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造影助诊老年糖尿病无临床症状眼底视网膜病
2018-12-27刘建慧张素平李金晖徐建森
刘建慧 张素平 李金晖 徐建森
(昌邑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山东 昌邑 2613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并发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1〕。DR病变初期眼部没有自觉临床症状,对视力无影响,这个原因导致临床很多糖尿病患者忽略了对DR的重视〔2〕,在门诊确诊后,往往通过药物治疗,忽略了眼部系统检查,待眼部出现视力降低、眼部充血、视物变形等症状时,已属DR中晚期,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3〕。因此,重视临床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患者的眼底筛查,对提高DR早期的确诊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对老年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筛查,分析该方法对DR早期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昌邑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120例240眼均无视网膜临床症状。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65~78〔平均(69.3±2.6)〕岁,均因出现糖尿病临床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疲乏、全身消瘦等就诊。
1.2纳入、排除标准〔4〕纳入标准:(1)年龄65岁及以上;(2)确诊为2型糖尿病;(3)无眼部自觉症状;(4)符合FFA检查指征;(5)无严重心、肝、肾、肺及血液系统疾病;(6)无药物过敏史;(7)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哮喘或哮喘史;(2)合并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3)身体不能耐受注射荧光剂;(4)有多种药物过敏史。
1.3方法 患者均行FFA检查,同时按照2014年《糖尿病视网膜诊断治疗指南》中推荐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检查患者散瞳后眼底照相及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眼底情况。采用指南规定的临床分期标准对患者两种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分期。将按照指南推荐的DR诊断方案设为对照组,指南诊断方案联合FFA检查诊断方案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DR诊断结果的差异性。FFA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肝功、肾功,血常规等进行检查,确保患者身体条件符合FFA检查指征,做好急救设备、设施及药品的准备工作,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放松情绪迎接检查。从肘静脉推注1%的荧光素钠注射5 ml,注射完后等待10 min,若患者无异常反应,再注入浓度20%的荧光素钠注射液3 ml,注射完4 s后采用APS数字眼底造影检查仪对患者眼底造影摄影,采取35°眼底照相、后极部眼底及以视乳头为中心及黄斑区为中心颞上、颞侧、颞下、上方、下方、鼻上、鼻侧、鼻下九个方位照相〔5,6〕。
1.4判断标准 按照国际DR临床分型结合我国2014年制定的DR临床分期,分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7,8〕。DR检出率=(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检查总眼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行χ2检验。
2 结 果
观察组DR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结果(n,眼,n=240)
3 讨 论
2010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 200万人,成为世界数量最多的糖尿病患者国家。DR随着病程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随之增加〔9,10〕。由糖尿病致盲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糖尿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DR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视力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1,12〕。目前国外制定的DR指南均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及确诊时间规定了眼底筛查的意见。我国2014年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临床诊疗指南》中,考虑到我国糖尿病人群的发病时间和确诊时间大部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地区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对糖尿病眼底筛查的规定相对较为松散。这使得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视网膜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病变,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给患者后续视力保护造成较大障碍〔13〕。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视力减退、神经感觉系统的衰退,对临床症状反应不敏感,错失早期诊断的时机,影响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耽误了视力保护的最佳时机〔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FFA协助散瞳后眼底照相及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眼底检查对老年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筛查,可以显著提升早期DR检出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信息。DR和糖尿病的病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部分老年患者虽然无DR自觉症状,但眼底病变已经发生了。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FFA筛查对视力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临床也出现报道FFA筛查过程的不良反应〔15〕,临床在实施FFA检查时,应严格筛选患者,做好检查前的身体基础数据检查,确保符合FFA检查指征,实施检查前做好相关的意外情况预防工作,确保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