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翼《宋诗研究》之研究方法探析
2018-12-27牛心雨
摘 要:民国以来学界对宋诗的研究己有不少的收获,对宋诗认同的人越来越多。此时出现了一大批研究宋诗卓有成果的学者,如陈衍、胡云翼、梁昆、饯锤书等等。胡云翼所著《宋诗研究》可谓是20世纪第一部关于宋诗的系统研究专著,而胡云翼从唐宋诗之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一一列舉分析了宋诗史上之代表诗人或诗派,而通过探究此书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对于宋诗研究的了解更加全面,并提供借鉴,避免重复,使学术研究趋向规范、科学。
关键词:宋诗;研究方法;理论;史实
作者简介:牛心雨(1994-),女,湖南郴州人,湖南科技大学2016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师从王友胜教授,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02
作为一本宋诗研究的专著,胡云翼的《宋诗研究》,“全书分上、下两篇,凡20章。上篇12章,总论宋诗特色及北宋诗,下篇8章,总论宋诗之弊及南宋诗。全书论及两宋三百余年的重要诗人、诗派及其地位、作用,可谓中国第一部宋诗发展简史,与钱钟书的《谈艺录》、梁昆的《宋诗派别论》并为民国间学术价值最大的三部宋诗研究著作。”[1]它的内容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从理论上对宋诗的特色、成就、弊病等方面进行评价,二是从史的线索出发,对宋诗名家、中小诗人、两宋诗坛不同流派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拟从理论与史实两方面对胡云翼的《宋诗研究》的研究特点进行解读。
一、以理论为基础
胡云翼的《宋诗研究》有一部分是从理论上对宋诗进行研究,其突出的特点是注重运用对比进行研究。
首先是唐、宋诗的对比。当时的学者们对“唐宋诗”地位颇有争执,有陈衍之“三元说”通过唐宋诗的继承关系来说明唐宋不分,确立宋诗与唐诗的并列地位,这给后来学诗者开拓广阔的学诗途径。而胡云翼借由严羽的观点,认为宋诗的气象确实不如唐诗,并以叶燮、刘克庄等人对于宋诗的批判态度佐之。“诗的时代已经 过去了。”这是胡云翼的唐宋之辨的基点。
在第一章《唐诗与宋诗》中,作者表明研究宋诗终究避不开唐宋诗比较这一敏感话题,在阐释唐宋诗的差异时,作者是将唐诗作为底本的。“只要我们拿大多数的作品去归纳比较,唐、宋诗的鸿沟便立显在我们面前。诚然我们不敢说唐优宋劣的话,但是在唐诗里面许多伟大的独具的特色,在宋诗里面却消灭掉了,消失掉了!”[2]胡云翼认为宋诗在发展中所失去的艺术风气有以下几类:一、唐代悲壮的边塞诗作风。较之国力强健,外邦来朝的大唐盛世,因宋代国势羸弱 ,诗坛丧失了英雄豪迈之气。虽然使辽诗、使金诗的出现在 一定的程度上承继了边塞诗,但是它们更多着眼于家国关系、异族文化风貌、爱国情怀等等,与唐代的边塞诗还是有着许多差异;二、唐代感伤的社会派作风。唐代有许多批判现实,喜好塑造贫苦大众形象的诗作,以达到讽喻社会,揭露丑恶的阶级矛盾的目的。到了宋代变成了太平笙歌的天下,便没有了那种悲剧的叙事诗的作风;三、唐代哀艳的闺怨诗的作风。宋诗偏于生活化,老实忠厚的宋代诗人,并不热衷写女性和爱情,这类题材大多是借由宋词来进行表现;四、唐代缠绵活泼的情诗的作风。浪漫的唐诗像一个充满活力、青春洋溢的少年,而宋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就仿佛一个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中年人,富含哲理也是宋诗的一大特点。这并不是说宋诗更为成熟,反而是从诗的本位出发,指出了宋诗较之于唐诗的缺陷。
在第二章《宋诗的背境 及其特色》中,在表述宋诗的特色时,亦是将其与唐诗相提并论的。“宋诗格外的整炼有规矩,没有唐人不工稳的毛病了;宋诗的描写越发细致,没有唐人粗率的毛病了;宋诗的描写特别冲淡,没有唐人一味豪迈意气的毛病了”。[3]
