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怎就成不了“诸葛亮”
2018-12-29东湖少主
◎ 东湖少主
姜维最早献身于曹魏的国防事业,军事才能无须说,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曾一度败于其手。这样的人才,在蜀国不多见,但在曹魏阵营中却是不少。或许就是蜀国人才匮乏的缘故,诸葛亮遇到此等人物,顿时有了收降之心,于是采取离间之计将姜维收到了麾下,目的就是精心调教,为将来的蜀国留下一个统率三军的得力干将。而姜维在魏国本就不显山露水,见诸葛亮如此看重自己,自然也就乐得归降了。有了诸葛亮的倾力栽培,姜维的军事智慧日臻成熟和完善。唯一的不足在于,姜维年轻,威望和地位还不足以驾驭大局。
因此,当诸葛亮垂危之际,刘禅派人前去询问诸葛亮后事的时候,诸葛亮先推蒋琬,再荐费祎,却唯独对姜维没做特殊交代,可见诸葛亮并没有让姜维挑大梁的打算。这让姜维很失望,他本想继承诸葛亮遗志,以攻为守,为蜀汉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但诸葛亮的交代非常清楚,三权分立,各负其责,自己作为军事干部,要想获得爵禄地位,就只能依靠军功。于是姜维连连上表,定要出师北伐。
而显然,蒋琬、费祎都是宽济博爱、墨守成规之人,对姜维穷兵黩武、一意北伐并不感冒。意见有分歧,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于是费祎出面做姜维的工作,可姜维不听,也就只能对他听之任之了。
问题是,打仗不仅要花钱,还要死人的。胜了劳民伤财,劳而无功;败了却免不了招致非议。何况,朝廷的银子都用到了打仗上,刘禅的花钱问题自然就显得捉襟见肘。再加上姜维常年领兵在外,与刘禅接触的机会少。时间长了,流言蜚语满天飞,搞得姜维很被动。本来北伐就不被人看好,形势的发展对姜维极其不利。而后来在对宦官黄皓的处理问题上,姜维偏偏又与刘禅发生了分歧。
姜维忠诚,非要去找刘禅理论。这一来就闯祸了,虽说刘禅有修养,最后还是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卿何容不了一宦官耶。”此语一出,姜维明白了,自己不比诸葛亮,在刘禅心目中的位置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经此一事,姜维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和处境,这时,郤正建议他自请前去沓中屯田,“一者,得麦熟以助军食;二者,可以尽图陇右诸郡;三者,魏国不敢正视汉中;四者,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之;五者,足以避其祸乱也。此乃保国安身之法,可早行之”。姜维一听恍然大悟,于是依计而行,屯田避祸。开荒的开荒,种地的种地,一派繁荣景象。
郤正的主意不可谓不好,问题是军队是一个战斗集团,你不去搞军事训练,却在那里搞起了“农副业生产”,原有的军事机动性随之消失,战斗力大大削弱。这让魏国有了可乘之机。魏国名将邓艾看出了蜀国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毅然决然率领“敢死队”偷渡阴平,奇袭成都,于是刘禅投降。看大势已去,姜维只能勉强支撑,诈降钟会,杀害邓艾,做垂死挣扎和最后一击。
想来诸葛亮不让姜维“接班”也是有道理的:生逢末世,君王昏庸,再大的本事也难成大事。倘若姜维接手诸葛亮的全部事业,蜀国必将陷入更多的、无谓的征战杀伐之中,直至像自己一样—到死方休。于国于民,有何益处?与其做无谓牺牲,不如分散姜维的权力,再给姜维找几个对手加以牵制,让蜀国自生自灭,顺应历史潮流。
对于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后来的司马昭说得极其到位:“人之无情,乃至如此!虽使诸葛亮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
【笑林广集】室友和旁边宿舍一哥们儿吹牛,室友说:“我脱了鞋,我们宿舍人会全跑了。”那哥们儿说:“我脱了鞋,我宿舍的人一个都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