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018-12-28康全锁
康全锁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学”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初中语文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相应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把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多媒体技术的便捷性,便无节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忘记了它只是一项辅助教学工具,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得出,虽然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很多,但是初中语文教师也要善于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最终还是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况下设定语文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利用视频课件来渲染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是一门育人功能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期间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与学习。首先,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来渲染语文课堂氛围,把抽象、复杂的教材内容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投入情感去阅读文章,从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鳴。例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的时候,如果仅仅是依靠课本中的文字表述,学生无法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气势与情感感同身受,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和《将进酒》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李白属于豪放派,让学生对诗歌情感有更好的理解与把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音频来渲染阅读氛围,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候,让学生跟随者音频去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升华学生的情感;除了用视频课件来渲染语文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通过绘制多媒体图像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与理解,比如,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学生在文字叙述过程中配上相应的多媒体图画,让课本文字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与重点内容。
二、优化语文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初中语文是一门内涵较为丰富的课程,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中,语文这门学科总是能够用独特的形式来影响人们的品行,升华学生的情感,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优秀的教学情境,优化语文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例如,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候,仅仅是依靠阅读课本内容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对军人无私精神的敬佩之情,这时候教师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汶川地震解放军援助灾区人们”“维和军人在非洲如此恶劣的条件中执行任务”“非典期间军医忘却了自己的生命危险坚持在一线援救”等视频,这些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事件,能够更为深入、直观地领悟与理解课本中所要揭示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所有的志愿军战士都属于“最可爱的人”;在学习《苏州园林》的时候,学生从课本只能够知道苏州园林的景色很美,但是却缺乏情感上与作者的共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影像技术,在教学期间穿插苏州园林的图像或者影音资源,让学生具备直观感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为学生营造优秀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其语文知识面,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让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
很多教师在意识到了多媒体技术的便捷性之后便无节制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只是把网上一些优秀的课件展现给学生,根本没有结合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去设定教学方案,使得课堂氛围枯燥,无法把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让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合理、科学地把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时间,让多媒体技术成为一项辅助教学工具,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和教材相关的微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优秀的语文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冯雪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福建电脑,2016,32(07):152-154.
[2]刘红莉.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应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