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我就是爱自由
2018-12-28
课本上常讲马克思一辈子穷困潦倒,生活惨淡,其实马克思幼时家境相当不错。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三。在马克思出生那年,他的大哥不幸夭折,马克思于是成为长子,备受父母疼爱。
马克思的父亲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犹太律师,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母亲出生于荷兰犹太裔贵族。他的姨妈在荷兰嫁给了一个商人——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因此,马克思在踏入社会之前,虽不是今天常说的富二代,但起码算得上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马克思的家庭条件这么好,是不是一定得上重点小学?不是,马克思其实没上过小学,他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亲。
父亲除了教他德语、算术和图画课程外,还经常带他去参观各种展览,游览名胜古迹,给他讲历史故事,分享世界各地的风俗和最新的要闻。
邻居威斯特华伦公爵也是个博闻广识的人,马克思来家里做客时,就给他讲希腊故事或背诵莎士比亚剧本。
马克思虽然没上过小学,但知识水平不比同龄的孩子低,进入中学后成绩也十分优秀。马克思爱思考,总喜欢刨根问底,从小就显露出对哲学的懵懂兴趣。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遵照父亲的安排,进入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读书,打算毕业之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
摆脱了父母的管束,马克思的“大一生活”充满了躁动与轻狂——与贵族学生发生争执,携带违禁武器,参与喝酒、决斗,甚至被学校关过禁闭。
在一次与贵族学生的冲突中,普鲁士贵族学生强迫特里尔的学生下跪,发誓效忠普鲁士王朝,或者接受决斗。马克思挺身而出,结果在决斗中,他的左眼角被对方的军刀划出了一道伤疤,围观的众人惊出了一身冷汗,而马克思认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枚荣誉勋章。
马克思还迷恋于创作浪漫主义文学,经常给父亲寄去自己创作的诗歌。但在父亲眼里,这些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少年”的表现。
此外,马克思花钱大手大脚,从他和父亲的通信来看,马克思在波恩大学一年花掉了700塔勒。700塔勒相当于现在的14万人民币,可以说相当败家了。
无奈之下,父亲安排马克思转到柏林大學。来到柏林大学后,马克思一下从热血愤青变成了学术宅男。
这个阶段,马克思博览群书,自学英语和意大利语,翻译了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和奥维狄乌斯的《哀歌》等名著。此刻的马克思,从“问题少年”变身为学霸,并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
编辑/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