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2018-12-28娄丹丹
娄丹丹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备受关注的教学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意在锻炼、激发学生的参与能力。文章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将“合作式学习”理念与翻转课堂模式相融合,从“学生间的合作式学习”这个维度出发,探索在“翻转课堂”中,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好自己的合作角色和身份定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合作式学习;学生间的合作
“教育”一词,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简洁明了的文字,道出了中国自古以来对教育的重视,也道出了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的意义。其中“上所施下所效”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传道、授业、解惑”也成为教师的基本使命,使命最终指向“育”的教学目标,衍生出世代中国人“尊师重道”以及“仁”的品质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急剧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越来越倾向于对人的主体性的发掘,“教育要实现发展创造性、唤醒主体性、完善人格个性的崭新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寻求与人的成长机制相匹配的活动方式。”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将课堂以老师主宰、学生服从的基础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课堂模式;将传统的课上仔细听讲,课下认真作业、复习的教学过程进行翻转,将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上的接受能力差异、注意力的差异等等列入考虑范围;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能力得到训练,更符合时代发展对综合素质社会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而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而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将“合作式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将原先学生心目中“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文学课堂变得更生动些、更自主些。
一、“合作式学习”在“翻转课堂”中的意义
“真正的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教学行为方式,一种新的课堂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文化。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课堂是开放的,观点是自由的,教师对学生既放又收……这就需要建立一种规则,让所有人都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必要的人文价值观念和文明意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合作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从教室桌椅摆放的位置开始,到学生最终的考评机制,都充分显现出小组合作、交流的痕迹。教室桌椅摆放位置与传统的横向排列不同,分散开来,呈小范围聚合的形式,便于同一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授课模式上,教师将现当代文学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认真梳理,关键是分配好相应的授课时间。在小组讨论合作中,学生都被赋予组长、调解员、总结人、资料查詢、主讲人等等的身份,且身份不固定,在学期末的学生评价上,打破以往只以考勤、课堂回答问题数量与课堂作业评定成绩的规则,加入小组讨论中角色定位的表现分,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参与感。
二、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式学习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合作的形式主要体现在角色扮演的形式上。
(一)作品中的角色扮演。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很多话剧、戏剧中,一个个鲜活个性的人物,往往是通过对话来呈现的。讲授这样的作品,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文章的主旨,往往请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要求不仅要读准文本内容,最重要的就是读出人物的情感和语气。分角色朗读文本,虽然是在教师安排之下学生的不自觉合作,可学生的主体性也在合作中渐渐加强,这在授课之初不失为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二)小组学习中的角色定位。除了针对文学作品的角色扮演,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之间临时组成的小组内,学生身份角色的转换频频发生。课堂中,一旦涉及到讲授者(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环节,小组成员迅速组团,并确定好每一位同学在小组内的身份角色,开始就问题进行讨论,讲授者(教师或学生)在小组间走动观察,维持纪律或提供指导帮助。小组成员有的承担领导者组织者,协调分配小组成员各项工作,这要求学生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与组织能力,胆大心细,善于将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发挥到最佳;小组内不同身份角色的扮演,都是对学生能否胜任该角色的考验,这些考验一次次在学生之间的合作中进行,并在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中得到操练,成就了学生一次次的成长经验。
学生与学生“合作式学习”的“翻转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与新的合作,小组的成员和座位没有固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搭档,可以尝试小组中不同的身份,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合作中激发潜能,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享受课堂中“主人翁”的成就感。一个小小的班级,犹如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个临时组成的小组,又是小型社会的个个分支,小组中学生不同身份角色的定位,有其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学生能否完成好自己选择的角色,也促成了教师在合作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将来想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
参考文献:
[1]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爱娣.美国课堂教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