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泠拍卖掌门人陆镜清与你分享“六字”方针——看懂一个品牌,也是认定一种风格

2018-12-28方晓

中国收藏 2018年7期
关键词:西泠门类砚台

方晓

杭州,是一座特殊的城市,被自然宠溺,又被人文滋养。清雅、安闲而又柔韧、精进,这种气质无形中附着于生活在这方土地的每一个人身上。陆镜清,就是这样一位地道的杭州人。

陆镜清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杭州气质,在他和他执掌的西冷拍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有清雅、安闲的一面——当每年中国内地进入春秋大拍季,各家拍卖公司都争相“创纪录”时,西泠拍卖往往格外“淡定”,淡定地推出新专场新专题,淡定地说着成交额。

他也有柔韧、精进的一面。在管理公司的14年中,西泠拍卖共推出17个“中国首届”创新专场。尤其是近年对青铜器、西方艺术等重要门类的积极推动,更让人看到了他“国际化”进程的野心。甚至,从公司创立之初,陆镜清就对公司未来发展制定了宏伟目标:5年后,每年成交总额达到5亿元,10年10亿,15年15亿,20年20亿……在外界看来,这有点“异想天开”,但是,他确实在默默地让“梦想成真”。

梦想如何成真?在《中国收藏》杂志记者的专访中,陆镜清道出了他的独门秘籍——诚信、创新、坚持,这六个字也是西泠拍卖的经营方针。说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十分不易。在当下不少拍卖公司受困于经济环境而愁眉苦脸时,陆镜清的六字方针,或许会对同行以及市场都有借鉴作用。

《中国收藏》:这几年,受到经济环境的影響,不少拍卖公司都叫苦连天,抱怨生意难做。您觉得有这么难吗?

陆镜清:没有这么难,我反倒觉得还有好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其实,任何行业都有难处。如果你觉得难,首先要问自己:是不是经营方式有问题?是不是品牌体系有问题?是不是买家对品牌的认知有问题?

这就好比一杯饮料,原料很好,口感不错,但没有人知道这是一杯好饮料,所以卖不出去。这里面,有信息交流的不对称,有学术挖掘的不深入,也有违背时代的语言描述。尤其是后者,正确的语言描述脱离不了时代,很多说法都应该与时俱进。在诚信经营的前提下,什么样的语言描述能够被市场所接受,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国收藏》:就像您所说的,西泠拍卖的生意并没有这么难,而且我们还发现,有些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比如网络拍卖。一般传统拍卖公司都不愿轻易触网,西泠开设网拍是出于什么考虑?是为了“弥补”传统拍卖吗?

陆镜清:不能说是弥补,应该说网拍更迎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创新。未来5年,我认为西泠网拍的成交额会超过线下拍卖。

目前,参与西泠网拍,买家需要先付保证金,如果违约,保证金将被没收,而且公司会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当前,艺术品拍卖违约的成本太低,因为没有相应的法规约束。所以,我们设立了准入制度,也有惩罚制度。如果两次以上违约就会被列入黑名单,也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

对于网拍来说,发展的关键点在于诚信机制。在网拍拍品审核中,我们的要求远胜过春秋季大拍。因为买家主要从手机上查看拍品,尽管每件拍品都有图片描述,但与实际情况总会有差别,比如颜色,每个人对颜色的认知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更为真实的反映。

另外,网拍的整个价格体系是比较低的,比线下拍卖低得多。但每年西泠网拍的成交额都在提升,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这种趋势是建立在有品牌、有信用的基础上的。

《中国收藏》:网拍只是西泠拍卖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在不少人看来,西泠往往“不按常规出牌”。当很多拍卖公司都在追逐市场热点的时候,西泠总是特立独行,是什么理念让西泠如此“淡定”?

陆镜清:其实,拍卖公司就应该这样,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特色。艺术品拍卖市场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市场。

现在,拍卖公司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都是黄宾虹,都拍齐白石,缺少自身的特色。另外,有些拍卖公司看重成交额,却看轻成交率,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事实上,成交率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数据,它反映出市场对拍卖公司的认知度,对公司品牌的认知度,对这场拍卖会所推出的拍品的认知度。

同样数量的拍品,假如都是5000件,有一家公司卖掉4000件,成交额是10亿元;而另一家公司卖掉1000件,成交额超过10亿元。你觉得哪家公司更牛?我一定选择第一家,因为它的成交率高达80%。相比第二家,这个数据意味着它拥有更多的委托人、更多的买家,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所以,不管是大买家还是小买家,我的态度一向都是同等对待。

《中国收藏》:走自己的路,对于拍卖公司来说,核心在于什么?

