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庄子的虚静之美

2018-12-28鲍佩佩邝宇铭

数码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物化合一老子

鲍佩佩*,邝宇铭

(1.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引言

庄子是道家始祖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美学思想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老子美学思想的再发展,而虚静之美是庄子多重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是表达极致人格美和最高理想精神的有力依据,庄子的“虚静”思想即是源于老子。

1 道与虚静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在老子的具有本体论意味的道中,其对道的体验和境界与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境界不谋而合,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因此,老子的对于道的讨论其实也是对于美学的一种探讨。

老子的道既是玄妙,又是虚静的。虚静的内涵是万物回归到本源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过程,对于一切具体的事物与运动,“虚”与“空”才是最根本与最重要的,它孕育天地万物,是天地之根,虚是道的一个特点,它为事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场所,也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老子所谓的“虚空”一定程度上就是“虚静”,体会道,体会美,就得返璞归真,回到最本源的虚无状态,也必然达到虚静。庄子在道的概念上加了一层浪漫的色彩,他认为道才是宇宙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是神秘的绝对,无言无形,无所不在,但却可以“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道才是真正美的本原。道的特点,也就是美的特点。庄子的“道”,是终极的精神家园,追求“道”便是生命原始的一种诗性的回归。在庄子的虚静中,虚静不仅是老子所说的一种具有经验性的悟道过程,一种道的母体。还是放弃世俗束缚,从而回归大道,体悟到道之大美。

2 庄子的大美

庄子的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天地之美。天地是道的产物,天地之间的一切物体皆有道之所在,庄子的审美,牢牢建立在自然万物中,不已己心,不为所动,是纯粹的自然审美,是审美中的直观本质[1]。因此,庄子的将天地奉之为美,是庄子美学中的一大特征,庄子的“大美”是虚静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子的“大美”根源在于道。天地之大是因视野上的崇高与感官上的伟大,在经深渺远的浩瀚天地之间,自然万物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崇高的。在老庄哲学中,认为天地是道的最佳产物从近代美学看来也是有根据的。大道合一的审美境界接近于近现代美学中所说的优美,因此,庄子天地的审美,实质是一种追求“无我”状态下,无目的性而又合目的性的感性审美。大自然的具有崇高性质优美是最高范畴的审美。

3 庄子的虚静之美

庄子的大美在审美上实际上是对天地之美的赞颂,是对大自然审美中崇高的优美状态的追求。庄子也阐述了审美的终极目的是“与道合一”。

《庄子·天地》中 “象罔得珠”的故事,其中的 “玄珠”意味着道,但不是道的具体象征,也非抽象性的象征。因为道不可闻,道不当名。黄帝不可得“玄珠”而象罔却能够得之,那是象罔超越了对象性的二元分离,而进入了一种同一性的境界。正是因为道不是具体的认知对象,所以对象性的思维无法把握“道”,而只有同一性的体悟才可能真正地感受到它。由此,用对象性的思维感受不到“道”也无法达到最高的审美范畴“与道合一”。庄子认为人是由天地之气应运而生的。只有通过“心斋”和“坐忘”的途径,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与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才能在虚静之中自然地进入到一种“与道合一”的境界,获得一种“与道合一”的审美状态,达到“真人”的地步,这就是 “逍遥游”, “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实际上就是强调审美上的无功利性和无利害性。

昔者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此可谓“物化”。在庄子的哲学中,“物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人将庄子的“物化”与马克思的“对象化”进行比较,认为二者看似貌合,实则神离。换言之,即 “物化”和“对象化”所给出的结果不同。前者要求达到物我混同的圆融境界,后者则为了强调人的存在的具体方式。基于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可看出前者重视个人体验中达到人与天的契合,是一种生命之美。后者通过理性的条分缕析探求美本身的逻辑意义[2]。 “物化”并非现代哲学意义上的“对象化”,从老庄哲学中出发,物化是“与道合一”的天然境界所在,指的是“我”与“物”之间不存在任何隔阂,彼此出游,游刃有余,游为一体的最高级审美状态,即得道的状态。庄子认为梦与现实之间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它们是相对运动并且真实的,这既是脱离二元思维的同一性思维。这种物我交融,物我不分的思想境界,既是“虚静”的审美状态。

