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12-28张立国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7期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张立国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腹股沟斜疝患者3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实验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不良率5.88%、复发率5.88%均优于对照组的23.53%和17.65(P<0.05)。结论: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了手术及时间,降低了复发率。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210-01

腹股沟斜疝是指位于下腹壁和大腿交界的三角区生长出的包块,由腹腔内脏器通过腹沟区的缺损向体表凸出形成的包块[1],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发于男性,以成年男性发病为主。表现为腹股沟部有肿块、胀痛,可发生绞窄和嵌顿[2],严重可导致急性腹膜炎及肠壁缺血坏死,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腹股沟斜疝通常不会自行消失,需进行手术治疗。过去临床手术多为传统疝修补术,虽有疗效,但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强烈、愈合时间长及易复发等特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替代了传统疝修补术,该修补术采用人工生物材料为补片,弥补了传统疝修补术强行缝合肌肉的特点,使手术更加微创、无痛、美观,更迎合现代人们外科手术需求,我院现对腹股沟斜疝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腹股沟斜疝患者3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男患15例,女患2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1.5±5.5)岁,病程8.5~23.5年,平均病程(12.5±3.5)年,疝气位置:左侧10例,右侧5例,双侧2例,实验组:男患16例,女患1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2.2±5.2)岁,病程8.7~23.7年,平均病程(12.7±3.7)年,疝气位置:左侧10例,右侧5例,双侧2例,两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便秘、前列腺增生疾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根据疝气位置选择前壁或后壁修补术,术前行硬膜外麻醉,切开疝囊,显微镜下检查并回纳内容物,用手术钳剥离疝囊移至疝囊颈,对内荷包行高位结扎,不游离精索,切断疝囊颈部,高位结所后提起精索游离,把腹内斜肌下缘和复横腱膜弓移至精索后方,用于缝合在腹股沟韧带上。

实验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前行硬膜外麻醉,对腹股沟斜疝位置行常规切口,切口为3~5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暴露腹横腱膜和内环,检查内部,对精索上下分离,剥离疝囊至颈部,进行高位结扎,用填充物填至疝环口,将成型补片缝合,固定于腹股沟管后壁,底部和疝环口保持水平,最后缝合腹外斜肌腱,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疗效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肿痛、睾丸缺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0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照组(P<0.05),通过比较,实验组并发症总不良率5.88%、复发率5.88%均优于对照组的23.53%和17.65(P<0.05)。

3 结论

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发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解剖缺陷,腹股沟管后壁或前壁薄弱[3],该病需进行手术治疗,對腹股沟管后壁或前壁进行修补术,达到治愈的疗效。目前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分为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主要利用腹股沟斜疝疝环周边的健康组织修补缺陷处,强行缝合肌肉,导致术后患者疼痛感持久,愈合期较长,患者还会因为参加体力劳动而病情复发,无法满足患者近一步医疗需求。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补片修补术,替代了传统疝皮肤组织修补,利用聚丙烯编织物为补片原料,与人体组织形成较好的相容性,排异反应小[4],用补片填充疝环,使腹股沟后壁增强,同时与切口保持齐平,使外观更加美观,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

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人工生物材料为补片,缓解了周围组织张力,避免了肌肉强行缝合,减少了肌肉筋膜组织牵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2)不干扰正常组织的解剖结构,使用补片填充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不分离组织结构,层次分明,保证了切口美观,符合解剖学特点。3)不影响术后韧带功能,补片材料为聚丙烯[5],具有不可吸收性,与组织结构相容性好,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利于患者早日活动康复,对人体组织无牵拉,降低了复发率。通过对患者分组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文昌,韩建国,李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48例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22.

[2] 李翠莲.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7,(7):143-145.

[3] 江志霞.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无张力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7):29-31.

[4] 彭金雄.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11):41-42.

[5] 熊传发.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在老年人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C].//2013年土家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推广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13:107-107,109.

猜你喜欢

无张力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