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黎光:不认为这里是文化绿洲

2018-12-26余弘阳

小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受贿案探微问世

余弘阳

杨黎光无疑是深圳乃至广东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而且一直坚持了20多年的高产。他1992年初来到深圳,用26年的时间孜孜不倦地记录着我们这个改革时代的变迁,几乎每隔一二年就有大部头的作品问世,先后已出版了20多本著作。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他又有一部思辨体长篇报告文学《危城再造——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出版。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认为,“杨黎光以思想为钻头,对所书写的对象进行深入的钻探,开采出最有价值的思想金矿。”

杨黎光第一次到深圳是1986年,“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 1991年,当他再赴深圳采访时,被深圳朋友的邀请所打动,决定赴《深圳法制报》工作。

此前,杨黎光在《法制文学选刊》编辑部任副主任,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此时已有两部长篇小说问世。

1992年1月8日,他从冰天雪地的老家辗转来到深圳。

这一年,38岁的杨黎光从普通编辑做起,很快做到了《深圳法制报》的副刊部主任、报社编委。就是在这时,他有了一个重要的改变,即觉得火热的特区,已经无法让他安静地伏案写小说了,他开始转入了以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报告文学创作。

1994年初,杨黎光调到了深圳最大的报纸《深圳特区报》总编室工作。这时,他创作了轰动一时的长篇報告文学《没有家园的灵魂——王建业特大受贿案探微》。从那时开始一系列长篇报告文学问世:《打捞失落的岁月——死缓犯人曾莉华狱中自白》、《美丽的泡影——一个经济畸人的悲剧》、《伤心百合——一个好男人的真实故事》、《梦醒魂不归——深圳“7·11”大案探微》等。其中《没有家园的灵魂——王建业特大受贿案探微》、《生死一线——嫩江万名囚犯千里大营救》、《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连获三届鲁迅文学奖,后其创作的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入围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杨黎光回忆起刚到深圳时的感触时说:”那种热火朝天的氛围使你有激情,让人的精神状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杨黎光说,“深圳给了我机遇,我对深圳充满了感情。”

也正因为此,在二十多年里,他用全部的精力回报深圳纪录深圳。“早先深圳人最不愿意别人说它是文化沙漠,一大批文化人为深圳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是一代一代根续不断。深圳这个城市很实际,重经济,重实利,给人机会。但直到今天我也不认为这里就是文化绿洲。在深圳有个人才公园,很大,很豪华,但我没去过。听说里面矗立着30位深圳杰出人物的星光柱,没有一位是文化人。我觉得,这一方面反映了深圳这座城市一直重经济

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深圳还不是文化绿洲。”杨黎光说。

编辑/韩静

猜你喜欢

受贿案探微问世
首个人工毛囊问世
“ている”在日常生活会话中的用法探微
一次函数常见题型探微
蒸汽机的问世
话语分析的精神分析方法探微
新型履带式全移动破碎设备问世
“新世纪修辞学书系”第三辑问世
“兼重”与“三五发卒”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