如果说物化是“与道合一”的逻辑体现,那么,“虚静”就是“与道合一”的本质内容。虚静在道家中体现为:清静无为,混为太虚。与道合一的实质是进入太虚的境界即逍遥游,虚静之美是这个境界中特有的美学意蕴。因此,虚静之美的具体内涵可以从庄子对于“道“的解释中提炼出来。庄子以天地为美,尊大美为道义之所在。故虚静之美在广义上首先是大自然的质朴之美,也是崇高性质的优美;其次,虚静之顺应自然万物,顺应日月之行,顺应着一切的规律,因此又是真灼之美,体现着真;再者,虚静之美还体现在逍遥游中驾驭自然物质的神奇境界,具有实用之美,即善。由此,虚静之美包涵着真善美的三个范畴,但 “虚静之美”不等同 “真善美”中的“美”,前者是对后者的美学思想的概括,后者于前者的体系之内。

《庖丁解牛》中庖丁主观意念与物体的完美融合达到了无规律性的合规律性,从而能够顺应物体的规律施为精巧,造得佳作。因此,庄子实际上是借具体的艺术创作来阐述与道合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艺术创作提倡利用“混为太虚”“忘乎所以”“物化天成”的方法,达到虚静的状态而“随心所欲又不欲”,即利用自然与我本身的同一性,顺应绝对自然的“道”的规律,并且加以利用,表面上达到“物化”的境界,实则上是进入“虚静”的审美状态,与天地大美融合为一体而进行创作,而达到“善”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庄子审美观的自由化。

4 庄子虚静之美的影响

庄子的虚静美的主张,对佛教禅宗影响深远。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庄禅在形式与内容上合流,与儒家学派的伦理美学相辅相成,构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两大派别。后世在艺术创造中的“畅神说”、“冶情说”、“空灵说”、“意象说”、“境界说”等,皆可从庄子哲学中所体现的美学主张上追本溯源[3]。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自魏晋以来,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在文学上,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皆是在受到以庄子思想为注脚的佛学与玄学上发展起来的。唐代王维在受到庄禅思想影响之后,积极提倡并在艺术创作中努力追求一种真实自然、朴素清新、娟洁蓬勃的美,同样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学说中,“境界说”是受到庄子的自然全美,天地大美,物化之说而综合西方美学而提出来的[4]。此外,虚静之美还直接造就了一批具有“大美”品格的诗人学者。如历生崇仙尚道,访名山大川,留下大量浪漫主义诗歌的李白,诗词中充分体现了道家“天地大美”的雄浑旷达的宏伟境界。

在绘画上,庄子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更是方兴未艾。魏晋时期,老庄美学思想的流行,直接催生了山水诗和山水画等新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在山水画以及后期的文人画中,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画匠画师皆从庄子的虚静美学意蕴中寻找养料,更加追求画面效果的“神似,希望达到浑然天成的画面美感【5】。在庄子的虚静审美要求中,除了对于绘画技法与画面效果的追求外,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家创作心境的引导作用,要达到一种无功利无我审美状态,只有主客之间的界线渐入模糊,才能与趋于“物化之境”。此外,虚静之美在其他艺术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对自然谦和的民族性格的养成也有潜影默化的作用。

5 结束语

庄子的虚静之美来源于对天地“大美”的体悟,大美是是最高阶段的审美范畴,体现着崇高性质的优美。要达到“大美”的审美状态,就必须“与道合一”,主体与客体必须达到物化的境界,做到“虚己”、“无我”。与道合一的实质内容是虚静。虚静之美体现着脱离二元思维的同一性追求,体现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规律的合规律性,强调审美中主观意识的应用和对客观物质规律性的把握。追求一种物我不分的艺术境界与平和谦淡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审美态度。从而具有极佳丰富的美学意蕴,同时其对自然审美的态度也对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具有启发性。

[1] 王德胜. 美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姚鹤鸣,李然.庄子“物化”与马克思“对象化”思想比较[Z].

[3] 陈望衡. 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M].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4] 李丕显.中国文化的美学精神[Z].

[5] 胡健. 中国审美意识简史[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3.

猜你喜欢

物化合一老子
身体消费、超现实欲望与内爆都市:《金钱——绝命书》中的物化书写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高炉混合喷吹煤粉的物化性能研究
教学做合一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人剑合一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智者老子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