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年,外刊封面看中国

2018-12-28崔泓陈冰

新民周刊 2018年49期
关键词:世界时代经济

崔泓 陈冰

美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英国《经济学人》、德国《明镜》周刊是世界著名的时事周刊,透过杂志上那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封面,外国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也借此走向世界。 曾经一度,《时代》周刊被认为是西方认识中国的一把尺规。这本杂志始终用一种悲观且单一的视角遥望中国,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它才开始以一种平实的姿态和笔触审视中国。《经济学人》《明镜》周刊也日益成为 “报道中国的老手”。

1978年

12月25日

邓小平的头像与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同时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上面写着: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

1979年

1月1日

邓小平被评为1978年度的风云人物。因为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

2月5日

邓小平圆满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此行意義重大、影响深远。在其后30年中,中美两国关系尽管有过很多曲折,但总的来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对总的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4年

4月30日

“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很直白地表现了中国正在开放,人们将要开始新的生活的景象。当然这也是对里根总统访华的一篇报道。

1986年

1月6日

邓小平时代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依次出现,邓小平再一次成为时代期刊年度风云人物。

1996年

1月

《时代》周刊一改之前登上封面的中国人全是政治家的历史,巩俐成为了第一位登上它的华人艺人,封面上的文字称其为“中国电影传奇”。在外国人眼中她就是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

10月28日

王菲成为巩俐之后第二位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艺人。《时代》称王菲是“流行乐女王”。

1998年

10月19日

《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人物是成龙,标题称成龙为好莱坞先生,并说他主演的《尖峰时刻》是最真实最精彩的好莱坞故事。成龙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男明星。

2002年

1月21日

中国娱乐明星合影。在外国人眼中他们就是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

11月16日

2002年姚明成为NBA选秀状元。

2004年

4月18日

《时代》周刊发表了一年一度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副总理吴仪入选《时代》周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中的“领袖组”。另外,在休斯敦火箭队效力的姚明被列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的“偶像组”。

8月30日

雅典奥运会上,邹市明为中国获得了历史上首枚奥运会拳击奖牌铜牌。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田径金牌,书写了中国田径的新历史。

2005年

10月3日

超女冠军李宇春出现在亚洲版时代周刊封面上 。

2006年

10月14日

《经济学人》报道中日关系破冰解冻,刚刚当选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访问北京,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首脑会谈。

2007年

1月22日

《中國:一个新王朝的开端》,为读者勾勒出了“中国世纪来临”的画面。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实力持续上升,海外投资和对全球天然资源的需求左右了世界经济,外交上也积极进取,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因此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5月19日

封面将美国电影《金刚》中的大猩猩换成了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恐惧。

2008年

8月4日

美国《时代》周刊推出奥运特刊,在封面报道中细数了100位奥运选手,刘翔、姚明、郭晶晶等8位中国运动员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刘翔更成为《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

2009年

9月19日

“中国时刻”跃然纸上,以鲜红的五角星作封面设计,美国媒体关注新中国成立60周年。

8月28日

《福布斯印度版》指出,中印两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需求也急速增加,而非洲拥有巨大石油储量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印两国相继把目光瞄准非洲富饶的资源与无限的发展潜能。

2010年

8月15日

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6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一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着挑战和机会,创造新世界的规则是这两个国家的责任。

12月23日

《明镜周刊》封面“棋逢对手:中国和德国的世界市场之争”。中国经济在这一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将重新打量中国并适应以一种新的方式与这个经济超级大国打交道。

2012年

3月5日

《新闻周刊》封面文章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购物商场,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场。现在,中国的白手起家的女亿万富翁人数也超过了其它任何一个国家。

5月26日

在《经济学人》题为“中国经济到底有多强?”的文章中,作者指出中国经济仍然存有像效率低下这样的问题,但局外人认为中国会因为经济降速而导致经济崩溃的观点失之偏颇。中国经济会浮现出诸多难题,但是当下中国经济要比那些贬低中国经济的人所想的更有弹性。

2014年

5月31日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关注亚洲商业与企业,腾讯、华为、阿里巴巴、联想、海尔等中国企业的logo作为战旗出现在显著的位置。这个特别报道的导语写道,“亚洲商业正在复苏。亚洲的跨国公司将改变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12月5日

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改革所引发的阵痛也不可避免,而银行、能源、通信、钢铁、汽车等传统国企仍需进一步改革。中国经济的未来是否还能延续“奇迹"呢?

2015年

3月13日

点赞“中国制造”:三大优势称雄世界。英国《经济学人》的最新封面文章《中国制造》罕见地称赞,中国制造业将一直保持三大超强优势,并带动亚洲制造业的发展,但——这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并不鲜见的“坐等中国工资上涨引发制造业产业转移”一说,该文认为将会是“失败者的投机取巧”。

2017年

11月11日

《明镜周刊》封面文章以“觉醒的巨人”为题,指出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的格局,但又不同于以往任何超级强权,中国不热衷于搞意识形态之争,而是更务实地增大自身体量。

11月13日

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在内文《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中,作者布雷默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最强大的角色。不过,在这个破碎割裂的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府会有足够的影响力来制定统治全球的政治和经济规则。

2018年

1月19日

《时代》周刊刊发了对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的专访。并且李彦宏以“the innovator(创新者)”的称谓,成为了本期亚洲版的封面人物。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家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3月17日

《经济学人》以《问鼎科技领域之战》为题指出,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有些地方还被中国超越。文章总结道, 虽然这场科技领域的巅峰对决中,一些美国企业必然会输,但华盛顿必须把握好自身的优势,和日本、欧洲抱团,才能力争在和中国的竞争中,把中国甩在身后。

猜你喜欢

世界时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