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有效操作策略

2018-12-28王俊露

新一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操作策略低年级数学学具

王俊露

摘 要: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萌芽的阶段,在此期间有效地开发、选择并应用薛珏,能够在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其逻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价值及有效操作策略,以期为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及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学具;小学;低年级数学;操作策略

一、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价值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学具,对于学生、数学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学生成长方面,学具的应用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低年级小学生正值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的阶段,学具的操作使学生手、眼、脑等协调互动,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学习的原理,从而更加高效地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不仅如此,学具的应用还能够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探究并实践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数学学科方面,学具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兴趣,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学具的应用使具象的事物与抽象的数学更加密切地结合,从而更好地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情境,从而转变传统灌输式枯燥单一教学,有利于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二、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有效操作策略

(一)增强学具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或开发与教学内容关联度更高的学具,提高学具操作的有效性。

如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为数、加减法的认识与学习,教师可充分利用小圆片、小木棒、尺子、计数器等,来引导学生1-20以内的数,并且会利用小棒的甲减来理解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在二年级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中,可以运用小棒、小圆片等,以简单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掌握不同小棒组合的结果,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思维逻辑,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学习习惯。教师也可以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充分发挥学具的应用价值,如在长度的复习课中,将厘米、米、千米等通过尺子、图片的方式展现,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长度、距离等。

(二)合理调控学具操作流程。小学数学课堂时间有限,学具的操作是为了引导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操作学具的具体情况,适时恰当地调控学具操作的流程,避免小学生陷入学具的操作中而忽视了真正的数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应自己先熟悉操作流程,并动手操作,明确学具选择及操作的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数学学科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良好的学具操作氛围,如在“图形的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学具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使学生能够共同体验图形的移动、旋转所带来的变化,在增强学生对图形运动记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促进学生自主操作学具。低年级小学生有着强烈地自己动手愿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地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在进行适当的演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如在认识图形与几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剪刀和纸建成不同的图形,帮助学生确立几何的概念,同时,还可再进一步,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变化、转化的数学思想,如长方形建成两个三角形、两个长方形等,为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学具操作,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常见平面图形基本特点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剪一剪、摆一摆等操作中将抽象性的概念具体性、形象化,进而更加全面地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

(四)学具地情景化运用。低年级小学生对事物认知经验有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尽可能地结合实际生活,以小学生已有的认知为基础,创造性地开发、运用学具,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学习的兴趣,如使用学生大自然、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树叶、纸杯、碗、卡片等,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规律,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模型,如用硬纸板制作立方体,或者将小圆片分数量、颜色,与相关的场景结合起来,使小学生能够明白长短、大小、数量等的比较。这样的学具运用方式,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自然地接受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科学合理地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数学相关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及学习习惯,还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优质开展。教师在深入认识学具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应紧密结合小学數学教育特点、目标、内容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入更加丰富多样的学具,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具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把握学具操作的流程与难易程度、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学具、情景化地运用学具,使小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地观察、探索及发现,进而为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9, 68.

[2]丁浩清.学具操作的调控要素[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4,10:7-8.

猜你喜欢

操作策略低年级数学学具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的操作策略
中职语文模块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操作策略和效果观察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基于科学前概念的教学设计与操作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