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历程话无反
2018-12-26bankuai
bankuai
回顾无反相机的这十年
可更换镜头的无反相机从2008年诞生到如今正好是10年。其间,各厂商花样百出,也诞生出不少经典机型。这里就聊一聊无反相机的十年发展史及那些值得一提的机型。
2008
松下DMC-G1
无反相机诞生
2008年,在M4/3系统的基础上,去除反光扳,基于短法兰距的微型M4/3这一更小型化规格诞生,由此松下推出了数码无反相机DMC-G1。该机型采用了电子取景器,自动对焦为反差检测,虽然比单反光学取景器的相差检测慢一些,但对焦速度也说得过去,达到了实用的水平。
画幅4/3英寸像素1210万对焦反差检测感光度100-3200尺寸124x836x45.2毫米
2009
奥林巴斯PEN﹠松下GF系列众人拾柴火焰高
2009年开始,最出风头是奥林巴斯的PENEP-1。这款机型的设计基于1959年奥林巴斯的经典机型PEN,充满了经典旁轴的复古感,并且首推艺术滤镜效果,在市场上引起很大关注。
EP-1画幅4/3英寸像素1230万对焦反差检测感光度IS0 100-6400尺寸120.5x70.0x35.0毫米
GF1画幅4/3英寸像素1210万对焦反差检测感光度ISO 100-3200尺寸119x71x36.3毫米
2010
索尼NEX系列APS-C畫幅无反的天下
索尼在2006年收购了柯尼卡美能达,拥有了“A”这一品牌,由此打入摄影器材市场,并推出了数码单反相机。在此背景下,看准刚刚兴起的无反市场,2010年推出了数码无反相机NEX-5及NEX=3,并且采用了比M4/3系统感应器更大的APS-C规格感应器,感应器加大,但缩短了法兰距.令机身能做得更薄更小巧。我们熟知的“奶昔”系列由此诞生。
画幅APS-C像素1420万对焦反差检测感光度ISO 100-12800尺寸110.8x58.8x38.2毫米
2011
尼康Nikon 1
自动对焦性能的突破
在索尼的“奶昔”主打小巧的无反风潮下,其中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尼康的Nikon 1系列。此系列初代机型于2011年发售,一反图像感应器越做越大的路线,采用了1英寸(13.2x8.8毫米)的小感应器,并且率先在无反相机上导入了像面相差检测对焦技术。
Nikon 1N面幅1英寸像素1010万对焦混合自动感光度ISO 100-6400尺寸106X61X29.8毫米
2011
理光GXR
江湖多奇葩
这一年,也是百花齐放的一年,各厂商都放飞自我拓展思路,抢占无反相机的市场。值得一提的是理光的GXR和索尼的A55/A33。从规格上来看,理光GXR相机具备徕卡M卡口、APS-C画幅图像感应器配以无低通滤镜的设计,但相机结构却打破传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图像感应器与处理引擎在镜头模块上,与机身模块分离。为何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实在是个谜。
A55画幅1英寸像素101075对焦混合自动感光度ISO 100-6400尺寸106x61x298毫米
RICOHGXR画幅1/23英寸像素1240万对焦反差检测感光度ISO125-6400尺寸98x57x31毫米
2012
富士X-Rro1
向高端机型进发
到目前为止,数码无反一直处于入门级的市场定位,主打普通用户及专业用户的备机。但一些厂商也开始尝试面向发烧友推出中高端的机型。之前一直专注小数码相机的富士,拥有旁轴复古的X系列相机,2011年的高端机型X100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2012年富士以X100为基础推出了高端数码无反相机X-Pro1。相机采用融合了光学和电子显示的混合式取景器、APS-C规格图像感应器,最令发烧友爱不释手的还是复古的旁轴感设计以及富士独有的色彩还原。虽然有中高端机型的出现.但此时无反相机自动对焦和取景方面技术还不够成熟,市场上普遍的认知还是正经创作靠单反,随便拍拍用无反。
画幅AFS-C 像素1630万 对焦反差检测 感光度ISO 200-25600 尺寸139.5x81.8x42.5毫米
2012
佳能EOS M
姗姗来迟的佳能
当大家疑惑佳能为何没有动静的时候,EOS M问世。EOS M依托于EOS系列数码单反相机强大的系统性,基于APS-C画幅图像感应器,操作性和机身设计都尽显简洁,至此各大厂商都粉墨登场。
画幅APS-C 像素1800万 对焦混合自动 感光度ISO 200-25600 尺寸108.6x66.5x32.3毫米
2013
索尼A7
