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嘉:快捷通关助推双城新生活

2018-12-26韩静

小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嘉嘉深港双城

韩静

如何形容自己每天的生活状态?是20年前的“去深圳,返香港”,还是10年前的“去香港,回深圳”?

都不是。在香港友邦保险公司从事奉献管理及财务策划工作的嘉嘉说,现在她每月开车往返两地,和朋友、同事说的都是“回”:回香港、回深圳,往两座城市都是归途。改革开放四十年,嘉嘉眼中这两座毗邻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人才互为流通,城市生活圈让两座城市的上万人如潮汐般过上了双城生活。

嘉嘉的印象里,机会是摆在两座城市之间最初的选择。“内地劳动一个月,不如香港干一天。”从五十年代的“大逃港”到八十年代偷渡潮,嘉嘉说,由深圳出发的四次大规模逃港潮中,让很多内地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港人”,那时是深圳人选择了机会更多的香港城。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深圳城市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使得城市载体本身不断扩容增效,软实力和硬实力不断增强,这时的人们,又在深圳看到机会带来的曙光。

“田野,几乎在一瞬间变成了工地,渔民村落的农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平屋变成了厂房,厂房变成了小楼,小楼变成了高楼大厦。在四十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亦有相当多的香港人选择‘北上到内地工作、生活、学习。”在嘉嘉看来,这是融合带来的进步。如今的深圳人,不必再贴着铁丝网追求“香港梦”,深港交通的對接、“一签多行”的便利,让他们随时可以去香港一饱眼福。而香港人,也不再对这个远房“表妹”刻意保持距离,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香港人也爱到深圳吃饭、喝茶、休闲娱乐放松。

交通基础建设上,高铁、大桥、口岸、机场……这些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使嘉嘉觉得香港与内地的距离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跨越,“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也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两座城市,彼此成就、携手共进的印记,让很多像嘉嘉一样的香港居民,在深圳收获幸福感和存在感。

民生改善上,城市建设上,嘉嘉也体会到深圳近些年的努力:空气好了,绿化多了,道路宽敞了,治安改善了,宜居宜业的深圳,已然润物无声般地改变了香港人印象里的深圳。嘉嘉希望,在未来的改革发展中,深港两地能更多地打破空间障碍,实现经济、民生、医疗、教育多方快速发展。

编辑/陈远鹏

猜你喜欢

嘉嘉深港双城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沪港通、深港通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5日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5日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统计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双城和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