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光影中的“变”“闯”“转”

2018-12-28杨天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49期
关键词:南京

杨天

一名小朋友在江苏南京一商场内的“二维码隧道”内玩耍(苏阳/摄)

初冬的南京。玄武湖畔举办的一场南京城市发展图片展吸引了大批南京群众。

据组委会统计。总计有近15万名观众现场参观了这场以“改革开放铸辉煌·不忘初心再出发”为主题的展览,而为展览开发的手机App“掌上展馆”访问人数则突破了400万。

从新街口商业街的嬗变到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打造,从“科教兴市”战略的提出到“创新名城”的建设,从一座座飞架南北的长江大桥的出现到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620幅图片中定格的瞬间,以及影像视频、实物模型、科技互动等展陈手段的立体呈现,串起了南京改革开放40年以来高速发展的历程。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用“变”“闯”“转”三字概括了南京的40年——

变:40年来,南京的综合实力、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变化巨大;

闯:40年来,凭借着一股闯劲、拼劲、韧劲,南京走出一条符合南京特点的改革开放道路;

转:40年来,南京与时俱进、自我革新,从思想观念到工作路径都实现了一系列深刻转变。

金陵饭店曾是南京地标

“这就是原来的新街口,37层的金陵饭店当时是南京最高的建筑了。我当时还专门花5块钱买了票,去最顶层逛了一圈呢!”展览第一天,曾家住新街口的王先生特地赶去观展,一张新街口的老照片勾起了他的许多回忆。

在南京,没有哪一个地址能像新街口一样成为当地人记忆或者日常交流中,最常出现的词语。

新街口的嬗变正是40年间南京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最好佐证。

1983年。南京市中心新街口拔地而起一栋110米的高楼一金陵饭店,这栋当时全中国最高的建筑,成为当之无愧的南京地标。

两年以后,金陵饭店购物中心开始对外营业。和王先生一样排队买票去金陵饭店36层璇宫参观的市民,也不忘去这个2000平方米的高档商店逛逛,那里出售着当时南京城里最贵的衣服、皮包、钟表和家用电器。

彼时,刚刚从计划经济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南京人,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满渴望。这为日后新街口商贸的繁荣埋下了种子。

“那时候年轻人结婚买东西。或者家里想添置个冰箱、电视等,都还需要用工业券。”王先生回忆说,“好不容易搞到券,大家就都跑到新街口来,这些东西只有新街口能买到。”

就在金陵饭店购物中心开张的同一年,新街口第一家私营服装店“金宝时装店”开业了,这家租了胜利电影院40平方米铺面的临街小店,以新颖的服装款式、灵活的价格、更好的服务,给传统的国营商业服装经营观念和方式带来一定的冲击。

然而,私营小店的影响力在此后的十几年内还十分有限。在上世纪90年代,一家名为“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以下简称“南京新百”)的国营老店才是新街口无可争议的“流量天王”。2000年,南京新百的销售和利润指标名列中国十大百货商店独立门店之首。

展览中另一张最近拍摄的新街口全景照里。曾经鹤立鸡群的金陵饭店已淹没在一片林立的高楼之中;随着商业模式的变化,新街口的改变也不可避免。

新街口嬗变

世纪之交,南京人的生活奔向了小康,新街口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2010年,阔别南京闹市区9年的孙中山铜像重新伫立在新街口广场中心。新街口迎来了新的历史定位:南京城的符号性核心商圈。

短短几年之间,新街口不到0.3平方公里的面积内,集中了近700家商店,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业企业有30家,1600余户大小商家星罗棋布,营业额长期居中国各商业街区前列。就连当时刚刚在家电行业崭露头角的苏宁电器。也将自己的总部迁入了新街口淮海路。

有意思的是,自苏宁始,汇集在新街口这个弹丸之地的众商家为了争取客源,开启了一系列重要商战,这样的竞争也帮助新街口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近几年,随着南京城规模的扩大、区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城市逐渐形成了多中心格局,新街口的商贸、消费、金融等功能开始不断分散化。

例如,本世纪初开始重点打造的河西中央商务区,规划目标就是建成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第二大中央商务区,成为“江苏省的CBD'和“南京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承载建設“长三角北翼金融中心”重任。

新街口面临的挑战不只是来自城市功能的调整,它的对手还来自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在电商的冲击下,新街口商圈的各大商场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

升级商业业态和销售模式,找准新定位成为新街口重获生机的关键。

2010年,阔别南京闹市区9年的孙中山铜像重新伫立在新街口广场中心。新街口迎来了新的历史定位:南京城的符号性核心商圈。

近年来,南京正着力建设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曾经的“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因此还承担着辐射和带动区域商贸发展的重要作用。

2017年发布的《南京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南京要重点打造河西金融集聚区、新街口金融商务区和江北新区新金融示范区三大金融中心。力争到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把南京建设成为承接上海、覆盖江苏、辐射皖赣、延伸全国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专业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