全画幅无反的冲击
这一年无反领域最大的新闻就是索尼推出了全画幅数码无反相机A7。首款机型A7以全画幅单反相机一半的大小及不到500克的机身重量给市场带来了很大冲击。自此,全画幅无反拉开了序幕。
画幅全画幅
像素2430万
对焦混合自动
感光度
ISO 100-25600
尺寸
126.9x94.4x48.2毫米
2013
奥林巴斯OM-DE-M1再见,单反
奥林巴斯于本年度推出的专业旗舰机型是一款无反相机OM-DE-M1。此机型配备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并具备专业级的防尘防水滴性能。自此奥林巴斯开始专注于M4/3系统无反相机的生产开发,基本上放弃了单反的市场。
画幅4/3英寸像素1628万 对焦混合自动 感光度ISO 200-25600尺寸130x93.5x63.1毫米
2014
索尼A6000无反相机高性能的春天
这一年开始,无反相机拉开了高性能竞争的序幕。索尼发布的A6000主打高性能的自动对焦与鬲速连拍。相差检测自动对焦功能有很大升级,对焦点179点。自动对焦追踪下连拍速度达到了11张/秒。自此无反相机踏上了像素越来越高、对焦越来越快、连拍越来越牛的道路,开始叫板单反相机。
画幅APS-C 像素1630万 对焦反差检测 感光度ISI200-25600 尺寸139.5x81.8x42.5毫米
2014
松下GH4专业视频拍摄的突破
用相机拍出专业摄像机水平的高画质视频,从2008年佳能EOS5D MarkⅡ的时候就开始了,而率先实现专业级4K拍摄的还是松下。2014年松下推出的旗舰机型GH4可拍摄4K/30p的视频短片,提出了空间识别AF的概念,改善了视频拍摄的对焦性能。
画幅4/3英寸 像素1605万 对焦反差检测感光度ISO200-25600尺寸132.9x93.4x83.9毫米
2014
三星NX1
江湖多奇葩
這一年还有一款实现了4K拍摄的无反相机是三星的NX1。此相机从规格上看性能不错,APS-C画幅,2820万像素,且具备15张/秒的连拍,但外观看上去就像单反相机,完全没有无反相机小巧轻便的感觉。外观是单反,实际是无反,这种设计实在是个谜。
画幅APS-C 像素2820万 连拍速度15张/秒
2014
索尼A7RM2超高像素无反
随着图像感应器技术的进步,数码相机的像素也越做越高,这一年,索尼发布的全画幅无反相机A7RM2像素达到了4240万,加之同年佳能发布了5060万像素的单反相机EOS5DS/R,民用数码相机的像素数已经直逼中画幅了。
画幅全画幅 像素4240万 对焦混合自动 感光度ISO 100-25600尺寸126.9x95.7x60.3毫米
2015
徕卡SL
全画幅无反的贵族
相对于日系厂商的普及路线,徕卡依旧走的纯高端贵族路线。SL现代感的金属切割机身,4K视频拍摄,高精细电子取景器,11张/秒的连拍都彰显着专业气质。不输单反相机的体量,无论机身还是镜头,价格都动辄几万元,是普通人消费不起的无反领域中的奢侈品。
画幅全画幅 像素2400万 对焦反差检测 感光度ISO 50-50000 尺寸147x104x39毫米
2016
奥林巴斯OM-D E-M1 Mark Ⅱ超高速无反
无反相机在超高像素及高反应性方面逐渐拥有了与单反相机比肩的能力。2016年,奥林巴斯推出的OM-D E-M1 Mark Ⅱ虽然画幅上不占优,但利用相对小的4/3英寸画幅,克服电子快门的弱点,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追踪下,实现了18张/秒的超高速连拍。这样高的连拍速度已经是单反专业机型的级别,甚至超过了佳能和尼康的“一位数”机型。
画幅4/3英寸 像素2037万 对焦混合自动 感光度ISO 200-25600 尺寸134.1x90.9x68.9毫米
2017
松下GH5高性能的不斷升级
松下的无反,一路在视频拍摄上高歌猛进,2017年发布的GH5实现了4K/60p的规格,在记录分辨率和帧率这两个最基础的方面完全达到了专业摄像机的水平。而且基于反差检测自动对焦,帧率最高可达到480fps,将反差检测自动对焦发挥到了极致。
面幅4/3英寸 像素2033万 对焦反差检测 感光度ISO200-25600 尺寸1385x98.1x87.4毫米
2017
索尼A9
性能赶超单反旗舰
索尼在这一年发布了比A7系列更高端的A9。自动对焦及自动曝光追踪下,连拍速度达到了20张/秒,且快门在超高速连拍时具有抑制变形的功能,实现了高速高精度的对焦。有些人说,A9代表着时代从单反向无反过度的拐点。
画幅全画幅 像素2420万 对焦混合自动 感光度ISO 100-51200 尺寸126.9x95.6x6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