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格列丁联合二甲双胍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分析

2018-12-28赵颖波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7期
关键词:西格病程常规

赵颖波

【摘 要】目的:分析西格列丁联)合二甲双胍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一组则联合西格列丁治疗,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9±1.7)mmol/L,餐后2h血糖为(9.3±1.6)mmol/L,其数据与治疗前和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例),与常规组的10%(4例)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丁联合二甲双胍用药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积极进行推广。

【关键词】 西格列丁;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085-02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病,其临床发病率较高,病理机制复杂,普遍认为是由于遗传背景下的多因素所致,目前尚无根治性的药物和方法,普遍采用双胍类药物进行治疗[1]。临床中倾向于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弱化耐药作用,而与双胍类药物联合用药几乎成为了最佳选择[2]。为明确西格列丁联合二甲双胍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我院选取了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一组则联合西格列丁治疗,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2.6±2.6)岁,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病程2.1~15.8年,平均病程(6.7±1.6)年;常规组患者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1.5±2.7)岁,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病程2.2~15.7年,平均病程(6.6±1.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20023370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口服,0.5g/次,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格列丁(国药准字J20140095;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100mg/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进行饮食和运动控制,连续治疗3个月后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值检验,P<0.05代表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9±1.7)mmol/L,餐后2h血糖為(9.3±1.6)mmol/L,其数据与治疗前和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例),两例均为胃肠道反应,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例),其中2例胃肠道反应,2例头痛,两组数据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X2=0.7207)。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病,其发病一般与遗传背景下多种因素相关,其病程迁延,并发症多,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眼底改变等等,其中糖尿病肾病更是有着较高的死亡率[4]。因此,一旦确诊,应当积极的进行治疗和控制,以延缓病程发展,降低死亡率。

双胍类药物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降糖药,能够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分解,从而达到将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5]。但临床结果表明,单用二甲双胍的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低血糖情况。因此,临床中多考虑采用联合用药方案。西格列丁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具有增强活性肠促胰岛素激素水平的作用。西格列丁主要是通过作用于活性肠促胰岛激素,提高其水平和活性来改善和控制血糖。肠促胰岛激素由肠道全天释放,在进餐后水平升高,它是葡萄糖内环境稳态生理学调控的内源性系统的一部分。在用药后,当患者血糖浓度升高时,西格列丁可促进胰腺β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从而提升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作用,保持体内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的相对平衡与稳定,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此次研究,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9±1.7)mmol/L,餐后2h血糖为(9.3±1.6)mmol/L,其数据与治疗前和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二甲双胍与西格列丁联合使用可叠加药物疗效,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联合用药后,并未增加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是说联合用药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

综上所述:西格列丁联合二甲双胍用药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积极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晓彤.磷酸西格列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6):34-34.

[2] 武应芳.二甲双胍合用西格列丁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3):16298-16299.

[3] 王玉,丁娜,徐晚峰等.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及护理干预后的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3):355-358.

[4] 丁晓慧.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8):72-74.

[5] 罗晶,张绍维,丁丽等.格列美脲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T2 DM患者胰岛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0-92.

猜你喜欢

西格病程常规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别受限于常规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