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英语教学中语法的显隐性教学对比研究

2018-12-28于晓颖吴眉颖

新一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方法论语法

于晓颖 吴眉颖

摘 要:从二语习得范畴来看,语法学习一直饱受争议。本文探讨语法的显隐性教学对学生语法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分析总结两种教学法的优缺点,旨在通过提取两者的共性与差异,提供切实有效的语法教学措施,帮助学生轻松习得语法规则,并提出相应方法论,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语法;显隐性教学;方法论

一、理论基础

(一)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显性学习和隐形学习的区分源自于心理学研究[1],而此概念最早是由Reber于1967年在限定状态语法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2]。Reber认为显性学习是“通过各种记忆术、启发方式、策略而产生一个表征系统的更显性的过程”,隐性学习则是“通过注意到频率线索而理解结构的过程”[3],而Schmidt认为显性学习是动用对规则施以选择性的注意力,与此相反,隐形学习是一种随机学习活动,对学习过程中输入信息的特征,不带有选择性意图,对抽象规则只进行无意识归纳,其语言的表现构成其自发语言的唯一基础,且这种语言表现不受讲课的影响[4]。Reber着眼于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而Schmidt则关注于学习活动中有无带有选择性意图,但两位学者都认为显性学习更具有目的性、策略性、选择性、可控制性;隐形学习则具有无意识性、自发性、随意性、抽象性等特征。

(二)显性教学与隐形教学。根据Winitz 所说,显性教学是指“以正式的陈述来学习语法规则”,隐性教学则指“通过接触英语,学习者理解语法和句法”;Ellis指出显性教学是“给学习者语法规则,然后加以练习”,隐形教学则指“学习者从所给的例子中归纳出语法规则”[5]。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集中讲授语法,多采用母语授课,使學习者明确掌握语法知识。这种方法强调老师的作用,建立在推理、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教师先呈现语法结构或语言点,并用母语解释规则,组织学生进行语法造句练习,在掌握新句型和发音的基础上创造情景练习。显性教学将语法教学看作一个系统性的过程,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励学生牢固掌握语法规则,节约解释复杂规则的时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发现单独采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无法有效地提升语法能力,培养实用性人才,因此需要引入隐性语法教学。与显性教学不同的是它既关注了意思,也关注了形式,发挥了语言交际性的功能。然而由于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明确教授语法,学生无法从例子中发现规则,同时对于某些相似的语法规则,学生无法自行区别,因此隐性教学并不适用于教授所有语法规则。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显性教学过于注重语法形式,教师一味填鸭式教授语法规则,学生被动模仿记忆,教学方法单一,同时语法教学占据了课堂的大量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语言形式、语言功能、语言意义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清楚正确的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

二、实践设计和过程

本次实验随机选取南阳市某中学的两个班级各50人为研究对象,设置实验组AB,每个组内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同一个老师在两个组分别用演绎法(显性教学),和归纳法(隐性教学)来讲授现在完成时。演绎法即教师直接呈现语法规则,给予学生进行控制性强的练习,如英汉互译、句型操练、选词填空;归纳法即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语法规则,之后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练习,主要形式有角色扮演、编造故事、看图说话等。实验结束后,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随堂测试,测试内容仅为“现在完成时”,进行结果统计。

在得到实验结果之后,我们对参与实验的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结果统计。其中60%左右的学生认为显性教学比较容易掌握,80%左右认为当前语法难度偏大,70%左右的学生更喜欢隐性教学。

三、实验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并且分析它们的特点。从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教学法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通过显性教学,学生的合格率较高,成绩较好,但是能灵活掌握知识的优秀率却较低,这表明显性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隐性教学虽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使学生内化、吸收知识,但是对学生学习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此教学方法在短期内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忽视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Larsen-Freeman指出,语法并不是静止的语言知识,而是一种语言技能和动态应用的过程[6]。因此最佳的教学方法就是将两者的有机结合。只有两者都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真正显现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在真实生活中准确流利地交流。

四、增强英语语法学习效果的方法策略

增强英语语法学习效果不仅要靠教师有机地将显隐性教学结合起来,还要需要学生能够高效地自主学习、吸收语法知识,因此教师与学生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师与学生分别提出要求。

(一)对教师的要求

1.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明确英语语法教学的理论知识,具备语言心理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并将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方法中,尽可能地夯实课堂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根据需要改编、补充、调整部分学习内容,仔细斟酌所选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教师采用综合感官练习手段,将教学变成一个多维度过程,时刻与学生保持互动的状态,与学生共同探讨语法规则,并施以引导作用。

2.合理使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学习策略包括认识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调控策略。教师从这些策略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语法的规则并能运用规则灵活地使用,提高学生认知策略;要求学生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了解和反思自身学习的进步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调控策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并把注意力集中到意思的表达上,提高学生的交际策略;建议学生课下使用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并注重生活中所使用的英语,提高学生的资源策略。

3.注重语境教学,培养文化意识。语法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教师通过图画描述、故事分享等方式导入情景,在有意义的活动中进行教授,因为语法规则只是一种语言形式,本身无意义,所以应鼓励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有意识地使用。教师不仅要关注语言形式的准确,还要关注语言的适切性,比如,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句子的主语经常省略,而在英语中,完整的句子中的主语不可以省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中英构句的差异。

(二)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在接触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学习语法,加深对语言的认知,培养语感。因为外语学习靠的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而语法只是英语学习的向导,不是目的。学生应想尽办法创造语言环境,比如读英语报纸、看英文小说,加强对英语的耳濡目染,从一个任务完成者转变为求知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寻找对英语的兴趣。

通过对初中英语语法显隐性教学的研究,我们发现显性教学对学生掌握英语语法有明显作用;隐形教学在以任务为目的的活动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在传统中的语法测试中无明显作用。因此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根据语法规则的难易程度、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吸收传统教学经验的同时不断创新。(指导老师:谢 奥)

参考文献:

[1]叶小广.“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博弈留给我们的启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

[2]刘孟兰.浅谈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的整合[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3]江进林.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之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

[4]叶小广.“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博弈留给我们的启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

[5]吕玲.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索[M].中学生英语,2012.

[6]司婵娟.动态语法理论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方法论语法
好懂、好记、好用的语法来了——《讲道理的语法》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跟踪导练(二)4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参考答案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