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支原体病的防控
2018-12-28王久余
王久余
摘要:猪支原体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临床多发,主要表现气喘和咳嗽,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多发;支原体培养时对营养和环境要求较高;常用的检疫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病原分离培养法、生化性状检测法和血清学鉴定;临床可通过疫苗免疫并加强管理和消毒,必要时采用药物预防的方案进行防控。
关键词:猪;肺炎;支原体;防控
猪支原体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猪主要表现气喘咳嗽,影响生长和发育,我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有本病的存在,危害较大。笔者以本病的防控为话题对本病的防控作一下简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1简介
猪支原体病临床以肺炎形式出现,又叫支原体肺炎,因感染猪表现喘气症状,故又叫气喘病。本病呈世界分布,几乎所有养猪的地方都存在本病。不同性别、品种和日龄的猪均可发生感染,其中以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最易感,母猪和育肥猪耐受力较强。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单纯的支原体感染不会引起体温升高,不影响采食,感染猪基本不发生死亡,但由于临床生产中混合感染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造成严重的损失。
2支原体特征
支原体又叫霉形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够独立生活,是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呈现高度多形性。和细菌相比,支原体的细胞器相对不完善,生物合成能力弱,虽能经人工培养,但对营养和环境要求苛刻,通常情况下培养基中需要加入胆固醇、血清、牛肉浸膏等促生长因子。最佳培养温度为37℃,生长时间较长,需要5d以上才能看到微小菌落,菌落呈典型的“煎蛋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中心色暗致密,边缘较薄,整体透明状,直径约10~60μm,主要以二分裂的形式繁殖。
3临床特征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0~15d,感染猪临床以气喘和咳嗽表现为主,根据疾病的发病经过,本病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急性型在新建猪场和新引入的猪群中发病较多,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和痉挛性咳嗽,体温不高,后期发展为腹式呼吸,病程一般7~14d。慢性型表现慢性经过,发病期间症状不明显,但病猪在剧烈运动后明显出现呼吸困难,大口喘气和连续咳嗽,病死率不高,继发感染时体温可升高,感染猪生产力明显下降。隐性型主要由前两者转变而来,临床不表现症状,但会一直携带病原,在猪群出现大的应激或严重营养不良条件下,猪抵抗力下降,诱发本病发生。
4检疫
本病常用的检疫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病原分离培养法、生化性状检测法和血清学鉴定。病原分离培养法是将病料中的病原菌分离并进行鉴定。生化性状检测法原理和细菌的生化鉴定相同,但在检测前需要进行毛地黄苷敏感性测定,以确定分离物是支原体,之后做葡萄糖、精氨酸分解试验进行鉴别。血清学方法可以鉴定到种,根据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常选用特异性较强的生长抑制试验、代谢抑制试验和表面免疫荧光试验,具有敏感性高、結果可靠的特点。另外,PCR技术在近些年也得到了应用,尽管支原体胞内核酸并不多,但已经发现存在有特异性较强的基因片段用于鉴定。
5防控
本病可通过疫苗免疫并需要加强管理和消毒,必要时采用药物预防的方案进行防控。
5.1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最好的防控方法,目前市售支原体疫苗有肌注和肺内注射两种方法。肌注免疫最为常见,其特点是操作简单,但免疫效果一般;肺内注射免疫效果由于是靶器官直接免疫,可很快形成保护机制,免疫效果比肌注要好。
5.2加强消毒
支原体对环境的抵抗力并不强,常规消毒方法就能将其杀灭,临床需要做好环境消毒和带猪消毒。环境消毒可在猪出栏后用火碱溶液、过氧乙酸溶液或甲酚皂溶液进行喷洒,猪入栏后每周进行1~2次的带猪消毒,消毒液可选择苯扎溴铵、香连溶液等,群体注射给药时,针头务必要消毒,最好一猪一针头,以免病原通过针头传播。
5.3加强管理
环境中的支原体能通过消毒方法进行杀灭,但很多支原体是作为常在菌存在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的,这部分病原无法体外杀灭,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平衡营养,使机体始终保持较强的抵抗力,让存在于呼吸道黏膜的病原一直受到抑制,无机会发病。最好坚持自繁自养,外来猪必须隔离观察至少1 5d再允许进入生产区,疫病流行期间减少不同猪场人员的接触。
5.4药物防控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对支原体感染有理想的抗病效果,建议经常发生本病的猪场可在仔猪阶段适当以饮水或拌料给药的方式连续用药3~5d,帮助猪群平稳度过敏感期。
疫苗防治鸡传喉操作要点
1棉球操作棉球用脱脂棉制作,大约每克脱脂棉做10个棉球,其大小应根据鸡的泄殖腔大小适当改变,并应尽量均匀一致。每只鸡制作一个棉球,其制作方法与制作医用酒精棉球相同,将制作好的棉球按500个一份分别放置到适当容器中。
2疫苗稀释:先称1g脱脂棉,让其吸饱水后再称其重量,减去1g脱脂棉的重量既是1g脱脂棉的吸水量。称量1份(500个)棉球的重量×1g棉球的吸水量=一份棉球所需的疫苗稀释量(大约每克脱脂棉吸水10ml)。取每500只鸡所需疫苗(2000羽份)稀释至一份棉球所需体积后倒入盛放棉球的容器中,其结果应是脱脂棉球都吸饱了稀释液而容器中并没有多余的稀释液。
3接种:由二人进行,一人抱鸡并用手将尾羽向上掀起,使肛门暴露。另一人用镊子夹取一个棉球,通过肛门塞入泄殖腔中并旋转晃动棉球,使其向泄殖腔四壁涂抹,然后松开镊子并退出,让棉球暂留于泄殖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