro station needs to fully mee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effectively uses the interface of public space, guidance, lighting and other elements to show the region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This could not only enhance space quality and highlight space readability, but also bring passengers a wealth of travel and geographical experiences. Therefore, positive references can be provided for metro construction in China.
Metro sta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Space design; Research
1004-2954(2018)01-0109-04
2017-03-30;
2017-04-07
李 萍(1982—),女,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工学学士,E-mail:15998003@qq.com。
U231;TU318
A
10.13238/j.issn.1004-2954.2017033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