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鹅飞雁舞 岁月当歌—哈尔滨特产研究所“杂交雁、鸭农林生态产业研究”项目成效显著

2018-12-28亦戈王习海杂交雁鸭农林生态产业研究项目组

中国畜牧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农林生态农业共育

文│本刊记者 亦戈王习海(“杂交雁、鸭农林生态产业研究”项目组)

“杂交雁、鸭农林生态产业研究”课题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自选科研项目。项目主持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哈尔滨特产研究所研究员李世良从事该项目研究20多年。2018年11月22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局科长王晓鸥,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主持召开了“杂交雁、鸭农林生态产业研究”课题鉴定会。

“杂交雁、鸭农林生态产业研究”项目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项目鉴定委员会”)由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科学院研究员马逸清(副主任委员)、中囯科学院研究员李长胜、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德利和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李晓民等从事野生动物管理、动物生态、畜牧管理、鸟类生态、生态农业、生命工程等专业的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兴土、清华大学教授王祖建虽未能到场,但以书面形式对该项目进行了高度评价。另外,“杂交雁、鸭农林生态产业研究”课题项目代表王习海、仼旭东、崔艳萍等项目组成员也参加了此次会议。鉴定会上,项目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吿,审阅了音像资料,对生物安全、生态环境、立体养殖等进行了多角度质询和讨论。

大雁,是南来北往、春来秋归的迁徙之鸟,李世良在“杂交雁、鸭农林生态产业研究”项目中,通过对大雁和鹅进行杂交后,生产出的后代即鹅雁,把候鸟变成了会飞但不飞走的留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这种杂交鹅雁约存栏300万只,杂交鸭(野鸭和家鸭的杂交后代)约存栏500万只。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李世良在该项目中建立了八项综合型生态农业模型以及五项鸟类景观新技术。八项综合型生态农业模型:一是杂交雁—玉米共育模型;二是杂交雁—高粱共育模型;三是杂交雁—向日葵共育模型;四是杂交雁—乔木果树共育模型;五是杂交雁—人工林中放养共育模型;六是杂交鸭—水稻共育模型;七是杂交雁、鸭飞翔放牧—草原生物灭虫养育模型;八是杂交雁、鸭飞翔放牧—湿地生态利用模型。五项鸟类景观新技术:一是无笼网生态鸟园新技术;二是鹅雁大型放飞表演新技术;三是杂交鸭放飞表演新技术;四是雁—鸭等鸟类的自然繁育景观展示新技术;五是游人自捡珍禽蛋鸟类景观新技术。项目中建立的八大综合型生态农业模型和五大景观新技术所产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均不可估量。

李世良长期深入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和现场指导。据介绍,已近70岁古稀之年的李世良,今年春夏季节在辽宁省盘锦市项目试验基地,与饲养场工人同吃同住,坚守4个多月,坚持现场指导,总结资料,拍摄照片,收集完善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专家组对李世良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对特禽雁、鸭的科研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称赞,一致认为:该项目对杂交雁、鸭的外貌特性、食性、生产性能等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填补了国内外对杂交雁—鸭系统研究的空白。

项目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项目多学科交叉,应用了生物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态学原理、构建了新的综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为农林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对国家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顺利通过了对“杂交雁、鸭农林生态产业研究”课题的鉴定,并给予了项目研究成果高度评价。

同时,项目鉴定委员会还指出,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加快成果转化,扩大推广应用,为我国养殖业做出更大贡献。(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畜牧业)

猜你喜欢

农林生态农业共育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