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古诗,学写作(五)

2018-12-29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于晓冰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妙处炼字细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于晓冰

台湾作家王鼎钧在散文集《昨天的云》中记录了老师给他讲作文的经历。摘录几段如下:

他老人家最反对当时流行的“新文艺腔调”,例如写月夜:“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的天空,照着我孤独的影子。”例如写春天:“光阴流水般逝去,一转眼,桃花开了,桃花又谢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当时,这种腔调充斥在模范作文或作文描写词典之类的书里。他不准我们看这些书。

…………

他说,文笔一定要简洁。

…………

有一次,我在作文簿上写道: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作清明的一站。王老师对这段文字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他在发作文簿时淡淡地对我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地说清明到了。”

又一次,我写的是: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他老人家毫不留情地画上了红杠子,在旁边改成:今年八月。

王鼎钧文章中所说的“新文艺腔”,距今至少有七八十年了吧。可在今天的学生作文中这种腔调仍然普遍存在,有话不好好说,堆砌各种华丽的辞藻,无病呻吟。

有话好好说,把最普通的字词放在最适合的地方,采用最准确的表达,更能体现出语言运用的能力,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凡的能力。

限于篇幅,本文仅以选择动词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比如,在我们熟知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虽然同样都是掏钱,但鲁迅给孔乙己安排了不同的动作。第一次用“排出九文大钱”,而第二次则用的是“摸出四文大钱”,用“排”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硬撑着装阔绰,而“摸”则生动地体现了孔乙己真实的落魄。

这样准确使用动词、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情形,在古典诗词中更常见。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充满动感和色彩感;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中用“敲”字比用“推”字更能突出以声衬静的效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遣词造句评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已是权威性的评语。

今天我以杜甫的诗为例,说说老杜如何炼字。

请选择最恰当、最形象的动词填写在杜甫诗句的空白处:

细雨鱼儿_____,

微风燕子_____。

A.游飞 B.浮来 C.跃回 D.出斜

熟悉老杜这首诗的朋友,会比较轻松地选出D选项。但如果不太熟悉的,可能要费点儿周折。

但即使选出D选项的朋友,可能也没有深入琢磨过为什么杜甫要用“出”和“斜”这两个动词以及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北宋词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有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

叶梦得认为诗歌的语言忌讳过度修饰,抒发情感、描绘事物,要有自然天成的妙处才好。他以其词人特有的敏感抓住了老杜这两句诗的妙处之所在。

细雨落在水面上形成水泡,鱼儿常常浮上来吞吐水泡。如果是大雨,鱼儿就潜入水底了。燕子身体轻巧,风力太猛就会禁受不住,只有微风,燕子才会借势轻捷地掠过天空。“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

清朝人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这种不“以字胜”,而“以意胜”的炼字能力从哪里来?

虽然杜甫没有现代科学知识,无从知晓在下雨前因为气压低,水中氧气含量变少,鱼儿跃出水面呼吸;无从知晓因为气压低,再加上水汽重,昆虫的翅膀沾湿,所以只能低飞,鱼儿会跃出水面捕食昆虫;也无从知晓燕子是以斜飞的方式控制翅膀和尾翼,灵活变向,更为敏捷地捕食昆虫。但是,在古代,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诗人有对自然的长期细致的观察,因此能够体物精微,能够用最准确的词语去描摹事物。

我们现代人写作,一方面可以从古诗词中学习古人的炼字法,但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记到自然中去,观察自然,从源头着手,锤炼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时时记得,把最普通的字词放在最适合的地方,做最准确的表达,这是一种非凡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要努力培养这种能力。

猜你喜欢

妙处炼字细雨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公开表扬的妙处
妙处难学
探寻字源妙处多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豌豆笑传之不洗澡的妙处
细雨
细雨如丝
辨别词性,分类作答——例谈如何解答“炼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