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幽灵船”想到无人机

2018-12-28季良刚

科学24小时 2018年12期
关键词:集群无人传感器

季良刚

人们常说,航海是最富冒险精神的。或在水天一色、漫无边际的大洋中穿行,或与惊涛骇浪、狂风暴雨搏斗,主人公的命运总会让你揪心不已。而“幽灵船”的故事,最让人着迷。试想一下,在茫茫大海之中,一艘破败不堪的船只,没有船长、没有船员,却独自在大海上乘风破浪、漂泊远行,伴随着一个个极度刺激、充满奇幻的故事。最著名的“幽灵船”,大概是1872年轰动欧美的“玛丽亚·色列斯塔”号。它的谜案一次次掀起了媒体报道的高潮,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谜案依旧没有彻底破解。

“幽灵船”无人掌舵,却能独自航行。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大多是受到了气候、洋流、地形等影响,处于漫无目的漂荡状态,本不足为奇。而现代无人机之所以能遨游天穹,背后是强大的高科技支撑。无人之处大有人在,“无人”只是表象。

现代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它得益于传感技术、规划决策技术和自主控制技术的突破。它依靠物理量、化学量作为机理的量化传感器,利用信息处理技术识别传感器接收的复杂信息,进行辨别、分类和量化,处理外界环境变换的感应任务。

无人机最早诞生在上世纪初,当时主要用作军事上的靶机等。1927年,英国研制成功“喉”式单翼无人机,可以载有113千克炸弹,以每小时322千米的速度飞行,引起极大轰动。越战时期,美国也曾将大量无人机应用于战场侦察。1995年,美国率先装备了现代意义上的无人侦察机——MQ-1捕食者。無人机由于在军事方面日益广泛的杰出应用,被誉为“空中骄子”。而无人机集群技术作为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技术结晶,开启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今年年初,叙利亚反对派使用13架攻击型无人机,对俄驻叙军事基地发动“无人机集群攻击”,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震惊。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传感器不断面世,无人机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应用领域迅速拓展。无人机类型已达数百种之多,续航时间、任务载荷等指标大为改善,为长时间、大范围遥感监测、执行特殊任务等提供了保障。无人机因具备跟踪、定位、遥控、遥测、数字传输等功能,在遥感测绘、应急救险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着手研究无人机,最先应用在军事领域,后来逐步扩展到民用领域。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中国目前对外展示了几十种无人机,足以证明在无人机领域,中国正在“赶超西方”。在历次珠海航展上,中国自主研制的无人机,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的,在型号、性能等方面都逐年提升。在西安,500架无人机完成了一起点亮“元宵之夜”的壮举;在深圳,600架无人机上演了编队表演,场面令人震撼,标志着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黑科技”。

“幽灵船”的出现,曾让整整一个世纪的人们感到紧张、困惑和恐惧。大自然的无意之作,在传媒作用下成了神秘的传奇。而无人机的横空出世,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人们可以坦然接受,毫无违和感。无人飞机、无人驾驶等大批“无人”的背后,是一群极富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无限创造力,让现代科技的魅力得到完美展现。

猜你喜欢

集群无人传感器
DEP推出量产内燃机传感器可提升效率减少排放
白沙门
跟踪导练(三)2
反击无人机
光纤与光纤传感器
竹里馆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无人岛上的试验
用传感器重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