陆镜清:坚守,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这是关键。

西泠印社创立已有100多年历史,它对今天西泠拍卖品牌的建设、西泠精神的推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拍卖公司不只是单纯地卖艺术品,而是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我一直认为,做拍卖要肩负这样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中国收藏》:坚守,意味着一成不变马?

陆镜清:坚守是一种精神,怎么样才能坚守?这就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一种生命。

西冷拍卖一直在创新,从门类创新到理念创新。比如,2007年我们开创了砚台专场拍卖。那年,一个委托人将砚台送到北京的拍卖公司,但对方觉得门类太小,不能上拍。后来送到我们这里,通过挖掘,我们发现砚台还是有独特艺术价值的。有了文字才有了砚台,小小砚台其实见证着整个文明史的发展,于是就开辟了一个新门类一一砚台。

除了砚台,还有毛笔,这些原本属于艺术却没有归类其中的门类,被我们不断挖掘出来。它们都是小门类,利润不高,甚至很小,那为什么还要做呢?因为我们是抱着对艺术负责任的态度,将它们引入拍场,旨在更好地对该项艺术门类有所推动。

再如漫画专场。原本漫画是进不了拍场的,因为西泠拍卖的市场培育,使得很多早已扔掉画笔的画家重拾画笔,一心投入到漫画的创作中。这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漫画艺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漫画产业的发展。可以说,一个门类对艺术的推动,对市场的推动,又会带来社会的丰富。

所以,一方面对原本这个世上应该有的门类,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它回归到世人面前。比如印章拍卖,一个专场可以拍到1个多亿。小小印章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又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弘扬;另一方面,通过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从学术的角度,用新的理念挖掘出新的专场。比如“从国立艺专到中国美术学院纪念”专场,在这个时间跨度中,有多少伟大的艺术家诞生。如果我们梳理得越细致、越学术,对当今社会就有更大的作用。

《中国收藏》:在艺术门类上推陈出新,在业务版图上,西泠也有不少新举动。先是在绍兴成立分公司,马上又要进驻广州。

陆镜清:在广州成立拍卖公司,是西泠拍卖真正意义上从战略战术角度进行的布局。目前因为人才问题,还没有完全落实。

其实,我们每季大拍都在推岭南画派的专场拍卖,已有近5年时间。我认为拍卖是要打破区域性的,尤其作为一家全国性的拍卖公司。这个区域不仅仅指地区区域,还应该包括国际区域。首届西画专场是西泠拍卖成立十周年时推出的,西方器物、西洋艺术等专场,也逐渐成为这个市场未来的使命。

艺术是无国界的,艺术品市场也是无国界的。拍卖企业的国际性,除了推出更多國际视野的拍品外,还能让更多外国人参与进来。目前,要做到这一步,还有一些法律法规的限制,但总有一天会冲破这个界限。

《中国收藏》:西泠一直在南方精耕细作,有没有考虑过北方市场?在您看来,南北方市场有哪些不同?

陆镜清:从艺术市场的角度,北方市场与南方市场有差异性,区域文化不同,经营方式也会不同。在北方,大体量的拍品会更受藏家欢迎;而南方藏家则更追求那些可以走进生活的艺术品。另外,从藏家参与度来说,南方要远远高于北方。而让艺术融人生活,一直都是南方拍卖市场所推崇的理念。

西泠拍卖要先立足于南方,扎扎实实做好我们该做的事,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北方买家和卖家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近五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西泠拍卖都会新增400个到1000个新买家,像去年,我们就增加了1000多个新委托人。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市场没有那么煎熬。

《中国收藏》:之前您谈到拍卖企业的国际性,要想成为一家国际性的拍卖公司,出了所推出的艺术品无过节,还需要哪些条件?

陆镜清:中国的拍卖企业要想获得国际认可,不是说到了香港、澳门拍卖就是国际性公司,而是经营理念要获得国际认可。

现在,国际百强品牌中,没有一个中国品牌。真正的品牌,不是说有100个亿、1000个亿就是品牌,品牌的概念是全面的、综合的认知。规模只是一个方面,其中更重要的是坚守。在人们心目中,它是有诚信机制的,有精神含义的,有历史文化的,这些才能全面体现着品牌的价值。

猜你喜欢

西泠门类砚台
如何鉴别砚台
李欣:小众门类征集反而更占优势
安徽省图书馆藏傅增湘未刊手稿《西泠诗草》考略
匆匆离别添新愁
屋乌之爱
砚缘
一方砚台散墨香
墨锭和砚台
千奇百怪的动物
追光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