其次是宋诗与宋词的对比。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最能代表宋代文学的文体为宋词,但宋诗也取得了非凡成就。胡云翼在宋诗产生的背景时讲到文坛风气的影响时将宋诗与宋词进行对比,从而认为“诗庄词媚”。文人们普遍认为词是小道、末技,与风雅无关,可以毫无顾忌地 自由去抒写。而诗则有“思无邪”的《诗经》作规范,有“温柔敦厚”的诗教做宗旨,与人伦大道、风化名教有关,不能涉于轻薄。正是由于对待诗、词的态度不同,从而导致了理学诗的发达,抒情诗的减少。
归根结底,宋代政治环境恶劣、太平苟安,难以写出极雄壮或缠绵悱恻的作品;学术环境恶劣,理学空气弥漫,影响宋诗创作;文坛风气恶劣,诗歌落入“文以载道”的境地,抒情诗的发展被严重抑制。宋诗的弊端一是模拟唐诗而削弱了自身的创造性;二是宋诗话束缚了诗人创作的自由;三是众多流派内部互相标榜,对外互相排斥,阻碍了宋诗发展。
二、以史实为线索
胡云翼的《宋诗研究》也有部分内容是从史的线索出发,对宋诗名家、中小诗人、两宋诗坛不同流派进行研究。关于中小诗人,作者针对不同的对象,它的研究特点也各不相同。
关于宋诗名家,胡云翼在书中主要对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以及南宋陆游、范成大、杨万里七人作重点介绍。面对宋诗名家,作者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渊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
首先,作者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更多的是不遗余力地指出 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如评价王安石时,直接指出其诗歌的两大弊病,一是议论过多,二是喜欢窜改古人的词句以为己诗;谈到苏轼时说其“东坡五古,好和韵叠韵,欲以此见长,正以此见绌”;[4]说到杨万里时,认为其诗“很爱对仗,毫无意境,已显油滑的腔调”“诗中沾染了语录式的口吻,生硬而不灵活,呆板而失意趋,写不出好的抒情诗”。[5]其次,在作者对宋诗名家进行讲述时注重分析其诗歌的渊源。如介绍苏轼时,指出其诗的文艺来源于生活,“天才与环境,家庭与教育,都是适宜于苏轼在文艺方面的发展”。[6]论述黄庭坚时,认为其受古文艺的影响很深,陶渊明、杜甫、韩愈、王安石等都影响了他诗歌的创作。谈到陆游时指出其最爱模拟陶潜;杜甫及其诗是被放翁最敬重的一个;有些诗作受到李白诗的影响;岑参颇受陆游的激赏;放翁集中屡有效梅尧臣的诗;陆游为曾几的弟子,二人同为江西派中的健将,多少总熏染着江西派的味道。最后,研究宋诗名家时注重对他们作品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的分析。如谈到欧阳修时,认为他是一位蕴有深情的诗人、词人。他的七言古诗有些李白韩愈式的豪迈之气,古风的篇幅最为丰富,古乐府有新的情思和韵格,但数量较少。说到王安石,对其律诗的特色进行了一番解读,认为律诗字眼用得工稳,在其五律方面,最爱用叠字。除此之外,律诗在对偶用典方面也颇对于对象的选取详略得当为贴切。至于其诗的艺术风格,作者认为少年时期的安石诗,有些浮露浅薄,晚年的诗风格闲澹,造语 工致而律法精严。讲到陆游,觉得其长歌很有放纵恣肆的精神,绝句虽然没有古诗那样的淋漓恣肆的精神,描写却很委婉,意境深刻,感慨沉痛。他的律诗精工,但由于刻于求精工,不免流于纤巧。其诗最大的造诣还是在于绝句一方面,尤其在其七言绝句。