创新名城

40年间,南京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

2008年,南京曾举办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图片展,刚刚毕业两年的杨晓慧是当时的8名讲解员之一。十年之后,杨晓慧又成了此次展览的讲解员。从2008年到2018年,南京的变化翻天覆地,展览的形式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此次展览中,几台AI机器人成了杨晓慧的好帮手。负责接待的机器人小豹、全国首台智能患者健康教育机器人小医,还有歌声动听的机器人小南和小艾,都是展览中的“网红”。

这些人工智能机器人代表南京创新型研发机构,向参展观众展示了南京科教名城的新成就。

拥有普通高校53所(不含军事院校),其中有“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所),列全国第3位。国家级独立科研机构18家,其中中科院有6个研究所在南京。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83万人,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均列全国第2位。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南京的科创力量从来不可小觑。

40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雏形之一在南京萌发。这里还创造了国内首台电子显微镜、亚洲首台大型光谱仪。创始于南京的苏宁集团首开国内家电产品专业化经营先河,武家嘴村勇于探索成为“中国民间造船水运第一村”,江宁开发区从一个县办自费开发区成长为国家级开发区……这些载入史册的创新成果和开创性壮举,成为南京创新品质的生动写照。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市属科研院所改革试点,先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等重大举措。进入新世纪。南京又成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

2018年年初,南京发出建设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动员令,将人才和创新作为首要突破点,强化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让创新成为南京最突出的城市气质和发展驱动力。

围绕创新活动的“痛点”“堵点”问题,南京出台了创新名城建设实施意见,形成“1号文件+45个配套细则”的政策体系。

从新能源汽车到智慧型服务机器人,从智能芯片到新型医药产品……一批新产品、新服务在南京诞生。近年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与地方合作越来越紧密,纷纷鼓励科研人员到地方找项目、快落地。

比如以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人工智能学院,重点在AI+交通、物流、安防、医疗等领域开展多维度拓展,为南京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许多AI解决方案。

2018年,剑桥大学一南京科技创新中心落户南京江北新区,这是英国剑桥大学创办800年来在海外唯一以大学冠名的科创中心。图灵奖唯一华裔获奖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也选择在南京开展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

据统计,通过与各方面合作,南京已组建了182家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三分之一有国际化团队参与。依托新型研发机构,让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走出来,让地方创新需求走进去,南京科教资源潜力正变身创新发展新动力。

为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全球创新聚集高地,南京市还主动作为,对全市所有科技创新园区进行整合集成、提档升级,将分散的83个科技园区整合设立成15个高新区,通过政府力量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营造适宜各个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

立体南京

20世纪70年代,施顺才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全家人高兴地争着与自行车拍照。1983年。施顺才大女儿出差游园时,买票排队坐上摩托车拍照。羡煞旁人。十年后,施顺才小女儿买了一辆红色的女式飞鸽牌自行车。买车当天,专门在五台山拍下骑新车的照片。2011年,施顺才家首次购买汽车。2017年,施顺才家更新换代高档小轿车。

图片展中施顺才一家“车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南京家庭的缩影。

改革開放以来,与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相比,变化更大的是南京人的交通出行方式。

1968年,第一座南京长江大侨飞架南北,让天堑变成了通途。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南京又多了二桥、三桥,以及被誉为“中国金门大桥”的我国首座三跨吊悬桥长江四桥。

2018年10月16口,南京秦淮河畔,在这里依然能感受到南京古都的风貌

2006年5月10日,京沪高铁必经之路——南京大胜关桥开钻动工。这座全长9.27公里,总造价38.6亿元的大桥,以“四个世界第一”成为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

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市开始筹备轨道交通建设,率先在我国二线城市中构建大规模轨道交通网络。2005年地铁一号线开通,至今已开通10条线路,总长度378公里,车站174座,居全国第四位。

有数据显示,作为国内首个区区通地铁的城市,南京的轨道客运量占城市公交客运量55%以上,中心城区拥堵逐步缓解,城市格局进一步优化。地铁累计完成投资1500多亿元,据测算,拉动GDP约4000亿元,综合贡献率超过9000亿元。

入地之外,南京的天上航线自改革开放以后也越发丰富。

目前,作为大型航空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航线已突破260条,其中远程洲际航线达7条,覆盖四大洲。

2018年,有近3000万人次从这里飞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禄口机场早已突破单一客运功能,一年有近40万吨货邮在这里发出;依托机场形成的临空经济区,正成为南京吸引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引擎,创新名城建设的“助推器”。

40年间,南京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高铁南京南站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公路网密度居全国中心城市前列。南京由此成为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猜你喜欢

南京
南京云锦的故事
南京好好的
你路过南京,我路过世界
南京大闯关
我爱南京文化 更爱讲南京话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若一去不返的即是真实
南京话易懂“难听”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