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立志消灭疾病的企业家
2018-12-26方怡晖
方怡晖
汪建,1954年出生湘西,經历过上山下乡的他挨过饿,受过苦,在这样的艰苦的环境之中,汪建悟出了一个道理:“吃饱饭、活得长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1994年归国后,汪建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团队,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在他的代领下,科研团队屡屡创造出耀眼的成绩:年轻的华大团队于2003年首个破译了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在全球首个公布SARS诊断试剂盒 ,于2007年完成绘制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2008年完成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
2010年落户深圳,此后以深圳为基点建立深圳国家基因库。
深圳为汪建的远大理想提供了可能。
2011年1月,随着改革开放走向新一层阶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深圳依托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组建深圳国家基因库。2016年,深圳国家基因库正式投入运营。
深圳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独特的开放包容、资金雄厚使得深圳是一个适合承载国家级项目的地方。近年来,深圳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基础设施,形成重大源头创新与前沿突破的强力支撑,为成立基因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汪建是一个豪爽直言的学者、企业家,他讨厌拐弯抹角、虚虚掩掩的作风。他直言,一夜暴富所带来的财产都是虚的,但是,他所做的事情是为了改善人类的未来,为人类消灭疾病的实事。正是深圳的发展机遇让他获得了这个“改变人类命运”的机会。
国家基因库数字化平台的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序仪,对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带动万亿级生物健康产业发展。
目前,已与国家基因库建立战略性合作的国内外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已达到100家以上。
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基因库强大的基因读、写、存能力为基因数据库开放提供了可能,对人类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2018年8月1日,汪建带领的华大基因累计发表论文2550篇,SCI收录的有2104篇;在国际四大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系列、《科学》、《细胞》、《新英格兰医学》上共发表文章286篇。已申请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2694件,其中PCT专利429件。已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85件,境外专利授权195件。汪建,为深圳、为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编辑/麦婉华