针对中小诗人,此书也没有厚此薄彼的忽视他们,反而颇费工夫的对他们的情况作了一番安排。在对中小诗人进行研究时,胡云翼的叙述详略有序,安排得当。如在《宋詩的革新运动》一章,作者讲到反对宋诗初期那种模拟西昆体的浮艳诗风的诗人很多,但文章则重点介绍王禹偁、林逋、苏舜钦、梅尧臣。不仅介绍他们的生平家世,对他们诗歌艺术风格也进行了简单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在肯定他们在宋诗发展过程中所做的成绩同时,对其诗风相近的两人进行简单的比较。同样对宋诗发展做出贡献的徐铉、魏野、潘阆等人则被作者放在了《北宋诗人补志》中,仅是更为简洁的介绍其生平,诗作存世状况,间或偶尔对其诗歌进行简单评价。在第十八章《晚宋诗坛》中对于诗人的主次安排亦是如此。作者直接指出最值得叙述的是文天祥和汪元量,认为文天祥诗“极豪迈,有劲节,类其为人”“汪元量的诗凄怆婉恻,读之令人泪下,在晚宋诗人中汪元量要算是描写亡国痛的第一个圣手”。[7]与他们同期描写亡国痛的诗人更多地被 置于《南宋诗人补志》中。同时对大量不属于任何文学派别而散见的诗人进行集中简单的介绍。在对他们进行介绍时,同样与宋诗名家保持一致,侧重诗歌的艺术风格的简单说明。
对于诗派研究,作者不仅在理论上对诗派进行分析,还关注诗派的来龙去脉,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作者在分析宋诗的弊病时认为诗派起源于宋代,而且宋诗的派别很多,但按照诗派的规则来说至少有四个。他对于诗派是不认同的,认为“他们在积极方面,并不要求别开生面的成功。只是一味恪守呆板的师法,互相标榜以求荣;他们在消极方面,则排斥异己,反对非诗派的诗人。这实在是诗坛最堕落的表现。宋诗不幸发生这么多分歧 的诗派,实在是宋诗发展的大障碍,也实在是宋诗的大厄运”。[8]在讲述西昆派时说到西昆体几个字的来源,因杨亿不喜五代诗的风味,便追溯晚唐的李义山为宗主,后来“杨亿与他志同道合十几个诗人,相互酬唱,诗篇既多,便成卷帙。杨亿乃编次成册,自叙 云:‘取玉山策府之名,命之曰《西昆酬唱集》。”[9]在论述江西诗派时称“居仁以诗著名,自言衣钵传自江西,作《宗派图》,自黄山谷而下,列陈师道、潘大临……号为江西诗社”。除此以外,作者也对江湖诗派的由来做了一番交代。同样的在对诗派进行研究时侧重对其诗派特点进行解说。讲述江西诗派时总结其特点为学者黄山谷的“生涩痩硬,奇僻拗拙”而变本加厉,他们都很喜欢敲诗。永嘉四灵共同的作风便是摒除江西诗的气习 ,效晚唐贾岛、姚合之体,以清苦为工,他们的诗最工五律,重雕刻。江湖诗派亦多效四灵之体,同样以晚唐为宗尚 。
总的来说,《宋诗研究》从理论和史实两条线索出发,对宋诗的特色、成就及不足和宋代诗人名家、中小诗人、诗派进行研究。它的研究特点尤为值得人们的关注。在理论上,注重运用对比进行研究;在史实上,针对宋诗名家,更多关注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诗歌创作的渊源、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针对中小诗人,它对于诗人的主次叙述详略得当;针对诗派,不仅在理论上对诗派进行分析,还注重对诗派来龙去脉的解说,并对其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都对紧随其后的钱锺书等人研究宋诗产生了一些影响。
注释:
[1]王友胜.民国间古代文学研究名著导读[M].长沙:岳麓书社,2009:275.
[2]胡云翼.胡云翼说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12.
[3]胡云翼.宋诗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1:16.
[4]胡云翼.宋诗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1:57.
[5]胡云翼.宋诗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1:135.
[6]胡云翼.宋诗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1:53.
[7]胡云翼.宋诗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1:146-147.
[8]胡云翼.宋诗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1:153.
[9]胡云翼.宋诗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